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界限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思辨能力必须直面的问题,也是"韩李之争"的焦点之一。教材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界限有三个维度:宏观方面的主流价值观维度,中观方面的语文课程特点及语文学科文化特质维度,微观方面的教材文学类文本的形成机理及学生的语文思辨心理状态维度。三个维度只有形成宏观、中观、微观逐层"俯视"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语文阅读思辨能力才能走在"正道"上。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应立足教材,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辨阅读能力、多角度阅读能力和创意阅读能力来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具体做法是:在文本关键处引导反思质疑,培养学生的思辨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鉴赏文本中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多角度阅读能力;立足文本内容,引导想象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托国内两套高中英语教材,从思辨能力的视角分析教材中阅读部分的活动和问题设计。研究发现,两套教材都比较关注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有较为相似的培养模式,但在分项技能的培养上有不同的侧重,活动形式上也有所不同。本研究建议教师根据学情使用或改编教材活动,更具针对性地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全面发展。教材编者也需继续关注思辨能力和阅读任务结合的更多可能性,从而进一步落实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在阅读中对主题、人物采用先质疑,然后带着探讨问题的态度阅读,最后得出结论;同时还需要通过议论文写作的方式进一步加强思辨能力的培养.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需要从阅读中开始,在写作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辩证地思考问题和理性的思辨精神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思辨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对教材文本中思辨性阅读点的挖掘,从思辨意识培养、优化课堂提问、展现思辨过程以及注重教学评价等方面,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理性分析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进行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凸显了思辨性阅读的价值,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辨素养,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要求小学教育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阅读教学十分注重阅读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思维的发展,将思辨引入课堂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思辨阅读旨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小学语文的课堂还缺少一点思辨性,学生的思辨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紧抓语言教学的契机,激活学生的思辨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思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开展思辨性口头表达,不仅可以提高第一学段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著名特级教师张敏华老师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商量”时,根据第一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等,通过情境创设、搭建支架、多元评价等策略,为学生设置思辨任务,引导学生展开思辨阅读与表达,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辨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卉 《小学教学研究》2024,(7):77-79+85
教师要根据现有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体现儿童智慧的课文特点,站在儿童发展的角度,展开生命的对话。文章从寻找思辨连接切口、厘清思辨逻辑关系、提炼思辨操作要点、实施思辨评价手段等方面,展开思辨性阅读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在品读课文中融入思维的多元训练,在深度阅读中培养学生批判、创新的思辨意识,在思维碰撞中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小学生语文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培养学生对阅读信息中的知识转化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在阅读内容中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辨析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策略,关注文本内容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互动。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思辨教学模式,这也是核心素养下阅读教学的有效尝试。本文从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思辨教学的意义,进而提出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阅读思辨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高效的完成阅读,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技能,学会这种技能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而理解问题、整合问题、解决问题。思辨性阅读能够给阅读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教师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本文针对小学高段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但是,小学阅读教学很多停留在文本表层意义的理解层面,不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分析、综合、推理、辨析等思维能力的不足。本文拟以统编语文教材为例,聚焦阅读教学中的“思辨”话题,探讨培养学生思辨意识的问题,并试着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一项重要能力,它对于推动学生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阅读对于塑造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具有显著影响,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培养,是语文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接受美学理论指出,读者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文本价值全面实现的必要条件。学生作为语文文本的阅读者,是实现教材文本价值的重要因素。阅读教学可以通过辨析字句,准确理解文本本意;通过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辐射思辨内容的广度;通过溯源求本的探索,培养儿童阅读的思辨逻辑;通过深度思考,创造阅读的思辨层级。以此促进学生阅读思辨能力的生长,实现文本阅读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4.
思辨阅读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与理性精神得到发展,也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思辨阅读,从阅读、表达及读写融合三个维度引领学生进行思辨训练。这样教学,契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让学生的阅读由感性走向理性,有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16.
郑健民 《天津教育》2023,(12):150-152
<正>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开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一项重点教学任务。经过观察发现,很多教师为了快速推进语文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很少主动创新思辨性阅读,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语文整体发展造成了阻碍作用。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分析了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价值和特点,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有效策略,以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最终为学生的语文进步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日益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以及思辨能力,而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质疑与提问与其思辨能力存在着直接关系。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入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文本质疑能力与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仍局限于教师讲授、学生记答案的单向交流,导致学生考试时阅读题失分严重。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明确阅读思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有效预习,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养成阅读反思的习惯。在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致地鉴赏文学作品,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收集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提高的关键。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为学生传授新颖、丰富的语文知识外,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以及质疑、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辩证的看待所学知识,进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与个性,以及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学生思辨能力在高中语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经颁布,提出了"群文阅读"、思辨阅读,为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视角、新路径。那么文言文选修课堂应该有着怎样有效的教与学呢,课例《永恒:定格在性格的审美中——〈项羽之死〉》力求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指引,紧紧抓住《垓下歌》的内容,组织思辨阅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垓下歌》里品鉴人物形象,使学生在具体的思辨活动中有所为,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同时,磨砺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思辨阅读中还原“语言”框架下的思维、审美、文化的有效延展,濡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