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引导文]看图作文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展开想像,安排顺序,描写细节,抒发感情等都要做到合情合理。合情,就是合乎人情,合乎人的主观愿望和内心需要;合理,就是合乎事理,合乎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公共道德。做到了合情合理,文章才经得起推敲,才显得实在可靠。那么怎样做到合情合  相似文献   

2.
通顺,是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谓“通顺”,“通”,就是写句子要合乎事理,合乎人们说话的习惯,做到语气贯通,琅琅上口;“顺”,就是写的文章要表情意,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入情入理,丝丝入扣。把文章写通顺,得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3.
作文有无“规律”可循?有。“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规律,而作为反映客观事物的文章,不可能没有“规律”存在。作文“规律”,我以为,不外两点:一是自身发展规律,二是其表现形式与方  相似文献   

4.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遵循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35页)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就必须了解它的关系。列宁所讲的“关系”,不是指客观事物的任何关系,而是指“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同上)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必然的关系,就是规律。因此,探寻教学规律,就是要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的、普遍的、必然的关系;遵循教学规律,就是要正确处理教学过程的上述关系。教学规律和其他规律一样,都是抽象的,离开教学过程的种种关系,就不可能认识它,运用它。  相似文献   

5.
真理是什么?持辨证唯物主义论者虽众说纷纭,但归结起来基本上有二:(1)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如: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认为真理是人们的认识与客体相一致。如:“真理就是人们的认识、意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内容”;真理是“概念、观念与客体的一致;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知识。”一般认为这两种定义是没有区别的,它规定的是同样的内容。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6.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公然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台湾当局有关负责人亦随声附和,说什么两岸关系已从“两个对等政治实体”走到“两个国家”,两岸会谈就是“国与国的会谈”。下面,笔者就此结合哲学常识谈谈对“两国论”的认识。一、运用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认识“两国论”的歪曲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  相似文献   

7.
“学而不思则惘”一句话说明了“思”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是“思”呢?思就是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过程,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实践证明,人类的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思维,它控制和制约着各种能力的发展,指挥和调节着各种能力的运用。马克思·冯·劳厄曾说过,“对于一个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努力获取知识,而是努力开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飞白”是一种“明知其错而故意仿效”的修辞方法。一般的修辞著作只讲到语音的飞白、语义的飞白和语法的飞白,如果我们不局限于“语言”的范畴,而把研究的视角转到思维领域加以审察,就可以发现,在“飞白”的家族中,还有一类活跃于语言实际中的成员——逻辑飞白。逻辑是研究人们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它是从语句的内容上来考察说得是否合乎事理。假如一句话说出来不合事理,不能正确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这句话就是犯了逻辑错误。但是为了达到某种修辞目的,有时作者故  相似文献   

9.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与主宰,是议论的起点和终点,是取舍、组织材料的根本依据,它决定着文章的成败优劣和思想价值。因此,论点要真实,合乎客观事物道理和发展规律;要深刻,用高度政治洞察力,透过事物  相似文献   

10.
古人写文章强调“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现在写文章,也强调有“条理”。序、条理、规律,是有密切联系的。客观事物有客观事物的规律,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包括思维活动)有规律,人们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也应该有规律。我想,“言之有序”的“序”应该是上述三  相似文献   

11.
阿尔都塞认为“每一种艺作品,都是由一个既是审美的又是意识形态意图产生出来的”。这个观点隐含着二元论的倾向,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是不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美的规律简言之就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最大程度地把握客体对象,同时最大程度地伸张人的主体自由性。因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美的规律的性质必然是统一的,而不是多样的。美的规律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实践的指导法则和要求。艺作品里意识形态性的强弱是依照美的规律的需要而增减的,而不能与审美性形成此起彼伏的对立面。阿尔都塞的观点在中国产生的不好影响应该被澄清。  相似文献   

12.
语文科中的美的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语文科的症状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对德育有催化和补充的作用;能体现语文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能促进基础教育转轨。  相似文献   

13.
体育美的本质特征与艺术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美的本质既是展示人的本质力量,又是人的主体客体化的过程;艺术美的本质是人的审美意识的集中化了的物质形态,现代体育活动越来越多地融合了艺术表现形式,广泛挖掘体育美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使体育运动的审美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可以美学阅读,美学意蕴突出表现于结构形式.《资本论》结构在处理部分与整体之关系上自觉坚持"艺术整体"的美学法则,具体表现不仅在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向,而且在于"分流-递进"的叙述技巧.《资本论》结构最鲜明特色是贯穿辩证法逻辑程序,从逻辑起点、范畴转换、原理联系、各卷衔接等,都显示出"由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联系秩序过渡到另一种联系秩序的规律".《资本论》结构不仅旨在阐释客观规律,而且意在表达主体风格.《资本论》探究的并非仅是"2 2=4"意义的经济规律,其结构形式蕴涵审美情愫.《资本论》创作作为"精神生产",不仅在论述内容上追求政治经济学目标,而且在结构形式中实践了"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艺术美论析     
艺术美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但不等于生活,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性。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审美转换主要有以丑为美和化丑为美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节奏与美     
美是在人和自然、社会和艺术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美是客观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和谐统一。自然中的美是自然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 ;社会中的美 ,是社会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 ;艺术中的美 ,同样是艺术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因此 ,美 ,就是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皎然是有唐一代为数不多的诗论家之一,他在其诗歌论著《诗式》中较为系统、深入地探索了诗歌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问题,而贯穿于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以中和为美、追求适度的艺术辩证观,这一观点使他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地看待诗学问题,且提出了一系列符合诗歌审美理想的艺术主张,深入地揭示了诗歌的本质规律。本文围绕文与质、自然与至丽、至苦与无迹等诗学问题,从“济不足”与“泄过”这两个方面阐发皎然中和之美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18.
装饰艺术作为一种最普遍、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是观察、体会、创造自然界和生活中广泛蕴含的一种展现美的方式。居住环境设计同样也是展现形式美的设计艺术。从装饰艺术视角创造并满足人们展现美的需要,将审美理想相一致的形态美,通过居住环境设计的表现赋予人们以精神上美的感受和审美的愉悦。装饰艺术是一种由装饰意识和装饰行为所构成的装饰品格,它可以存在于任何艺术形式之中,特别是与居住环境设计有着紧密的关联。从装饰艺术视觉领域看居住环境设计,好的装饰艺术设计作品融入到居住环境设计中,是对居住环境设计使命的提升,也是体现装饰艺术在居住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闻一多的艺术思想与黑格尔艺术哲学思想有着丰富的联系。闻一多具有自觉的艺术本位观,并从本体论的角度_观照艺术;他自觉而熟练地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分析艺术现象;在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上,如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知性不能掌握美等,闻一多的看法与黑格尔也无不契合。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欣赏中通过好的艺术作品净化人的心灵;培养感受艺术美的观察能力;提高欣赏者的艺术文化修养;培养艺术欣赏的再创造能力,以期把我们的青年学生真正培养为审美能力强的新时代的后备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