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北京共产党小组、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立与发展 五四运动以后,共产主义运动在北京地区迅速发展,由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实体.1920年2月,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与李大钊开始商讨组建中国共产党.3月,在李大钊的倡导下,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罗章龙等人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中国最早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为北京党组织的创建和北方各地党组织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干部基础.4月,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秘书马马耶夫来到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和先进青年邓中夏、刘仁静等人.维经斯基经李大钊介绍赴上海与陈独秀联络,在上海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小组.秘书马马耶夫留在北京,帮助李大钊开展建党工作.  相似文献   

2.
1921年7月中共建党后,最先有两位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为党献出了他们宝贵的年轻生命,他们就是著名湖南劳工会领袖黄爱和庞人铨,简称黄、庞。 黄、庞都是湖南人,自幼追求进步,两人是长沙甲种工业学校同学。毕业后,黄爱北上考入天津直隶高等工业学校,在五四运动中与周思来成为至交,参加了觉悟社,并肩参加了京津两地许多革命活动。后经李大钊介绍,到上海陈独秀处担任校对和缮写工作。不久,经陈独秀同意返湖南从事工人运动。返湘后,正遇  相似文献   

3.
在"五四"时期,人们盛传一首歌谣:"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北李南陈,两大星辰:茫茫黑夜,吾辈仰辰.""南陈",就是陈独秀:"北李",就是李大钊.陈独秀和李大钊早年就投身于反帝反封建运动,1915年后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也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重要领袖.  相似文献   

4.
张慰慈站在新文化运动中自由主义思想阵营,主张以"文人论政"的方式,发表政治见解和文章来影响国家政治,反对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政党斗争形式参与国家政治。  相似文献   

5.
"一大"释疑     
陈独秀、李大钊为何没有参加"一大" 陈独秀、李大钊没有参加中共"一大",是历史上的一些偶然因素造成的.当时陈独秀担任广东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又兼任大学预科校长,正在争取一笔巨款修建校舍,如果他离开广州,这笔款子就会落空,所以未能出席"一大".  相似文献   

6.
范鸿仙与陈独秀、胡适,都是安徽人。范鸿仙,名光启,1882年生于安徽合肥北乡的一个农民家庭。陈独秀,1879年生于安徽安庆一个平民家庭,比范鸿仙年长三岁。两人学识同样渊博,但陈独秀出道比范鸿仙要早,且对范有着深刻的影响,范鸿仙对陈独秀则怀有崇敬之心。范鸿仙比胡适大了整整十岁,对这位后辈欣赏有加,可谓是忘年之交。陈独秀与胡适,都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思想界的拓荒者,学术界的祭酒。在清末民初的舞台上,他们与范鸿仙都有过交往,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忽略的痕迹。有评论称:"清朝末年有过一阵‘白话文运动’,时期非常短暂,代表报刊为《国民白话日报》、《安徽白话报》",前者创办不久即改名《安徽白话报》。范鸿仙等安徽人创办的这份白话报,正是受了陈独秀的影响,少年胡适则是撰稿人之一。早年的《安徽白话报》对于中国新文化运动,做了一个非常好的铺垫,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尽管沈从文与老舍两人交往有限,关系并不密切,但从沈从文的作品、书信与老舍的文章中,我们发现,他们互有谈及的地方,尤其是沈从文在建国后的书信中多次言及老舍,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沈从文与老舍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的态度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交往之间在心理上可以分为四种距离——亲密的距离、私人的距离、社会的距离和公众的距离。前两种距离说明交往者之间是一种亲近的友谊关系;参与官方接触的人们遵循着社会的距离;其余的人保持的则是公众的距离。在我们国家,报纸大多是党和政府的机关报,因此,记者采访总是代表编辑部在活动,记者的采访活  相似文献   

9.
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在大革命时期所犯的右倾错误,不单纯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且作为一个重大学术问题,成为海内外对陈独秀的研究中最具争议的方面之一.学界对这一错误的研究.集中表现为对其定性表述的演变,成为对陈独秀的研究中取得实质性成果的重要标志.胡锦涛在纪念任弼时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使用了"共产国际和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的新提法,有人认为这是自1979年以来陈独秀研究的最大成绩[1].笔者在本文中沿用此种表述.近年来,从"关系"中研究陈独秀,已成为陈独秀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而且是从多层次、全方位展开的立体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建民 《兰台世界》2015,(9):131-132
在李大钊的成长过程中,北洋法政学堂的老师与同学对他思想的嬗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李大钊与他们的交往中,我们不仅仅感受到了师生、同学间的情谊,更应关注隐藏其中的大时代变迁下国家、民族以及个人命运变动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