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行法律法规对档案利用权与公布权分离的规定,使档案利用者无法实质运用未公布的档案资料,大大限制了档案的利用,档案的实质利用价值并未得到实现。档案利用权与公布权逐步统一应成为我国今后的立法趋势。  相似文献   

2.
档案的自由利用权与档案的数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权”的出现,自由利用档案的原则就被提了出来。但是,由于世界各国的档案都有20至50年不等的封闭期,全体公民受法律保护的自由利用档案的权利,只能是有限的自由权利,而且即使是法律规定可以自由利用的档案,公民也受传统的档案管理的局限而从未充分享有自由利用档案的权利。到了网络时代,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上网传输,公民自由利用档案的原则才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重新审视国家机关档案的公布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档案信息利用方面存在的矛盾 ,重新分析了国有档案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机关档案的公布权问题 ,并从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的角度 ,进一步提出国家机关是纳税人供养的部门 ,最大程度地向社会公开它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公共档案信息 ,是它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它应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李哲 《湖北档案》2010,(8):15-17
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必然会造成以往规定与现行需要不相协调的矛盾。存国家信息化建设日益发展的环境下,档案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其充分利用与共享成为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档案开放权与公布权的矛盾,成为制约这一信息化进程、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功能发挥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5.
6.
在档案的正常利用过程中,档案公布权容易引起法律纠纷,不仅给档案利用者带来困扰,也影响了正常的档案利用工作,公民利用档案的正当权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在档案实践工作中,由于种种因素档案公布权并没有被有效行使,公布工作成效甚微。从某种意义上讲,国有档案公布权的设置实际上否定了国有档案的公布权,阻碍了档案的公布工作。在已经启动的《档案法》修改过程中,应该考虑还权于民,废除所谓的档案公布权。  相似文献   

7.
档案信息权意识是公民主张权利的基础,对此探讨和分析有利于掌握公民档案利用的内在动因与发展趋向。通过分析意识惯习的成因及特点、考察社会变迁和政策法规对其影响,研究我国公民档案信息权意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嬗变。提出公民档案信息权意识是特定社会场域各因素作用的产物,是国家公共权力与公民个人权利长期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信息具有共享性,这同样适用于私人档案。但对其共享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首先,对私人档案拥有支配权的主体放弃独占权,将档案信息贡献出来与他人分享;其次,共享是有限范围内的共享,它必须以不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不损害档案形成者合法权益为前提。(1)也就是说国家对私人档案的监控权保证了私人档案共享性,但是这个共享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必须在尊重私人档案所有权以及不损害国家利益的有限范围内的资源共享。这就涉及到了国家对私人档案的监控权与私人档案所有权的权衡问题。  相似文献   

9.
2020年6月20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对档案利用与档案公布条款进行了修正.文章基于新修订《档案法》涉及的档案利用与档案公布条款,回顾了我国档案利用权与公布权讨论热点,分析了现存法规在公布与利用的权责、公布审核程序以及国外立法趋势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要转变档案开放思想,完善开放鉴定程序,取消公布权的审核,以及进一步完善档案法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也谈对人事档案的知情权和利用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公民对本人的人事档案大体是知情的 我国对人事档案的内容有明确的规定,即人事档案由履历材料、自传材料、鉴定及考核考察材料、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入党(团)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以及录用、任免、工资待遇等材料组成,不属于规定归档范围的材料严禁归档。可以说我国公民对本人的人事档案大体是知情的,主要基于以下事实:(1)我国人事档案的范围是公开的,公民知道哪些材料要归人人事档案;(2)人事档案中一些材料是专为建档由本人亲自书写的,如履历材料、自传材料等;(3)人事档案中的一些材料主要由个人书写,这些材料中单位或组织鉴定的内容个人是完全知道的,如入党(团)志愿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申报表和考绩材料等;(4)人事档案中的一些材料是已经公开过而且在公开之前本人就已经知道其内容的,如政治历史情况审查结论、处分意见、奖励决定、任免职件等;(5)人事档案中的有些材料虽然本人未见过面,但与自己保存的同类材料内容是相同的,如学历学位证书、培训结业证书或成绩表、奖状(杯、旗)等。可以看出,人事档案中本人未过目和不知情,只有组织鉴定及考核考察材料和政治历史情况审查、处分中的原始证明材料等少数几种。所以,说我国公民对本人的人事档案毫不知情是与事实大相径庭的。  相似文献   

12.
对档案监管权的思考——《档案法》审视之十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立法思想方面对《档案法》中的监管权进行了分析,指出《档案法》中的一些监管措施,既无助于监管目的的实现,也有违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3.
公民文化权利与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民的文化权利需要通过政府创造条件而逐步实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保护公民文化权利的责任体现.作为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档案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是其应承担的文化责任.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就是档案馆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公众档案文化需求为目的,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档案文化产品与档案文化服务的活动和过程.档案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应该坚持公益性、公平性、便利性和多样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权力与档案之间构成了互动,档案记录了权力的合法性,权力对档案建构社会记忆施加其影响,同时,权力借助档案去维护与发展其形成了的力量。档案文化的维系之道,基于保存完整真实的社会记忆,而实现的前提则是维护公民的文化权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7-18世纪巴黎宫廷奢侈风气的产生及其扩散的过程的考察,文章认为,在这个漫长的传播过程中,这种风气的产生同技术的传播一样,也依次出现了五类创新采用者,也具有技术扩散的诸种特点。随后,文章从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探究了此种传播现象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从公民信息获取权保障视角审视我国《档案法》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档案法》未明确规定公民享有获取档案信息的权利,对公民获取档案信息的目的进行不合理的限制,对公民可获取的档案信息的范围界定不明确,并存在救济制度及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我国《档案法》应明确赋予公民获取档案信息的权利,应采用除外式明确界定公民可获取的档案信息的范围及构建档案信息公开公益诉讼制度等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出借权、出租权在图书馆的适用与协调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珂 《晋图学刊》2004,(6):12-14
文章对在图书馆适用公共借阅权制度的益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出租权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就公共借阅权与出租权的协调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图书馆权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对图书馆权利的限制,涉及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共享、资源整合等图书馆通行服务方式。本文分析在条例许可的范围内,合理利用图书馆权利的方式,对与条例冲突的图书馆现行服务方式的转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实现和维护我国公民图书馆权利的思考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依法治国的理念出发,根据法律权利的实质概念,对图书馆权利的概念进行合理定位和清晰定义,多方位地阐述图书馆权利的内涵,提出我国公民图书馆权利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社会维护,最后指出我国公民图书馆权利的真正实现取决于民主政治的进程和法制化建设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