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社会化网络的内容及影响力在文化产业市场上的蓬勃发展,跨媒体传播成为各大IP在策划、开发、制作、上线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围绕着IP产业链,粉丝经济逐渐成为IP跨媒体传播中的中坚力量,助力IP发展成熟.那么,如何形成粉丝经济,如何在跨媒体传播中使粉丝经济达到叠加效果,本文将以2017年现象级IP文本《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例,分析跨媒体传播中粉丝经济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文本都与其他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文本之间的互动即不同文本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打破了单一文本的限制,使不同文本的传播效果最大化。电视栏目文本作为电视媒体文本最重要的节目文本形式,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寻求与新媒体文本的合作共赢,其中微博作为新媒体的新生代表,成为电视栏目文本跨媒体互动的重要战略伙伴。本文着重探讨互文性视域下电视栏目文本与微博文本的互动模式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在媒介融合时代下的跨媒体叙事生态,无论是在媒介种类、文本内容的选择或是创作创意的流程上均有其特色之处。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叙事形式,跨媒体叙事具有较强的生态特征,因此,对于媒介融合时代的跨媒体叙事生态研究具有较大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媒介融合时代的跨媒体叙事生态,再从工程理念与跨媒体叙事的结合两个方面分析媒介融合与传播的具体表现,最后从影响群众的思想观念、带动群众创作和草根创作两个方面分析媒介融合时代的跨媒体叙事生态所产生的影响,以供相关人士交流。  相似文献   

4.
传播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媒体边界的消融,推动了传媒的生态重构。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内容产品,电视剧呈现出跨屏传播、跨媒体营销、融合发展的制播新业态,是传媒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媒介技术的内在驱动。本文分析了当前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剧跨媒体流动和营销的内在驱动力,并归纳出电视剧跨媒体营销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闻学院青年教师赵云泽博士主编的《跨媒体传播基础教程》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跨媒体传播理论概述,下编为跨媒体传播的基础技能及相关软件应用。上编中探讨了跨媒体传播的概念、跨媒体传播的应用类  相似文献   

6.
联合数字传播及出版发行等方式利用“用户创造内容”是促进媒体深度融合,推进数字版权生态系统建设的微观要义。实践中网络用户服务协议对利用“用户创造内容”的约定存在跨媒体利用关注度不高、未有效联合版权法的制度优势和网络空间的技术特色、标准缺失等不足。结合跨媒体利用“用户创造内容”的已有实践,同时以遵循版权法的二元价值目标及价值共创理论等为逻辑指导,提出在多场景中以类型化方式推进“用户创造内容”跨媒体利用的观点及方案,旨在高效发挥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各自优势,整合信息资源,实现“用户创造内容”版权价值的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在数字版权合作中存在协议文本不合规、授权流程不健全、出版主体错位等。存在着版权风险隐患,导致出现大量版权纠纷。通过比较国内外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模式的差异,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版权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我国版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前后变化;科技期刊数字版权授权链条断裂、授权文本内容欠规范、数字版权稿酬标准不明确、科技期刊数字化能力不高、平台同质化严重、作者的版权地位缺失、我国开放获取进程缓慢等。提出我国科技期刊数字版权合作的对策:树立科技期刊数字版权的主体地位;完善学术作品数字版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与作者版权授权方式的规范化转型;循证数字平台使用流量,制订不同类型作品的付费标准;在规范作者确权方式同时,强化作者权益的全方位维护;推进与国际接轨的开放获取出版,促进公益仓储服务;强化学术作品数字版权的市场监管,消除独家传播。  相似文献   

8.
微信公众号具有可版权性,以及版权保护的必要性.在多种要素综合作用下,微信公众号版权侵权现象严重,包括微信公众号、普通微信用户、微信平台,甚至还包括跨媒体领域的其他互联网交流平台或传统媒体等多种类型.有必要在遵循微信公众号版权保护与微信信息网络传播平衡的前提下,从规则完善、技术保护以及监督惩戒三个不同层面,厘清微信公众号版权侵权治理思路,进行微信公众号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9.
全媒体出版使得传统纸质出版模式更加丰富。为使版权价值最大化、文化传播广泛化、品牌建设典型化,诞生了新的畅销书营销手段,即“全媒体整合营销”。它是一种开放性、囊括多种媒介的整合营销概念,是畅销书的营销模式由行业化到跨行业、跨媒体合作的全新转变。  相似文献   

