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一国际儿童节就要到了。以下是一道关于“六一”的趣题。  相似文献   

2.
(情境导入,教桌上放着茶筒、玻璃杯、牙膏盒、墨水盒、钢管、礼品盒、台灯罩、粉笔盒、排球、玻璃球、土豆、魔方)师:同学们见过这些物品吗?生:(齐)见过!(接着议论起来)师:(执礼品盒)谁能挑出与“礼品盒”形状一样的物体?生:(齐)能!(生1上去将牙膏盒、粉笔盒、墨水盒放在一边,拿起“魔方”看了看又放回去。学生着急地纷纷举手要求作答。生2上去将“魔方”拿了放过去,学生才松了口气。)师:同学们同意这种放法吗?(稍停、无异议)你们真聪明!还记得这种形式物体的名称吗?生:叫长方体。师:记得太清楚了。大家想做…  相似文献   

3.
【总评】“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得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教师提供给学生大量长方体形状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如果说从实物到获得长方体的特征,是对长方体概念的第一次抽象,那么从实物到直观图则是对长方体概念的第二次抽象。以学生的认识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当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效率意识,多种教法的有机结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巧妙设计,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加强了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有效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带入解决问题的积极思维状态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同时,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眼看、口说、脑想,多种感官协同作用,促进学生动作、语言、思维协调同步发展,达到启迪思维、内化和应用新知的目的,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改变偏重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发现数学规律。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王力月老师设计执教了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9—20页“长方体的认识”这一内容。下面介绍课堂教学中的片断。  相似文献   

5.
三角形的三边及面积均为整数的三角形叫海伦三角形.一个自然的问题是:是否存在海伦三角形,其周长与面积在数值上相等?更一般的问题:是否存在海伦三角形,其周长在数值上是面积的n倍(n为正整数)?文[1]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得到:命题1周长与面积在数值上相等的海伦三角形共有五个,其边长分别为:(5,12,13),(6,8,10),(6,25,29),(7,15,20),(9,10,17).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长方体的操作、观察,得到面、棱、顶点的特征;通过不同立体图形的特征比较,提取长方体的关键特征,由此推理得出其他特征;借助特殊化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由长方体的关键特征推得两类特殊长方体,进而认识正方体的特征;借助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长方形构成要素面、边、顶点运动形成的图形,再次导出长方体特征。本课教学把长方体...  相似文献   

7.
8.
教学内容辽宁省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第116-118页。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特征,初步会看长方体图形。2.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掌握看图和按面、棱、顶点三个方面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3.通过操作、观察、计算等活动,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9.
一、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  2.微机出示实物图。提问:   这些物体的形状还是平面图形吗 ?谁知道是什么图形 ?  3.在立体图形中有一种形体叫长方体。 (板书:长方体 )  4.你知道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吗 ?(微机演示:先使形状不是长方体的实物消失,再把长方体图形从长方体实物中平移出来,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 )  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  5.揭示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评析:由形到体,由平面到立体空间,是学生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本课开始,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与一般的课相比,因同课异构讲的是同一教学内容,所以更有可比性。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这种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同一节课,三位教师在优化导入环节上做法不同。课例A温故知新,设置问题情境,给学生留  相似文献   

11.
12.
长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教学长方体的特点。是学生比较深入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根据大纲的要求,这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长方体的特征是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节起始课,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承载的学科德育是思维严谨和理性精神。通过研究内容、分析学情,顺应学生学习特点,从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入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透过现象看本质。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24~26页例1、例2。教学目的:1 使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学难点: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微机及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学生准备自制的长方体、正方体学具。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 长方体有()个面,相对的面面积(),相对的棱长度()。2 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这些面的面积都()。[评:复习旧知少而精,目的性强,…  相似文献   

15.
"长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教学长方体的特点。是学生比较深入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根据大纲的要求,这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通过观察图形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面、棱的特点。能正确判断具体图形中的长、宽、高,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6.
《河北教育》2005年第1期刊登了冯建强老师《两个面相交的边是棱吗?》一文,阅后,笔者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对冯建强老师的意见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7.
孙青  唐妍 《山东教育》2012,(16):35-39
●课堂纪实一、回顾旧知师:同学们,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先来回顾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哪位同学愿意带着大家一起复习?学生汇报:长方体特征:点——顶点八个顶点。三条棱相交于一个顶点,分别是长、宽、高。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强调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经历和获取知识的过程,再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因此,不少教师都借助多媒体,将教材中静态的内容动态呈现。然而农村大部分学校教学条件还很落后,许多学校连幻灯机都没有,更别说多媒体了。可以说,多媒体教学尚属“贵族消费”,许多农村小学教师只能是“望洋兴叹”。所以,在偏僻、落后的农村小学,要用好新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应立足本地,根据具体的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9.
"长方体的认识"是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鉴于传统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不利于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弊端,教师应引领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动手操作,逐层深入,以丰富学生对长方体的认知,使学生全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25~27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