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渊 《教育教学论坛》2013,(27):193-194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成为新近的教学难点。从它所占教材篇目的比重来看,从它与以往版本的选录长度而言,从它在高考中人们重视的程度来看,我们都必须对文言文阅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教学"三读"与应试"三析"的角度阐述了文言文教学与应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一本三读”的导读、促读、延读阶段,教师要正确运用阅读教学策略,不断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由粗放式向精耕细作转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钱静 《教学随笔》2014,(8):20062
文言文教学是应该以字词的串讲为主,还是当作一篇完整的文学作品去赏析?这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一读、二问、三导的方式,解决这个两难问题,以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阅读可以让学生学会从文本中寻找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并揣摩文本中使用到的表现手法,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重点针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三读三问阅读教学模式构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露霞 《考试周刊》2013,(48):39-40
朗读对于小学语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必须先精读课文,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现下,很多学校都在搞小班化教学,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机会。本文积极探索在小班化背景下如何才能做到美读。  相似文献   

6.
"入境"就是将学生引领到语言文字所构筑的优美的情境中去,使之由一位"隔岸观火"的旁观者成为一名事件的"当事人",进而融入故事情节,体察角色的情感变化,跟人物"对话",喜其所喜,好其所好,乐其所乐,忧其所忧。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许多老师越来越深切地感到那毫无用处的繁琐分析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读”以朗读为主,配以诸如默读、速读、浏览、齐读、演读等一种或几种形式。我认为,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总是先要初读感知,再复读感悟,而后精读品味,最后熟读背诵。下面就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实例具体地说一说。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达到培养学生自能读书和多种能力的目的,我们以吕叔湘、叶圣陶、张志公三老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小学语文自读-导读一品读一训练的“三读一练”课堂基本教学模式。 (一)自读。这是切入文章的第一步,要根据情况制定自读提纲,做好背景、作者及有关课文所需材料的介绍,给学生自读创设环境,制造氛围。 自读方法要因课而宜、因人而宜,可朗读、轻声读、默读等。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利用自读提纲边读边思,读通课文;大致了解文章所写内…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采取相应的阅读教学策略。本文结合《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五、六年级教材的特点,介绍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导、读、练、用”的策略实施语篇教学。  相似文献   

10.
散文诗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鲁迅的散文诗《雪》为例,对散文诗教学的“三读”教学法,即听读→感读→品读渐进式教学法作了一个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挥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们只有紧紧抓住"读"这个常规武器,引导学生吸收文字信息,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所斩获。  相似文献   

12.
着力于探究在电子书包环境下,利用网络资源,以电子书包等移动终端为载体实现小学课外阅读实践中的"三读"(即:自主泛读、合作细读、探究悟读)研究。以小学课外阅读双课堂"自主泛读""合作细读"和"合作细读"课例研讨为依托,总结出小说"三读"的课外阅读实践研究成果。小学课外阅读双课堂"小说‘三读’阅读实践研究",进而指导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课外阅读小说的阅读教学,既是前景展望也是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到真正的发挥。本认为,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采用“一导三读法”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诗歌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品,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由于存在古今语言表达和时代背景的差异,很多学生并不太喜欢诗歌。本文以诗歌《兵车行》的教学为例,阐述了了诗歌“三读”教学法。  相似文献   

15.
张永梅 《宁夏教育》2010,(12):58-59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精读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提升。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更多地打上了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了自己的个性,独特的感悟。阅读教学应以“读”为先,  相似文献   

16.
17.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要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这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本文以《养花》一课的教学(第一课时)为例,从四个方面浅谈“三读七步读书法”实施的情况,以此作为落实新课标精神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8.
读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读书的指导就是学习的指导。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把书读"活":问答读,了解表达顺序;对比读,品味语言魅力;增减读,感受生动形象;变化读,体会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9.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总目标和阅读建议的落实为出发点,构建并实践一种基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实现学与教变革的"三读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一、讲前读   讲前读也叫感知读,就是在讲读课文之前初读课文,扫除障碍,了解文意,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这是学生自己进行的“尝试式读”,是从整体出发熟悉、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过程。   讲前读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默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借助工具书或互相讨论解决。 (2)自由小声读,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要求说出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 (3)分段指名读,检查读得是否正确 (不加字、不丢字、不错字 )。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既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