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方媒体不断制造舆论将疫情贴上"中国标签",以此污名化、妖魔化中国,用战争话语操纵国际舆论围攻中国,企图孤立中国,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和西方霸权主义逻辑.中国要去污名化,媒体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创新媒体话语表达,运用共情传播,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相似文献   

2.
国际主流媒体对十九届六中全会高度关注,主要涉及历史成就、大国领袖和区域安全三个主题。外媒对这次会议及其通过的《决议》的报道态度整体客观,但部分西方媒体报道中折射出西方近年来日益凸显的意识形态立场。未来,中国共产党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发声、阐明中国的价值观;中国主流媒体应把中国社会的发展融入全球变迁的脉络之中,打破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共产党的标签化和污名化。  相似文献   

3.
流动于国际主流媒体的观点和意见,是当代国际舆论的主要载体。阿拉伯世界6个主要国家的主流媒体对中国共产党二十大的报道,代表着阿拉伯世界的主要态度和认知。本文对9家阿拉伯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共产党二十大的报道进行了分析,发现阿媒主要关注中国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换届和中国道路三个主题;对二十大报告、决议及党章修正案态度客观,高度关注并赞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实践。这客观显示阿拉伯世界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共产党基本认可。中国国际传播媒体应紧密依托阿拉伯世界发展中国家这股支持力量,积极扩大中国执政党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而辐射全球。  相似文献   

4.
标签化现象是言语传播中媒体对报道对象的形象建构,媒体用特定的符号给描述的对象贴上标签,用个体特征来代表整个群体特征,这种狭隘化、片面性的报道模式,阻碍了真相的全面、客观呈现,扩大了受众的认知和理解偏差.目前,地域标签化成为网络热点事件中的常见现象,尤其是在负面报道中更明显,地域标签化是对地域形象的“污名化”,不利于地域媒介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正>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我国“战”疫取得辉煌成绩。但国际舆论环境复杂,中国的抗疫成果被部分西方国家污名化。在此背景下,通过电视纪录片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是传播我国抗疫成果和抗疫精神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渠道。《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和《中国抗疫志》两部纪录片,通过电视镜头真实记录了中国人民的抗疫画面,讲述了生动感人的抗疫故事,对我国当前如何讲述中国抗疫故事、构建中国国家形象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泓 《新闻前哨》2024,(4):8-10
在全球共同体视野下,强调文明交流互鉴和合作共赢的对话思维成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逻辑起点。我国主流外宣媒体须加强对话理念,运用国际视野和全球观回应国际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以融通中外的叙事逻辑构建主体间性的中国话语,有机使用情感共鸣和利益交汇的方法提升重大问题发声能力,注重联系中西实际讲好中国和平崛起的故事,通过鲜明的事实比较,消除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窠臼对国际舆论的负面影响,采用生动案例、外籍人士为主体的他者叙事、情感式细节组合、动态图像沉浸式话语等丰富多样的报道形式,增加中国故事的吸引力、亲和力和说服力,激发国外受众对中国故事的共情,促进国际舆论对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党报是建构与塑造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重要阵地和载体。通过梳理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日报》的一些代表性报道可以发现,这些报道生动呈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锐意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尊崇客观规律、勇于自我革命等执政形象,在党的形象塑造上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与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赵宇 《东南传播》2018,(5):58-61
通过对《中国青年报》1997年至2017年关于同性恋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以及文本分析,考察其在上述时间段里建构的同性恋媒介形象.主要发现有:总体报道数量较少;报道时间上持续关注同性恋群体;报道侧重于传播观点、告知信息;总体以中立的报道倾向为主;主要采用单一的外视角叙述,多采用高危人群、身份认同以及污名化的报道策略;同性恋者在报道中总体呈现被艾滋病裹挟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污名是社会学研究社会秩序的重要概念,也是国际关系中基于特定目的对特定群体进行负面构建的常用手段。污名是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其目的在于通过污名特定对象降低特定群体的社会地位,维护特定秩序。对新疆棉花污名化事件的施污者以及污名化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际传播中污名化事件的扩散受到多重机制的影响,包括施污者的权力机制、污名化过程的资源机制、群体动员机制、群体内污名到群体外污名的扩撒机制以及大众偏见机制。在政治资本驱动或利益宰制的情况下,污名化事件成为打压手段,呈现出信息操纵和对抗性宣传色彩。在大国竞争背景下,关注国际舆论引导的新个体、新群体,有利于为构建国际传播多元主体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多年以来,西方三大通讯社凭借其传播实力,在国际新闻传播格局中一直居于垄断地位,由它们发出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操控着对国际事件的解释权,左右了国际舆论。那么这三大通讯社是如何报道北京奥运,又向世界范围内的受众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形象呢?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构建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中,西藏的对外传播不仅关系到西藏民族地区的形象建设,更在整体层面上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国家形象。近年来,西藏地方各级媒体立足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在对外宣传中精准发力、以事实为基准,致力于讲好西藏和西藏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本文以西藏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国际报道为例,分析了讲好“西藏故事”的故事题材,并基于国际传播视角探讨了对外讲好“西藏故事”的实践路径,旨在为提高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由于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是全球媒体的必争之地,也是国际舆论场最为活跃的热点话题,对国家形象的影响相当直接;它好似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身在国际传播中的主被动姿态以及话语权大小.本文拟以2003年"非典"事件与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的国际舆论交锋为例,来剖析我国在这两次重大突发事件的国际传播中表现出来的差异与进步,揭示中国官方和媒体在新闻传播观念方面的渐进式变革和国际传播效果的提升,并反思国际话语主导权的争夺受到哪些主客观条件制约.  相似文献   

