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报刊宣传活动家,他在十多年的宣传实践中形成的新闻宣传观,既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又为后来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的系统形成起了奠定和指导作用。恽代英关于新闻的基本思想不搞教条,充分发挥报刊的宣传鼓动和组织协调功能。如果说传播和宣传是报刊的内在本质功能,那么组织协调则是报刊的外在延伸功能。关于报刊的宣传组织  相似文献   

2.
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有关新闻工作的文献、著作、讲话,可以发现: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其标识性的概念,每一个概念也反映着对应阶段新闻观的特点.以标识性概念演变为线索,本文把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分为"宣传本位"新闻本位"舆论本位"三个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标识性概念分别为"宣传鼓动"新闻宣传"新闻舆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宣传实践中,视觉宣传是其中独具特色的构成部分,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有关中国共产党视觉宣传的研究存在两点不足:一是系统性的全历史研究成果不足;二是视觉理论与宣传实践融合有限.研究发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通过创造性地征用不同视觉媒介进行宣传活动,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也溢出了西方视觉理论的解释范畴.在研究过程中,应基于"反本质主义"的思维立场,破除媒介文化迷信和媒介体制迷信的思维窠臼,及其对理解中国共产党视觉宣传活动形成的刻板结论.文章提出"连续与断裂""中国与世界"两大问题域,并以此为勾勒中国视觉宣传的纵横维度和展开当代研究的问题总纲.中国共产党百年视觉宣传研究应在史实材料的基础上,形成一派具有中国共产党主体地位与中国史学特色的历史书写,借由历史智慧建构出一套立足于中国语境与中国共产党主体性的理论范式,并以此为中国共产党的当代视觉宣传实践提供策略智识和批判工具.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这场伟大胜利的背后,中国共产党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争取中间势力及国际社会的舆论认同与支持,突破敌人的舆论封锁与迫害,共产党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形成了分众有效的宣传策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舆论宣传系统。而作为一个登上历史舞台的政党来说,建构合法性身份成为新闻工作的第一要务;采用集约多元的传播媒介可以有效传达政党自身的真实诉求。在中国新闻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践行于中国本土的重要标志,也是抗日战争胜利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于迎 《新闻传播》2013,(2):12-13
传播学发源伊始,就与战争、政治、宣传有密切关系。中国内战期间,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激烈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斗争中,也进行着激烈的宣传战役。为达成战争胜利,双方设置各自不同的宣传目的,采用各异的宣传手法,面向其宣传对象展开宣传攻势。本文考察了一本政治理论推荐书籍中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宣传策略,分析其思想来源、经验技巧、传播模式等,以期提供新媒体时期宣传政策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宣传观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他认为"一个人只要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行动本身也是一种宣传。他把新闻工作者也看作是宣传人员。他认为,共产党宣传的成功,原因不是别的,首先在于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党的理论和政策,是为经济上贫困、政治上受压迫的广大人民群众谋解放的,因而他们"极易接受革命的宣传"。毛泽东对宣传进行研究的结果,其代表作是《反对党八股》。  相似文献   

