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纪念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建校90周年,由无锡市档案馆、无锡市民间蓝印花布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苏州美专师生作品展"于1月5日在市档案馆开展。无锡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农经工委和市档案局、市文管中心、市文联等部门主要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苏州美专由中国近代美术奠基人颜文樑先生创办于1922年,其培养的众多艺术人才,成为新中国建立后美术界的中坚力量。该校曾于1931年与无  相似文献   

2.
我的回忆录(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愿望的实现 1946年7月我满怀抗日胜利的喜悦只身回到上海,不论碰到哪个故朋老友,大家都是悲喜交集。胜利后,四川璧山社教学院东还苏州,该院图书博物系主任汪长炳是我的老同学,他邀约我到该系任教。于是在八月中旬我便到苏州去,没想到徐  相似文献   

3.
李峰出生在湖南汉寿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爱学习,各门功课都很优异,同时也爱画画,由于当时社会上有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他便立志考一所理科类名牌大学,根本没想过将来要当什么画家。他走进绘画这座艺术殿堂,完全是缘为一个人——湖南常德市著名国画家伍纪云先生。伍纪云原是南京美专实力派讲师,当时才二十四岁,生性怪癖,言词激烈,但国画造诣很深,尤擅花鸟,  相似文献   

4.
一位地方党委机关报的编辑利用回乡过春节之便,邀请几位老同学小聚。席间,他诚恳感谢各位前几年为帮他完成报纸征订任务劳神,有的还自己掏腰包订报。一位老同学提议为他今天无报纸征订任务一身轻,表示祝贺干杯。后面的话虽是那位老同学为劝酒硬编的“名目”,但听来还是令人颇有  相似文献   

5.
2000年3月,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和党史、校史研究室著名党史专家王效挺给宜章县接连来了两封信函.信函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北京大学正在增编北大地下党组织史.宜章县有位王均邦是北大学生,在1926年6月曾介绍李盛玉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急需了解王均邦的一些情况,请宜章的同志帮其查找.接此信函时,因对王均邦的情况无人知晓,也无资料可查,便被搁置下来.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收集我县民国时期豪门大户王经邦的史料时,得知其弟弟就叫王均邦.于是我们到栗源镇塘其冲村铁炉泉自然村查实后认定,这正是北京大学前些年要查询的北大早年的共产党员王均邦.他也是我县除邓中夏、范体仁外,又一位早年在北大参加革命活动并加入共产党的人.  相似文献   

6.
巴金  李致 《出版参考》2007,(6):36-36
李致是巴金的亲侄子.李致从小丧父,过继与巴金。李致称巴金为四爸(巴金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在信函中称巴金为爸。李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主持过四川省出版局的工作.担任过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为四川省文联主席。巴金从1955年到1994年给李致的信件有300多封.除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拿走和丢失的50多封.还有250多封。李致将巴金给他的200封信函汇集成书出版.书名为《巴金的内心世界》,信函全都有影印件,从中也可看到巴金的手迹.其修改的文字亦显现其中。信函的内容流露了巴金的真情心境.反映了巴金对社会的观察和他的道德观念。这本书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材料.也是著名作家的重要文献。下面摘录巴金给李致一些信函的文字:  相似文献   

7.
在期刊编辑工作中,编辑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函,这些信函对编辑工作帮助很大,不能轻视,更不能忽视.这里所说的信函指期刊编辑部收到和发出的各种信件,侧重于作者和读者信函.从形式上看,有纸质信函、电子信函;从内容上看,有作者投稿函、要求更正函、咨询函,读者的评论函、建议函、质疑函、求答求助函及编辑部的回复函,编辑部的退修函、退稿函,兄弟刊物、学术团体和协会、主管部门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等的公函.  相似文献   

8.
陈学勇 《出版参考》2005,(11):23-24
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关系一直被人众说纷纭.无疑,他俩往来的书信是揭示这种关系的捷径.可惜,必定有过的而且数量也可观的这批信函,留存极少.徐志摩致林徽因信,除了那封有名的,在火车上被恩厚之抢下来的残简,还有是年梁从诫先生披露在他所编的<林徽因文集>里一封,此外尚未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荷兰绘画在西方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一页,其中伦勃朗便是代表画家之一.他了解意大利美术,也见过鲁本斯的绘画,这都有助于他逐渐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画风.在阿姆斯特丹定居后,伦勃朗很快成为深受追捧的画家.他不仅擅长多种绘画题材,而且都表现十分突出.例如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宗教画、油画、版画等.在他一生的功绩中,对后世产生影响最为深刻的还是他对用光技法的研究与运用,被欧洲美学史家称其为"以黑暗绘成光明".  相似文献   

10.
近代无锡画家吴观岱(1862-1929)去世后至现代,除去民国时期出版的几本黑白画册外,在当代只出版了一本画集,近代史料也都没有他的绘画作品记录,仅有的几张被选在作品集当中的,还只是书法,他的绘画不闻于现代画坛.本文从着重从职业烙印与传承性画家、有石涛之迹,少石涛写生之功、为廉泉幕的得失、屡次与时运失交臂四个方面分析了吴观岱在当代不名的原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希冀客观地评判吴观岱在晚清、民国、当代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