13.
李阳阳 《传媒观察》2023,(11):116-120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建构是一项大工程。本文立足理论、历史和现实依据,挖掘其价值意蕴,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构的三个面向,即把握“表”与“里”、“势”与“韵”、“变”与“不变”的辩证交融关系,从塑造丰富立体的形象样态、开展境外舆情的研判应对、筑牢外交话语的理论根基等多个维度推进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国际传播,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形象在建构中传播,在传播中优化。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媒体广泛使用隐喻以建构受众对他国形象的认知.本文选取2020年《纽约时报》新冠肺炎疫情议题涉华报道201篇为语料,采用MIP 隐喻识别机制,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该报在报道中使用隐喻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新闻现象.研究发现,该报主要通过战争隐喻:疫情是战争,戏剧隐喻:中国的宣传是戏剧、竞赛隐喻:国家抗击疫情是竞赛这三种框架建构了中国"鼓吹抗疫胜利""编造抗疫宣传剧本""竞争世界领导地位"的国家形象.通过分析新闻话语中的隐喻呈现了该报疫情报道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旨在揭示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蕴含的价值观和态度,以及建构中国国家形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与目的 .  相似文献   

15.
许光 《青年记者》2016,(18):66-67
美国学者雷默曾在《淡色中国》中指出,“国家形象问题是中国当前最棘手的战略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巨大变化,但在国际上享有的声望与国家形象没有相应地变化.一方面,由于“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环境,西方媒体肆意“妖魔化”中国,令我国国家形象蒙尘;另一方面,我国大众媒体“宣传腔”太浓,过分强调媒体的宣传、教化功能,传播媒体“合塑”的“高大上”国家形象差强人意,其话语方式、报道理念、叙事模式难以被国际社会认可,国家形象“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国际新闻,有2/3的消息来源于只占世界总人口1/7的发达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在国际舆论格局中占据着垄断地位。这些媒体对一个国家的报道和评论塑造了该国的国际形象。形象就是力量,在全球全传播时代,良好的国际形象是一国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必不可少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7.
基于风险社会理论,本文对半岛电视台的话语传播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就社会实践层面而言,风险遍布的现代社会是半岛所处的结构化情境,全球社群关注风险,为其培育了忠实的观众群体,是为半岛脱颖而出的宏观社会因素。就话语实践层面而言,半岛突破播出渠道掣肘,依仗新媒体平台达至更广泛受众,其话语建构能成功改变观众态度。就文本层面而言,半岛的电视文本以非西方视角集中呈现被忽视的地域、被忽视的风险,具有非主流特性。借风险社会之势,半岛电视台对风险进行了不同于西方主流媒体的符号呈现,使世界新闻报道更为全面、平衡,致力于改变传播话语的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助新闻框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从新闻来源、报道议题和报道方式三个方面,对《环球时报》"关注中国"栏目,如何选择和建构境外媒体的涉华报道进行了分析。"关注中国"通过对新闻材料的选择和建构,呈现的图景是西方主流媒体中的和平崛起的中国形象,体现了支持国家利益和既有政治立场的编辑政策,在解读国际舆论上,对西方涉华报道虽有所遮蔽和凸显,但是作为一份国际新闻报,也显示了其力图听取多种声音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提高媒体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伟 《军事记者》2010,(7):51-53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传播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国家在他国新闻媒体的各类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国家形象的塑造过程,是一个被媒体如何描述、如何传输和怎样解读的过程。"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严重制约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我们必须遵循媒体传播规律、融入世界话语体系、积极争夺话语权,切实提高我国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周翔  魏丰钰  靳雨洁 《新闻界》2022,(12):37-52
中国-欧盟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外交关系之一,探究欧盟媒体中国形象构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两家欧盟媒体EURACTIV和Euronews为研究对象,筛选出9年时间段里167篇代表性文本样本,运用批判话语分析法,揭示这两家欧盟媒体在报道中国时所使用的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探究其构建的中国全球治理形象以及这种形象建构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从而解析出欧盟媒体“他者化”中国的一套系统的话语机制。欧盟媒体关于中国形象的叙事,本质上不是在解说中国,而是欧盟构建自我的一种需要和体现。中国被形塑为一个挑战欧洲、“颠覆”国际规则、推动另类治理模式的系统性竞争对手。其核心的意识形态是“经济霸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主义霸权”和“话语霸权”。欧盟媒体借助于分类标签、互文用典、国别化、集体化、异化等一系列手法,将中国“他者化”。无论中国被界定为机遇还是威胁,中国皆为“他者”,用于区别乃至反衬西方对自我的想象和塑造。这种中国形象的构建受到“欧洲中心论”的历史惯性和“冷战思维”残余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