7.
田松 《兰台世界》2023,(1):146-149
抗战时期,为争取国际援助,塑造党的正面形象,揭露国民党的反共分裂行径,中国共产党通过转变宣传理念、增设宣传机构、调整宣传方式等多种有效举措,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援助,重塑了党的国际形象,维护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探究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宣传策略的调适,对当前讲好中国故事、党的故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面抗战时期,加强对外宣传是中国共产党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新华日报》作为党的新闻宣传走向世界的"桥头堡",深度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对外宣传,为改善和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新华日报》的对外宣传,注重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依托建构话语体系,以生动事实为基础讲好中国故事,以"借口说话"为策略拓展传播渠道,以内外协同为原则强化议程设置,冲破了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把握了外宣舆论话语权。《新华日报》不仅开创了革命战争年代对外宣传的崭新局面,而且集中展示了"胸怀天下"这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也为当前的外宣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脱贫攻坚战迎来全面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时,加强扶贫档案宣传有利于发挥好档案部门为党管档职能,展现脱贫事业中中国共产党良好的政党形象.文章阐述扶贫档案宣传对政党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分析其存在问题,论述其工作路径,提出通过提升意识、丰富叙事、广泛传播,推动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10.
毕耕  唐叶  褚芬 《今传媒》2011,19(2):96-97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把政治宣传工作放在首位,在组织领导、机构设置、宣传内容、工作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宣传工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代成军  周维国 《新闻知识》2023,(3):63-70+9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复杂的对外宣传环境,既有国民党的封锁压制、污蔑诋毁等不利条件,又有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等有利条件。为塑造积极正面的国际形象,中国共产党在制定外宣政策、规划外宣机制、运用外宣媒介和外宣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对中国在新时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基于既有的舆论思想研究,围绕新时代的"舆论引导"观这一主题展开,分析了"舆论引导"观的基本范畴以及语境。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和相关文件,回溯历史,发现"舆论引导"经历了从动员、宣传到引导的变迁过程。最后,从"舆论引导"的主体、客体、载体与方法等层面,详细分析了新时代我国"舆论引导"观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毕耕  朱丽苹  李琬 《今传媒》2011,(4):134-135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村宣传工作的历史进程中,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和实践探索,在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媒体建设和方法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体系。开展对党领导农村宣传工作的历史经验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当前的农村宣传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网上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宏伟 《新闻界》2001,(2):28-29,31
因特网的出现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因特网对一个国家的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塑造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家形象影响到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参与力,关系到一个国家根本的政治经济安全和利益。江泽民同志指出,对外宣传的核心任务就是形象设计,即通过全面地、完整地反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展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形象,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而服务。所以,认真审视国际传播界中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的现状,以网络为契机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塑造中国…  相似文献   

15.
从《新青年》改组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是改进宣传工作、丰富宣传手段、完善宣传机制的重要阶段,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也为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革命最重大、最迫切的任务是激起民众的革命热情,最大程度地发挥革命能量,而这一切都需要进行宣传和鼓动工作。在交通工具困难的革命年代,特别是国内外政治、革命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势下,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的报刊、通讯社的宣传在时空上已不能完全满足形势需要,作为宣传鼓动的强有力武器——广播媒介,在民主革命时期被中共重视并加以利用。一方面它冲破了日伪与国民党的新闻封锁,抢占了新闻话语权,宣传了中共的政策与政治意愿,有利于其政治形象在这些地区的重塑;另一方面它也调动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发动了社会人力资源,有利于整合社会物质、精神资源进行革命,对民主革命的胜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赵新利 《新闻大学》2021,(6):90-102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对敌宣传.但在全面抗战初期,对敌宣传面临语言文化隔阂等现实困难.随着抗战局势发展和日俘增多,中国共产党通过日本工农学校积极转化、教育日俘,并使用日俘开展对敌宣传,对敌宣传策略和宣传口号不断优化,对敌宣传取得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任弼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他在1938年3月至1940年初,受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委托,出使共产国际.在此期间,任弼时非常重视宣传工作,他不但在国际讲坛上宣传中共的方针政策和毛泽东思想,而且亲笔撰文在苏联<共产国际>、<真理报>、<红星报>等报刊上向国际无产阶级和苏联人民进行广泛宣传,增进了世界各国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了解.使共产国际承认了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战争的方针、政策和策略是正确的,也最终使共产国际认可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的领袖地位.任弼时在共产国际的宣传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新中华报》在发展过程中顺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逻辑,特别是适应党在民族危亡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由继承早期党报"鼓动"的实践特点,到逐步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基本点,帮助党和政府开展有效的社会动员,并探索出一系列与之相应的"宣传"策略,为建立"以宣传为本位"的"党报模式"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的对外宣传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根本指导,坚持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我党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和推动对外宣传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