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影响武术套路裁判员执裁能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武术套路竞赛的特点 ,就影响武术套路裁判员执裁能力的诸多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 :影响武术套路裁判员执裁能力的因素 ,主要是裁判员职业道德水平、裁判掌握规则的熟练程度等 10项主要内容。通过重要性排序、比较 ,其主、客观因素之比为 6比 4,而客观因素中前 2项为裁判法的出台和竞赛规则的可操作性。建议 :建立、健全武术套路裁判员管理体系 ,以规范、提高裁判员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 ;尽快出台武术套路竞赛裁判法 ,以使裁判员获得更为客观、细化的实际操作指南  相似文献   

2.
长拳类项目"演练水平等级"评判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4年全国套路锦标赛执法裁判员的问卷调查,教练员的访谈,武术专家、教授的咨询,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竞技武术套路长拳类项目“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判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为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如下:长拳类项目“演练水平等级”评判的指标体系为2个一级指标,即演练技巧与编排技巧,4个二级指标为劲力、节奏、套路结构与音乐伴奏。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新疆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为研究对象,详细了解了新疆目前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认真剖析了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促进新疆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应该加强竞技武术套路的宣传力度;深化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改革;完善竞赛制度建设,加强竞赛制度实施;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对民办武术馆校、武术俱乐部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武术自选套路指定动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项目日益朝着“高、难、美、新”方向发展 ,并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宗旨结合 ,逐步实现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战略目标 ;也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体育竞赛需要 ,武术竞赛体制在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1996年新的武术竞赛规则的出台 ,自选套路中的指定动作的起用 ,使武术竞赛更具可比性、区分度和公平性 ;同时也使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技术水平和风格特点 ,而且还要高质量地完成指定动作 ,方可取得优异成绩 ,指定动作的训练已受到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高度重视 ,并采取一系列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以提高完成指定动作的稳定性。1 研究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2 0 0 0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武术自选套路长拳、南拳、刀术、剑术、棍术、枪术、太极拳的男、女运动员。1 2 研究方法统计 2 0 0 0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武术自选套路比赛的运动员指定动作完成情况 ,并对指定动作扣分情况进行整理 ;问卷调查参赛运动员的赛前心理 ;访问大会比赛的专家裁判员及部分省市教练员和运动员。2 结果与分析2 1 指定动作的概念指定动作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每年公布下一年武术...  相似文献   

5.
由于武术套路竞赛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武术套路比赛受裁判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为保证武术套路比赛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对影响武术套路裁判执法因素进行解析,从而提出对策分析,对建立、健全武术套路裁判员管理体系,规范、提高裁判员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武术竞技套路裁判员职业道德建设入手,对裁判员建设进行探讨,得出结论:根据武术竞赛套路的运动特征和"规则"评判标准,裁判员应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遵循裁判员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注重职业道德建设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加强法律约束和加大新闻监督的力度;建立武术竞赛裁判员的"武德段位"考评制度,有利于裁判员职业道德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析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体操化发展特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动作近60年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由于武术竞赛规则的不够完善、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上的误区,致使难度动作在“难”的发展上,并没有表现出其技击内涵的丰富,甚至在衰减。这种现象应引起我国武术竞赛管理部门的重视。文章并就此给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武术竞赛规则的变化以及甘肃省竞技武术套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武术套路裁判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甘肃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甘肃省武术裁判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就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中传统项目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教练传授、队友交流和录像学习是队员学习传统武术套路的主要途径;宣传力度不够是观众稀少的主要原因;参赛条件限制了传统武术的传播;竞赛规则的不完善影响了裁判员的评分;受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的竞赛规则影响太多和对演练水平的艺术性、观赏性要求过高是当前传统比赛规则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陕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现状入手,采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DELLPHI)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陕西省武术队伍及训练工作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现今中国竞技武术套路的技术水平、模式、培养体制的基础上,对陕西省武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陕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所高职高专院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喜欢武术,但是不喜欢武术课;学生武术基础较为薄弱、水平不均衡;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比较明确;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缺少科学手段;武术的"技击"本质特点体现不充分。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新疆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拳击后备人才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所重点业余体校及5所运动学校拳击运动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训练与竞赛现状、队伍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新疆拳击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问卷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个地州市乡镇群众体育进行调查。根据数据得出自治区的乡镇群众体育呈出项目以民族传统为主、并具有多样性,参加群体以男性为主,乡镇群众居民对体育的认可度较高、群众的体育消费意识不强等特征,存在多数乡镇群众受教育程度偏低、管理低下、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场地设施跟不上群众需求等问题。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新疆乡镇群众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影响运动竞赛成绩外部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员在运动竞赛中能否创造优异运动成绩,除了与运动员本身技术、战术、身体、心理、智力的综合表现能力,以及教练员的指挥艺术这些内部因素外,还与竞赛环境、裁判员的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以及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等外部因素有关.对影响运动竞赛成绩的这些外部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教练员、运动员科学控制运动竞赛的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新疆培养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中的训练管理体制、培养模式、队伍数量、队员人数及其分布、民族比例、基础设施、教练员、比赛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新疆青少年培养存在训练管理体制不健全,队伍及人数分布不均匀,队伍结构不合理,科学选材力度不够,地器场材等基础设施缺乏,缺乏高水平足球教练员,青少年足球比赛欠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运动会柔道比赛的全程参与和调查,研究其在新规则出台后对新疆柔道发展的影响,通过对新疆目前柔道事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现行新疆柔道项目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不足给予合理的对策,以期新疆柔道事业在稳步发展中迈向更高的台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东达·蒙古王杯”篮球比赛的十九支代表队的参赛队员、教练员及执法比赛的裁判员进行调查访谈,针对篮球比赛中裁判员与运动员交流的必要性进行探讨,认为在比赛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交流,有利于运动员对规则的理解,同时能够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但要注意交流的时机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对体育运动发展支持力度的加大,民俗体育项目得以迅速发展,其中龙舟运动在成为全国竞技运动正式比赛项目后,逐渐在高校发展并具有较大规模。但是竞技龙舟运动在训练或比赛中易导致体育风险事故的发生,或给学生的身心和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帕累托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高校竞技龙舟运动风险因素为研究对象,以高校竞技龙舟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为调查对象,对其龙舟运动的风险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运用帕累托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高校竞技龙舟运动风险的主次风险因素,提出对高校竞技龙舟运动的风险防范对策。得出以下结论:(1)高校竞技龙舟运动的主要风险为组织管理因素风险、场地器材因素风险、运动员自身因素风险和教练员的影响因素风险;其他因素风险为次要风险;裁判员的影响因素风险为一般风险。(2)组织管理因素风险主要表现在赛区组织、运动员管理、学校管理方面;场地环境因素风险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龙舟场地、龙舟器材方面;运动员自身因素风险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的行为活动、心理、知能技能方面。(3)无法去控制体育运动自身不可避免的风险,但可以因地制宜地应对风险,运用预防控制法、风险规避法、风险转移法进行针对各类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