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西欧中世纪大学是现代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雏形,对现代西方国家高等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西方现代大学的许多特征都源于中世纪大学,如学科分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位制度等都是直接从中世纪大学继承而来的。研究中世纪大学对我们了解西方现代大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太学与中世纪大学之间在设置方式、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征.中世纪大学被称为当代大学的母体,中国太学虽然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但中国太学并不被看作中国当代大学的源头.分析中国当代大学特征,可以发现中国当代大学在设置方式、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与中国太学有着天然的继承性和同质性;但同时,中国当代大学缺失了中世纪大学的本质特征--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中国太学的遗传基因在中国当代大学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异,中国太学应视为中国当代大学的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3.
由于经济与理性的复苏,中世纪大学作为人类最黑暗时代萌生的"智慧之花",开始闪烁"一些非常耀眼的光芒":首先,作为西方文明最具原初性的中世纪大学组织从"与上帝事业融为一体"趋于"主动依附于国家",并在课程、考试、学位与管理诸方面呈现民主化倾向;其次,随着中世纪大学自我"封闭"与贵族化进程,兼具自治、自由、独立精神的知识分子阶层开始从中诞生;最后,中世纪大学是由全体教员、学院、课程、考试、毕业典礼和学位构成的完整教育体系。这表明,人类与生俱来的知识与理性精神继续顽强生长在中世纪共同的宗教范式内,并渐渐趋向中世纪大学内部统一的理性原则,从而为19世纪大学"理性共同体"的最终定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与制度基础。可以说,中世纪大学是学术知识与理性复苏的产物,开始重视理性的学术研究成为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精神;中世纪大学通过自身理智力部分满足了教会对知识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最终获得了适合自身功能与定位的生存空间与合法地位;中世纪大学是大学理性的萌芽与逐渐制度化时期,并由此深深打下了基于学术与知识的"理性共同体"烙印。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大学是欧洲中世纪留给世界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在教学组织、教学管理以及教学制度等方面的经验是当今大学发展的雏形,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位授予等方面的运作方式都受到中世纪大学的影响,为当今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力图对欧洲中世纪大学最为出色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学位授予三方面进行探析,分析中世纪大学对当今大学教学活动的影响,对当今大学教学活动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大学若干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国庆 《教育学报》2008,4(6):44-48
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源头,从历史的角度对中世纪大学的自治与外部干预、国际性和区域性、职业性和非功利性、民主性和等级性、一致性和多样性、保守性和进步性等特征加以重新审视,不仅有助于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认识中世纪大学,而且也将为现代大学的发展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6.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没有一个确定的日期,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十字军从阿拉伯人那里带回来的,其形成具有模糊性。中世纪大学的学生来自欧洲各国,国际性的课程涵盖了阿拉伯人保留下来的古希腊哲学、医学和古罗马法学,印度传来的数字计数法,阿拉伯人通过融汇东西方文化创新了神学、代数、平面及立体几何。中世纪大学为了自由,为了守住对于真理的执着,被世俗和教会两方都视为另类而独立存在着。这些都是中世纪大学诞生过程中与生俱来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教育史上宋代的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重要地位,二者可比性强。从双方的形成背景、办学理念与办学精神、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多角度,对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进行比较研究,发掘中外古代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8.
在12世纪欧洲的一场文艺复兴中孕育产生并日渐活跃的知识分子阶层使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成为可能.学生的不断增多使最初的寄宿舍无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学院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膳宿制度.学院的产生使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以及国际性、贵族性、宗教性的特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在中世纪大学发展中,从事学术职业的大学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世纪大学盛期,大学教师以学术为业,其专业活动具有神圣性,专业组织具有严密性,专业地位具有崇高性。然而在中世纪后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学教师专业活动的神圣性、专业组织的严密性、专业地位的崇高性逐渐丧失,中世纪大学开始走向了冰河期。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衰交替、大学教师的角色变化中可以看出:大学教师就是学术职业,其信仰是学术之魂,其理性是学术之光;更重要的是,学术职业是信仰与理性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课程比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被誉为“东西方两颗璀璨的明珠“,它们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对这两种教育机构的课程进行多维度的比较,并对造成两者课程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中国近代大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形成背景、办学主体以及课程设置等的比较,认识中世纪大学的本质特征,解读中国近代大学发端与发展的逻辑。这有助于我们深刻反思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中国大学需要在融合中世纪大学的经典理念,重拾传统的"书院精神"的基础上寻找自己的"象牙之塔",实现其自身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西欧中世纪大学实质上是西欧特有的产物,它显然是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的最有价值和最丰富的遗产之一。中世纪大学这一组织的保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在于中世纪大学内部组织结构的有效管理.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制度(如学位制度)和结构(如学院和系的结构),为现代大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研究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组织结构演变的历史过程,可以为现代大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从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组织结构及演变的历史过程,来描述和分析中世纪大学的内部运作和建构的秩序及对现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大学自治精神来源于中世纪大学自治。中世纪大学自治权的确立过程揭示了中世纪大学的生存之道:中立的政治立场为大学提供了生存的价值取向;社会服务职能赢得大学赖以生存的社会支持;大学的社团性结构奠定其生存基石,为其提供精神的引领。  相似文献   

14.
西欧中世纪大学是西欧文明中的重要一环,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存在与发展也是争取权利、保持权利的过程.正是这些权利保证了大学独特的法律地位和学术地位,但这些权利的获得往往与市民和教会的权利发生一定的冲突.本文探讨了大学权利的特性、来源和分类,从权利的角度描述了西欧中世纪大学.  相似文献   

15.
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现代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的直系后代,中世纪大学面临的许多问题同样是今日大学所回避不了的。研究中世纪大学的起源、教学及特征,比较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的异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影响极大.文章着重对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西方大学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发展进行论述,以深化对大学的起源,理念的产生、特性、使命和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大学学科知识发展的图像其实都反映了该时代的历史社会情境与知识现.古代大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学科知识是形而上学知识型与神学知识型,此种知识模式是与社会隔绝孤立的,是与社会现实相脱离的.进入现代性时期,大学的学科知识是现代科学知识型,大学建立了现代学科制度,随着技术性课程与实用性知识的兴起,学科更行分化与制度化,学科规训制度在此时期建立完备.到了后现代性时期,以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全球化为表征的新经济时代,大学学科与课程更加强调实用性、绩效性、职业化、产业化、科技化.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大学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当代大学的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在中世纪大学发展中,权益和权力冲突对中世纪大学产生和发展的催化作用,女性开启了参与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宗教改革运动与中世纪大学的相互作用,这些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世纪大学产生、发展以及向现代大学转变的历史走向,对理解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学术自由的概念经历过历史的衍变.中世纪大学中的“学术自由”主要是指大学和大学师生作为个体以及由其组成的社团整体所享有的特许权的总和,包括结社自治、罢课、迁徙、教会司法、通行执教资格等.博洛尼亚和巴黎是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策源地,它们获得的特许状(令)是中世纪大学之“学术自由”的例证;中世纪大学教师加兰的约翰留下的信札对理解与阐释中世纪的“学术自由”也有重要的辅助意义.本文通过对官方与私人两类史料进行考查与释读,厘清中世纪大学的“学术自由”与近现代学术自由的分野,剥离教研自由与大学在中世纪起源时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中世纪大学的起源、教学及其功能特征,比较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的异同,并从大学的性质和内涵、结构与职能等方面,分析大学在其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