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秀 《当代传播》2020,(2):82-84
人脸识别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网络公领域与私领域的界限不断被打破,个体权益的法律保护备受挑战,智能技术的伦理问题不断凸显。媒介伦理中的伤害最小化原则强调,人脸识别技术应该在个人信息、个体权利和个人自由等方面实现对个体权益的伤害最小化。只有将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对个人隐私权、财产权和自由权的侵害降到最低,才能更好地发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使新闻场域中物理空间、生产流程、行动者惯习、权责边界等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重构.记者和编辑作为该场域中两个关键主体呈现权力关系的动态变化,记者的部分权力让位于编辑,对记者的职业理想以及新闻伦理共同体产生影响.结合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进行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场域中的权力分配问题和...  相似文献   

3.
陶劼  叶耿标 《新闻世界》2013,(1):166-167
本文试从场域理论入手,着重分析我国新闻媒介在不同场域中的角色转换以及出现的场域真空和资本变质,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新闻伦理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的应用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带来机遇,但目前在档案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探索时期。一方面,智能语音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等能够促进档案资源的文本化、数字化与检索智能化;另一方面,档案资源类型复杂、指导理念与技术脱节、用户信息泄露、算法伦理等问题制约着其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现状,探讨其在资源层面、理念层面与技术层面遇到的困境,提出通过技术聚焦、理念更新、用户信息加密等策略全面优化人工智能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为充分挖掘与实现档案价值赋能。  相似文献   

5.
周洁 《传媒》2021,(18):56-59
随着网络技术和传播工具的发展,抖音类平台上的短视频强势爆红,但随后也因传播主体的伦理素养堪忧及需求偏异、短视频的特性及平台把关失限、传播场域失序和社会伦理失范投射等原因暴露出虚假低俗信息横行、易上瘾及隐私被侵犯等伦理"破限"问题.要想实现短视频平台的伦理归位,需要政府、平台、用户等多方协作,共同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全民治理网络,政府完善法治监管,平台加强伦理自律,用户提升伦理素养,合力打造文明优质的短视频内容生态.  相似文献   

6.
王斌  张雪 《编辑之友》2021,(1):70-75
网络数据分析平台以"闯入者"的身份进入新闻场域,并以技术优势影响新闻场域中的资本分布与惯习生成.新闻场域呈现出液态特征,该场域中的行动主体在博弈、协商、互动中重塑自身,推动了整个新闻业变革;新闻场域也不断与其他场域交融,从而使新闻场域达成新的动态平衡,同时也增强了该场域的可塑性与可渗透性.  相似文献   

7.
杨光辉 《今传媒》2016,(12):31-32
本文以2013年4月20日发生的雅安地震中的"四川发布"为研究对象,以场域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场域建构问题.在突发事件中,要实现传播主体与受众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活动中的传与受的二元共存问题,而传播主体舆论与受众舆论实际涉及到两个舆论场的二次元消解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突发事件中的政务微博必须要建构信息场域、建构知识场域、建构引导场域和建构认同场域,从而更好地实现政务微博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来诠释出版伦理建构因素:出版场是出版伦理塑形的结构基础,主导资本是出版伦理的决定因子,出版人习性是出版伦理践行的动力.而造成出版伦理困境的原因在于:出版行业“大规模生产场域”的扩大化带来的责任错位、出版行业管理体系的内外失衡带来出版问责缺位、“资本”与“习性”的断裂带来的责任断层.  相似文献   

9.
直播场域中应有的伦理规则被推翻与重组,符号的虚荣、经济资本的活跃,这些都对用户的社交行为、自我呈现、价值观形成和公共参与度多个方面产生影响,导致直播伦理的本有规范被打破,体现为场域的畸形化、遮蔽化、粗糙化呈现。直播视域下伦理失范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市场的诱导、政治的缺位、文化的稀释。对直播场域主体的多元治理分为三个方面:经济场域需要植入符合理性价值的变现手段,政治场域需要依托法律治理与一体化治理相互呼应,文化场域需要建构直播的文化逻辑和文化伦理。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伦理是伦理在博物馆场域中的衍生品,对博物馆行为进行指引与约束。藏品是博物馆存在的基础,收藏是博物馆中的一项重要行为。收藏行为所引发的收藏伦理一直被广泛关注,其中藏品的取得、处置与返还更是广受争议。本文通过对收藏伦理相关议题的论述,总结国内外在藏品的取得、处置与返还等关键性问题上的规范及争议,反思博物馆收藏的举措及意义,为博物馆的运营及发展提供些许指引。  相似文献   