10.
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对文化消费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融合背景下,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呈现出交互影响的嬗变轨迹,使纸质阅读和屏幕阅读成为信息认知的重要方式.文章从跨媒体传播角度,以阅读文化变迁为基点,探讨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的内在肌理和新媒体传播规律时文化消费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对文化消费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融合背景下,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呈现出交互影响的嬗变轨迹,使纸质阅读和屏幕阅读成为信息认知的重要方式.本文从跨媒体传播角度,以阅读文化变迁为基点,探讨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的内在肌理和新媒体传播规律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周桂羽 《东南传播》2023,(4):128-131
跨媒体叙事是我们时代重要的叙述模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深刻影响着后媒介时代的受众。受众是媒体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媒介融合带来的权力变动影响着跨媒体叙事文本的生产过程。同时受众作为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其与信息生产者的权力关系也深刻影响着跨媒体叙事产业的发展。基于赋权理论视角,从意义生产与解读、受众内部的权力关系、受众与资方的经济博弈三个维度分析后媒介时代如何赋权受众。研究发现,在后媒介时代,跨媒体叙事不仅赋予受众极大的生产权力,同时也提升了受众解码信息的自主性。受众内部之间、资方与受众之间在权力的博弈中寻求平衡。不同维度上的权力重构在文化与经济上共同促进了跨媒体叙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论点击     
跨媒体传播:传播领域的“大同世界”所谓跨媒体传播,是指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流布与互动,它包含两层涵义:其一指相同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交叉传播与整合,其二指媒体之间的合作、共生、互动与协调。一、跨媒体传播:媒介市场发育的结果1、受众需求是跨媒体传播产生的社会基础2、新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跨媒体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3、各种媒体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机会是跨媒体传播的市场动因二、跨媒体传播:预示着传媒领域可能走向“大同世界”不同媒体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合作与共生将越来越普遍,媒介之间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不同传媒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跨媒体互动传播已成为传媒文化的新态势。其中,融合电视与图书的跨媒体传播是一种新的传媒文化景观。电视图书在优秀电视节目的基础上运用  相似文献   

15.
陈晓伟  王月杰 《东南传播》2021,(11):117-119
混剪视频的版权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人人拥有媒体、人人皆可传播的全民传播语境下,混剪视频的版权争议问题愈演愈烈.混剪视频的"文本盗猎"属性决定了它对原视频完整性、经典性以及视频版权的解构,但它所具有的"可版权性"要件,又使它具有版权客体的可能性.在当下语境里,混剪视频制作者通过把握对原视频素材的合理使用限度、增强版权意识、坚持原创性等方式来规避侵权风险、规制混剪视频版权是可取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多个国家或地区关于网络信息聚合服务提供者版权侵权的司法判决,考察网络信息聚合服务与数据库版权、被挖掘文本的独创性认定、超链接侵犯向公众传播权的认定、版权限制或例外的可适用性,并评述相关国际立法或政策趋势.  相似文献   

17.
郑瑞平 《出版广角》2016,(23):35-37
微博具有可版权保护性,微博版权危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侵犯微博版权的类型主要包括:微博用户的侵权、微博平台的侵权、跨媒体领域的侵权等.保护微博版权应采取完善版权法律法规、坚持微博实名政策、打击微博侵权行为,以及增强微博平台、微博权利人与微博用户的版权保护意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吴婧 《编辑之友》2016,(11):86-89
版权对于网络文艺的创造与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当前网络文艺传播领域存在的版权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网络文艺传播领域的版权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9.
借助跨媒体叙事有助于提升档案馆利用红色档案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跨媒体叙事理论在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事过程方面融入档案叙事的可行性,以案例分析法梳理红色档案叙事当中档案机构在拓展媒介平台、延展叙事空间、活用语言技巧等方面的现有行动.在此基础上提出跨媒体叙事理论观照下的红色档案叙事优化策略:组织核心价值内容,搭建多元媒体矩阵,把握精准表达层次,保持连续文本,协调连续文本结构.  相似文献   

20.
二次创作作为近年新兴的短视频创作形式进入用户视野,影视类二次创作短视频在影剧综产业繁荣发展的今天应运而生。本文使用文本分析法,以影视类二次创作短视频为研究内容,分析其在互联网时代衍生出的新类型和传播特点,研究得出短视频背后三方的版权冲突、监管不足以及利益纠纷等问题,提出二次创作者需提高版权意识,平台方应优化审查机制,版权方要改善分成方式,以期实现利益最大化,促进各方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