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文章选择社群口述档案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社群口述档案建设研究"重实践、轻理论"的不足,对社群口述档案促进成员身份认同的作用进行思考,提出其作用表现为促进社群成员划定自我边界、构建群体认同,最终实现身份自觉认同。  相似文献   

2.
流动的现代性加剧了公众对于身份认同的关注,公众探寻家族历史的欲望愈加强烈,家族档案的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档案、集体记忆、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分析框架,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在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中理解家族档案的价值,提出家族档案的家族认同机制以及家族档案在当代身份认同中的价值延伸,强调必须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重新认识家族档案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初,随着档案的记忆属性以及档案在集体记忆构建上的作用越来越得到认可和强调,其在身份认同建构上的价值也呼之欲出。本文在对档案与身份认同的基本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档案-记忆-认同”的模型来明确档案在身份认同上的价值,最后,总结档案的身份认同价值对档案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6.
王笛 《北京档案》2018,(7):17-20
身份认同是自档案记忆之后档案界又一个关注点和研究点.身份认同为认识档案文献编纂的社会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赋予了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新的价值与意义.身份认同视角下,档案文献编纂具有记忆建构功能、话语媒介功能以及文化宣扬功能,身份认同建构下档案文献编纂功能的发挥,一方面要求编纂工作转向开放参与,另一方面要求编纂的叙事方式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7.
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是档案学领域近十年的热点议题之一。在中西比较视野下,国内相关成果聚焦档案、身份认同、集体/社会记忆的综合研究,关于社群档案与身份认同的主题研究,关于档案或档案工作/职业的身份认同研究,关于档案管理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身份认同的研究等;国外则聚焦于档案与身份认同的关系研究,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功能实现路径研究,档案工作者在建构身份认同中的能动作用等。在后现代思潮的裹挟下,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或将朝着更加多元、开放的方向发展:转向社群、聚焦个体的同时,深挖档案的身份认同价值;关注共同体,探索档案叙事的无限可能性;更加关注档案实践的深化与延展,消解与应对后现代档案观的虚无倾向。  相似文献   

8.
9.
所谓身份认同,就是人们对自身归属的主动寻求。在英文中,身份和认同是同一个单词“identity”,它的基本含义为在物质、成分、特质和属性上存有的同一的性质或者状态,绝对和本质的同一,以及在任何场所、任何时刻一个人或事物的同一性,一个人或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其他的状态和事实。那么对于档案的身份认同,我觉得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档案工作者的身份认同,二是档案职业的身份认同。档案工作者的身份认同是指档案工作者自我对社会所界定的档案工作者内涵的认知与体验,确定自己作为一位档案工作者,允诺和遵从作为档案工作者的规范准则,把档案职业作为自己身份的重要标志。档案职业的身份认同是指档案工作作为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一项职业,他所能为社会提供多少服务与贡献以及它能够被社会公众所接受、认知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刘洋洋  闫静 《山西档案》2022,(4):34-41+33
吴宝康把大半生献给了中国的档案事业、档案教育、档案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与之同呼吸、共命运,他的身份认同因而也紧紧围绕着它们构建与变化。从革命者到档案教育家,从“苏联经验”的践行者到中国化档案理论的构建者,从“经验型”档案学到“理论型”档案学体系的力行者,不论身份如何转变,吴宝康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中国档案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热忱始终不变。他这份深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使他成为档案方法论“本土化”的推行者、档案理论体系“本土化”的塑造者和档案实践“本土化”的倡导者,并终成一座被广泛认同与拥戴的“高山”。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档案工作者的身份转变给档案馆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原有评估体系上进一步丰富与完善。针对档案机构的现状与未来管理的需要,本文介绍了职业认同调查,并论述实施该调查工作的必要性;结合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对实施档案工作者职业认同调查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作为记录社会发展的一种原始性记忆符号或叙事媒介,档案对身份认同的作用机制呈现出一体两面的趋势:一是通过记忆建构,维系与重建身份认同;二是通过记忆消解,抹去与隐藏个体差异。而档案对身份认同的作用机制又与记忆和遗忘相伴相生,即档案选择性记忆以建构身份认同,同时选择性遗忘以消解身份认同。如今,身份认同话语从权力神坛转向更广泛的个体语境,这对档案事业提出了新诉求,即构建一个全景的档案世界,尊重个性、包容差异。  相似文献   

13.
对档案全媒体研究成果进行批判性总结和反思,有助于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围绕全媒体时代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化以及档案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几个方面展开,并进一步分析了其成就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未来的研究需加强理论基础研究;从传播方式着手研究档案全媒体;重视档案全媒体负面影响的研究;重视档案全媒体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等。  相似文献   

14.
从载体、技术、遗产和安全四个视角简要回顾我国档案保护研究的状况;从研究对象重心转移、研究内容不断拓展、指导思想面临更新三个方面分析档案保护研究的特点;指出应根据档案载体材料,从档案保护技术与档案安全管理两个层面,以理论、技术、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为主线来构建新时期档案保护研究的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15.
徐玕 《档案管理》2004,(4):18-18
1现状调查笔者通过对1999至2003年的科研档案利用统计,得出下表: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在1999-2003年里,一共才有145人次借阅了467卷次的科研档案,每年的利用率连10%都达不到。通过表二中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中原油田档案馆科研档案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而2001年的利用率高也主要是用于数据库的建设,其他利用目的主要是为了晋升职称和评选优秀人才,进行学术研究充分发挥科研档案价值,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利用却只占很小的比例。2原因分析一套完整的科研档案最终形成要经过科研准备、研究实验、总结鉴定验收、成果和奖励申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口述档案的身份识别及其凭证价值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述档案是档案家族的特殊成员,具有"档案"性质及特殊的凭证价值.口述档案凭证价值是有条件的,条件在于:一是它真实地记录或反映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二是这种记录或反映与待证事实存在客观联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我国近年来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研究进行了分析,指出各种研究的成就与不足.提出要建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应借鉴周文骏的文献交流理论,走建构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中原油田档案工作机构初建于1982年。1991年成立中原油田档案馆。1994年油田根据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将原隶属于油田各二级单位的档案室统一收归局档案馆,作为局档案馆的下属单位,党、政、工、团均由档案馆直接管理,形成了“专业化管理、区域性服务”的管理体制。1995年8月,档案馆加挂“档案管理中心”牌子。2000年1月,为适应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19.
军人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保护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力量。在退伍军人的安置和安抚工作中,退伍军人档案能够发挥重要的凭证作用。因此,做好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的前提是管理好退伍军人的档案。在总结了扬州市退伍军人档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调查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档案个性化服务是“互联网+档案”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对档案个性化服务进行充分研究是实现“互联网+档案”服务平台的重要保障.论文对我国当前档案个性化服务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以“互联网+”视域对其进行评析,进而指出档案个性化服务研究在“互联网+”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若干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