11.
莫楠 《当代传播》2013,(1):87-89
微博以其独有的传播特点和方式,在时间、空间、语言上创造出热闹喧哗的围观场域.然而微博围观中隐含许多道德风险:公私域的模糊使道德可能成为私人表演或报复的工具;道德评判活动的时尚化让围观成为跟风,可能导致无谓的恐慌和对立;围观者对道德责任的漠视,更会造成目的为善、行为却伪善的危险.我们应正视这些问题,通过增强“远距离伦理”意识、引导围观者回观等方式,推进微博中和谐伦理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王贤 《兰台世界》2023,(S1):73-74
<正>一、人脸识别技术在声像档案领域的应用现状声像档案以其独有的鲜活性、直观性成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企业为了更好地发挥声像档案的独特价值,提高利用效率,在声像档案利用工作中纷纷应用了人脸识别技术,用于辅助开展声像档案的整理、查询利用、人物匹配、人物关系梳理、创建知识图谱等各项工作,并且出现了基于人脸识别的声像档案收集设备及介质的专利产品,让企业的声像档案工作迈上了新台阶。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在声像档案领域的顺势发展与深入应用,探讨人脸识别技术在声像档案中的应用的文章逐渐增多,但多为介绍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及其先进性,  相似文献   

13.
余岩波  赵熙敏  丁亮 《今传媒》2016,(5):133-134
媒体场域关涉到信息传播、议程设置、受众心理、技术应用等多维度因素,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在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中,媒体场域呈现的新特点、带来的新问题.关注新媒体场域引发的新现象,只是在表层关心儿童的成长,深层次的问题是肇始于现代技术的媒体,隐藏的更大危机则是西方文化以现代技术为先锋,在文化上的霸权和对其它文化的侵犯,在抵制技术统治文明滥觞的进程中,以儿童媒体素养的培育为抓手,培养具有理性批判能力和崇高人文精神的未来公民才是促进社会发展、增强国力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三网融合正在对青年伦理意识形成影响,三网已成为青年伦理意识具有场域性、映像性、交互性、平等性特征的实体.三网融合的过程中,青年伦理诉求日益强烈,并亟待冲出场域映像进入生活世界,这给传统伦理带来了挑战,也为优化现有伦理系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于是,以三网为载体构建青年伦理生态就成了当前的急务.  相似文献   

15.
一、现象呈现:两类“媒体场域”同构两类“阅听思维” 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曾经滞留于传统媒体场域中的受众尤其是年轻人开始大批量离开传统媒体场域,开始习惯生存于新媒体场域中,并在新媒体场域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圈子、生活样态,构建了自己的生存世界与生存方式,不再习惯于跳出新媒体场域去传统媒体场域中进行新闻消费.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AR技术在少儿科普图书出版中的应用更加深入,AR科普童书快速培育了新的消费场域。鉴于目前产业生态体系尚未健全,厘清AR技术在少儿科普图书出版应用中的问题对产业生态建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探讨AR技术在少儿科普图书出版应用中的定位、内容、产品、人才、营销和监管6个问题,以期推进少儿科普图书出...  相似文献   

17.
杨雅  张佰明 《青年记者》2017,(12):22-24
在互联网成为社会操作系统且超过半数人口使用网络的中国社会,基于网络渠道传达的公众舆情已然成为社会总体舆情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其发展态势直接影响着社会舆情的整体走向,而对于网络伦理舆情的研究则有助于我们对当下中国社会总体伦理状况的把握和判断. 对于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而言,伦理价值在弥合人际关系上具有独特的作用.所谓伦理价值,是指社会成员明确界定相互间的行为规范,通过人伦之理维持文化共同体秩序的和谐与稳定.网络伦理舆情,一方面是现实社会伦理价值标准模糊与缺失的问题在网络场域中的移植,另一方面是由于网络新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虚拟空间的新问题.当前,传统伦理价值面临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交叠等诸多挑战,①如何对当下网络伦理舆情现状做出较为清晰的梳理,为伦理舆情秩序重建提供现实基础,这是本文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将彻底改变出版的内容生产范式和内容供给模式,在创新推动出版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风险与问题。对此,出版学需重点关注AIGC的权利归属、侵权、权益保障等著作权问题,技术伦理和学术伦理失范等伦理问题,以及进一步引发的意识形态渗透、文化价值观偏离等文化安全问题,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探寻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9.
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大背景下,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我国图书馆信息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图书馆人脸识别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介绍了中国计量大学图书馆自行开发人脸识别应用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情况,并结合这一实践过程,探讨了图书馆开发人脸识别应用系统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自行开发此类应用系统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我国大数据应用中的数据伦理风险及其治理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剖析。结果显示:数据伦理主要由数据隐私、数字鸿沟、数据安全、数据所有权、数字身份、数据质量、数据可及7个维度构成;大数据应用中的数据伦理风险主要集中在数据共享、数据挖掘、数据存储等环节,可通过加强数据技术应用与创新、健全完善数据伦理政策法规、坚持数据伦理原则、开展数据素养教育进行数据伦理治理。未来研究应夯实数据伦理概念体系、构建基于场景的大数据应用数据伦理风险模型、构建大数据应用的伦理风险治理体系,并改进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