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话语形式的直觉感受与反应,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和当代阅读教学中普遍运用的重要方法,它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根据诵读要求,有的放矢地设计出绘声绘色的诵读教学,可培养语感,领略言语的韵律美、含蓄美和形象美。  相似文献   

2.
培养文言文语感重在诵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它是认识主体对言语的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包含着感知、理解和情感体验的言语活动过程。语感是在反复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高级语言习惯,它的  相似文献   

3.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话语形式的直觉感受与反应,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诵读作为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和当代阅读教学中普遍运用的方法,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以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根据诵读要求,有的放矢地设计出绘声绘色的诵读教学,在诵读中领略言语的韵律美、含蓄美和形象美。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新的“课程标准”重新思考了诵读这一教学方法,提出诵读大量优秀的古典诗文,可以培养上乘的语感,并提出了诵读的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5.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古诗文诵读教学中通过教给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合理运用古诗文的规律并尊重学生诵读的个体差异,注意古诗文诵读的特殊性和系统性,满足学生情感体验的需要,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在于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琐碎的讲解,肢解课文,而是要以诵读带动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中国古代教育强调“熟读精思”,要求学童读书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要读得字字响亮,读得准确、熟练。  相似文献   

7.
文言 ,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 ,人们平时说话不用它 ,也无从听到 ,就不可能出现“活”的语境。只有多读才会对文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逐步熟悉起来 ,才会有语境。而现在的中学文言文教法以为文白对译和语法分析可使学生迅速了解文意 ,用不着加强诵读 ;同时 ,古汉语语法大量渗入 ,而讲所谓“动宾倒置”“定语后置”“取消句子独立性”之类的规则 ,只能使学生如坠五里雾中 ;因为所谓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的具体语言现象中概括出来的 ,不熟悉具体语言现象 ,即使你讲得正确无误 ,学生也未必…  相似文献   

8.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明海认为:语感是指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感悟,语感教学则是指以学生对言语作品积极主动的惑陪自得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培植学生的精神人格为终极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什么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呢?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语感。”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表述:“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迫不及待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9.
语感能力是文字语言训练的第一要义。它是品读作品的入门向导,是领悟作品精义的钥匙。语感能力的培养不能不重视,应在实践和分析两方面加大训练力度。  相似文献   

10.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在教学中应立足于读,通过指导感情朗读、比较揣摩、联系生活体验、比较揣摩、内外结合等方法,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  相似文献   

11.
儿童模仿力强、记忆力好,英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多说,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能力。语文教学中采用诵读来培养语感,英语和语文同属语言类学科,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语感,诵读也是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汪海 《华章》2012,(31)
诵读是学习语文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一篇优秀的文章,在不同的教师嘴里有不同的味道,而学生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诵读与语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语感的培养就在于多读、熟读、背诵中将客观的言语对象内化为主体的语感图式,然后加以顺化,实现由“言”到“意”的转换.就审美层次而言语感的审美感受能力来自于教师、学生对文本的反复、有效的诵读.本文就旨在探究如何在诵读中提升语感能力,从而达到构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诵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和为学生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语感仅靠诵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当范读,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创设情境,读悟结合;读书实践,内外促进,从而形成良好语感。  相似文献   

14.
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 ,就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 ,直接模仿的方法 ,达到能写会读的目的 ,在古代受到很高的重视。人们分析说是因为诵读教学的确有许多科学有效的地方 ,诸如诵读法比较符合少年儿童机械记忆先于理解记忆的认识发展规律 ,能巩固、丰富知识 ,加强理解 ,提高思维能力 ,而且对于写作大有帮助。但我认为诵读教学的科学性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培养、发展了语感。对于理解、鉴赏能力还不强 ,甚至学习兴趣都不高的学生 ,通过熟读成诵的方法使其丰富、巩固知识 ,无疑是个好方法。在诵读过程中 ,学生自然能学习、掌握初步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岳阳楼记》教学实践为例,讨论自由诵读、教师范读、指名诵读、分组诵读、学生齐诵、师生共诵等分类诵读的合宜实施时机,讨论初读、再读、三读、四读等分层诵读的合宜诵读目标,小结诵读提升文言语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在教学中应立足于读,通过指导感情朗读、比较揣摩、联系生活体验、内外结合等方法,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  相似文献   

17.
吴秦华 《学周刊C版》2014,(9):130-130
小学生大多用感性的方式学习语文,在学习时形象观察多于抽象演义,情感体验多于理性把握,直觉感悟多于逻辑分析。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上,而语感正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本文从反复诵读、推敲品味、创设情境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感的培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大多用感性的方式学习语文,在学习时形象观察多于抽象演义,情感体验多于理性把握,直觉感悟多于逻辑分析。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上,而语感正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本文从反复诵读、推敲品味、创设情境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感的培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王粉利 《考试周刊》2009,(13):56-57
本文论述诗文诵读对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并具体针对一堂语文活动课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如下启示:1.优秀诗文诵读竞赛拓宽课堂教学的空间。2.“诗文诵读”教学可以是多途径多角度的。3.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一、培养语感,在诵读中领悟 养语感,首先得感受语言,感受语言的最好方式就是诵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