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书画一脉相承的中华精神、文化品格、审美价值、人文理念、艺术状态、时空意义等的表述,从而对中国书画所涵有的文化渊源、艺术品性、审美情愫、格调水准、价值意义、民族精神等原创性、学术性、审美性、价值性的标准进行确认,最终形成"古代书画"品评、"书画同源"新解、"中国书画"之内涵、"中国书画"之创作、"中国书画"之评判、"中国书画"之展望等六方面的语论。由此,充分展现中国书画多元、独特的文化艺术精神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杜万山 《文教资料》2009,(13):48-49
书法与绘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彼此相互影响,共同发展。虽说书画同源,但二者毕竟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别,要很好地了解和学习书画艺术,就要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基本的、系统的了解。本文着重从书画的工具与材料,书画的形制与表现形式,书画的审美要素,书画的用笔与用线,书画之间的结合与书画家的表现,书画的师法与传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中晚明的徐渭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一位开天辟地的创新性人物,他的书画是在怎样的社会大环境与小环境中形成的,历代的研究者往往多从结果中进行研究,而忽视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内在原因。本文简述了徐渭书画转型性特征,并试图找出造成这一形式转型的各种动力因素所在,认为哲学上的心学转型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画特有的笔墨技法、独特的艺术性、别致的审美情趣,均与中国书画独有的绘画载体——宣纸密不可分。文章通过对宣纸的特性、应用和创新的研究与阐述,旨在让宣纸生产者把控好生产质量,让书画者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宣纸的特性,使中国传统书画在高质量的宣纸上发挥出最佳效果,更好地传承中国宣纸工艺和中国优秀传统书画精髓。  相似文献   

5.
李林欣 《考试周刊》2013,(49):22-23
艺术源于文化。本文分析了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究了书画艺术家的人格及文化素养对其艺术的自然影响,阐述了文化与社会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名家书画     
《中国教师》2012,(6):F0003-F0003
毛新平,字秋林,号集文轩主人,山东淄博人,自幼酷爱书画,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系统地学习了中国书画理论与技法,并先后师从多位书画名家。作品、简介多次被全国性报刊、杂志、专著刊登和收录,并多次获奖。  相似文献   

7.
中国书画市场至明代日益发展、成熟,突出地表现在商品经济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苏州地区。明代苏州地区书画交易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初期书画家迫于生计,选择相对隐蔽的私下的物质交易方式;明代中晚期,书画家靠"润笔"来养生或赡家,开始了直接的货币交换;后来,书画交易普遍由画商经手,市肆操作,价格层次清晰,交易方式逐步正规化和固定化,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弘扬“百年师范”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大发展,提高全校师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繁荣校园文化创作,促进书画学术交流,学校于10月24日举行了纪念美术教育家杨有信师生书画展暨书画笔会。  相似文献   

9.
“书画同源”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为古代学者所关注。在当代美学界中,对这个命题也作了很多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的方面。本文以“书画同源”之“源”为切入点,认为“书画同源”不仅指中国书画有共同的起源、共同的用笔技巧、共同的思维方式,更重要是书、画有着共同的艺术意境的追求和共同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0.
晚明时期,心学与禅学的交汇作用,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影响巨大的"晚明思潮",导致整个社会思维意识的改造以及人文风气的转变,并由此波及文化艺术领域。当时很多文人士大夫都积极参与这场个性解放的思想运动,把佛禅思想转化到他们的文化命题和艺术创作中。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下,董其昌引禅学入书画,从禅宗角度去理解书画之本质,提出著名的南北宗论,对中国书画的创作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他的书画创作践行自己的理论主张,呈现一种平淡、简逸、秀润的禅意之美。  相似文献   

11.
北宋中期,伴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诗书画开始熔为一炉。绘画逐渐成为一门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的作品中已出现书画融合的艺术倾向,这一艺术倾向对宋代以后的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书画同源”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为古代学者所关注。在当代美学界中,对这个命题也作了很多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的方面。以“书画同源”之“源”为切入点,认为“书画同源”不仅指中国书画有共同的起源、共同的用笔技巧、共同的思维方式,更重要是书、画有着共同的艺术意境的追求和共同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3.
书画装裱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保护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播人类精神文明,都起到了非常特殊的作用.在漫长的书画发展历程中,书画装裱是伴随着书画传统艺术的发展和需要而产生的,是书画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书画艺术也依赖于装裱工艺来体现其应有的艺术效果,并受其保护而得以长久传世.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紧密相联,共同发展的.它们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墨海丹青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4):F0003-F0003
伏佐锋,字苏波,号墨龙,诗人,书画家,中外书画鉴赏家,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羲皇故里)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甘肃分会会员,东方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东方美术研究院书画部客座教授,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书画教学是中小学艺术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书画教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呢?这是我们美术教师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罗春华 《学周刊C版》2014,(10):173-173
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书画教学是中小学艺术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书画教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呢?这是我们美术教师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艺术高中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要拓展课程资源,挖掘课程内涵,丰富课程内容。当前的艺术高考,愈来愈注重学生艺术文化的综合素养考核,简单的“技术熟练应对策略”已不能适应未来艺术高考形势,只有深度挖掘素质教育内涵,探索综合素质培养途径,改革僵化的教育模式才是长远有效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8.
在近年文史哲等学科的研究中,混乱的晚明时期被越来越清晰地描述成一个历史转型时期.在中国书画史上,晚明时期的部分书画家及其作品同样具有转型性特征并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勾勒了该时期以徐渭等为代表的书画家在中国书画史上的转型性特征,认为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是形成这股书画转型之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学习和创新中国书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坚持、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国书画的传统文化,坚持对书画经典的临摹,掌握书画的基本笔法,改变我们原有的习惯,手不厌熟解决形似问题,心不厌精解决心灵,才能与古人同步。中国书画的学习,在历史发展中一直都注重从内涵到外延进行美观与创造,演变和发展都与文化紧密相连。读书是认识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读元代经典、史论,补习传统文化,师承传统绘画,研  相似文献   

20.
高德义,笔名高寒,1972年在部队服役,1980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1995年获中国书画函授学院本科文凭。自幼酷爱书法,临贴唐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晋于羲之《兰亭序》和《圣教序》等名碑名贴,并以现代书法家名帖为范例,曾授教于江苏省扬子书画函授学院洪夫教授指导,在现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宝库中不断耕耘习作,其书法作品获江苏省第二届、第三届“扬子杯”书画大赛三等奖、优秀作品奖;获庆祝建党80周年全国书画篆刻大赛、首届中国书画“华表奖”银奖,“世纪精英”中国书画大赛金奖,全国书画夺王大赛“虎”字金奖,梦圆杯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银奖等。作品入编《中国书画名家博览》、《百年中国书画家名录》、《中国书法家作品选集》等。现为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终身书法家,江苏省扬子书画学会、扬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研究员、台湾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东方书画家协会、北京中研星光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北京华夏神韵书画艺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国家一级书画艺术家,画圣吴道子艺术馆理事、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书画师、新世纪百名书圣画圣艺术家、全国书法八级,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会、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北京翰墨缘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文人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艺术家联合会会员、理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