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回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等式与方程;2.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3.初步学会运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  相似文献   

2.
"简易方程"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的重要内容。编排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结合"天平称量物体"这一具体的生活情景,清晰认识等式和方程,详细了解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准确理解方程的意义等。  相似文献   

3.
[案例回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等式与方程;2.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3.初步学会运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1.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含义;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经历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再到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祝浩军  陈银锋 《教育》2012,(24):42-43
列方程解决问题是小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如何让学生主动关注方程法,巧妙找到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在用方程法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思维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呢?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有效引领、方法指导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情境素材,在问题解决的训练中,让学生深刻体会方程法解决问题的便捷性,重点加强找"等量关系"的方法指导,使学生爱上方程,使学习更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2页"认识方程",练习一第1~3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2.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方程教学中,不少教师将方程意义的学习等同于让学生记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这句话,更有甚者为了表示出对于定义的深入理解,还提出了类似"x=1"是否是方程的讨论。其实,概念的理解与定义的记忆并不是一致的。对于方程的意义,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着手:第一,方程刻画的是等量关系,用等号将相互等价的两件事情联立起来。同时,在刻画过程中,把未知数看成和已知数同等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认识方程与等式间的联系与区别。2.通过在不同的情境中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经历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3.初步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等能力。【学情分析】课前对五年级一个班的25名学生以问卷和访谈形式进行调研,调研结果如下:1.由前测题"妈妈给了小红20元钱,小红买课外书花去15元后还剩9元,你知道小红自己原来有多少钱吗?"班级24人均用算术方法解题,可以看出使用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经历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明白方程与等式间的联系和区别,会用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相似文献   

9.
学生准确建立方程模型,顺利完成思维跨越的关键,在于对“等价”这一方程本质特征的理解。《等式与方程》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物情境中感受方程,增强直观感知;在分类比较中体会方程,认识外在形式;在辨析交流中理解方程,掌握本质特征;在问题解决中深化认知,体验模型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武国芬 《辅导员》2009,(19):21-22
【三言两语话专题】 列方程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项基本技能,它的优势是顺向思维,把未知数当成已知数直接参加运算。“等量关系”是开启方程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快速、灵活地找出等量关系,才能正确地列出方程哟!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师》2021,(1):85-85
五年级教学"简易方程"单元时,学生第一次接触设未知数列方程,总列出"x=24÷2-9""18×5+36=x"这类形式的方程。如何帮助学生突破算术思维,正确建立等量关系?(微信网友)列方程目前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时可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77):80-81
方程的学习是学生突破算术思维,形成代数思维的重要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教学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走进学生的世界,提出淡化概念形式,立足学生需要,理清算式与等式关系的教学设计理念,呈现凸显本质下的小学数学认识方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含有未知量的等式(或不等式),利用已知量和未知量可能存在的等量(或不等量)关系求解未知量,这种思想就是方程(或不等式)的思想.未知量和已知量的联系隐含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分析题意,利用已有知识,力求用等式(或不等式)  相似文献   

14.
朱长青 《辽宁教育》2003,(7):121-121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方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感性认识阶段.这里称方程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仅仅是一种狭义的、描述性的说法.二是理性认识.随着学生认识水平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到了高年级就揭示了方程的确切意义,即:"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由"未知数x"到"未知数",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变化过程.随之教材中方程的外延便扩大了,方程中的未知数不单指x,还可以是其他的一些字母,如:a、b、t……等等.但是,在现行教材里方程中的未知数仍然仅为x.学生始终接触这种单一的未知数,易形成思维定势,会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产生偏差,即:缩小方程的外延,形成"含有x的等式叫做方程"的片面认识.这必将直接影响到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因此,教学方程的意义时,有必要对教材中的方程进行适当地拓展,以还方程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5.
教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至第2页例题1、2及配套练习时,设定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理解等式、方程、不等式的含义,能够通过对比辨析判断方程和等式两者之间的从属关系,从两者的差别与联系出发深刻理解方程的定义,意识到方程是对现实复杂数量问题的一种直白式处理,是一种设未知数然后表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方程是代数知识领域的起始点,是研究已知常数和未知常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相对学生已有的算术解方法而言,方程思想方法是一种全新的解题思路。这种解题思路是让未知数参与进已知数中进行思考问题,借助等量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模型,使思维能够化逆为顺,化解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理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2.能找准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能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学生在系统地梳理知识过程中,能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外微分和外积的知识,给出并证明了曲面的Gauss方程在正交标架{r(u,v);e1(u,v),e2(u,v),e3(u,v)}及自然标架{r(u,v);ru,n}下的二次微分形式的等式与函数的等式的等价定理,以及曲面的Codazzi方程在正交标架及自然标架下的二次微分形式的等式与函数的等式的等价定理.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8,(62):55-56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寻找等量关系又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应用题具体意义,方程结构,寻找合适的等量关系。本文基于方程应用题中寻找等量关系的呈现类型,进行适当地运用和拓展,巧妙应用,从而巧解方程应用题。  相似文献   

20.
方程思维,即凡遇到处理等量性问题都要用到方程这个工具的观念。它体现在解题中,如遇到一个解等量关系问题,可试想用方程处理,且涉及几个未知量,就得出几个独立方程,从而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 培养方程思想,能另辟蹊径。 例如:化简。 显然,按习惯思路,囿于“化简”二字,对原式进行恒等变形,以求化简,其结果是越化越繁,不得其解。而打破思维定势,运用方程思想,设原式为x,则有: 解之得到一个关于x的三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