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体验。在引导学生展开个性阅读时,教师要有对接意识,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基础、生活认知和表达思维等进行教学设计,给学生个性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这样的阅读情境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语文素养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活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应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以此作为激发其阅读兴趣的突破口,努力建构一个真正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阅读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的人文气氛,鼓励学生阅读,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让人文精神成为阅读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一、鼓励阅读,尊重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这是因为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每一位学生的理解与其生活经验、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阅读习惯有关,即使对同一篇文章,也会因阅读时间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受。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习的课程一样,但由于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差异,他们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如有的学生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学生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说明要尊重每一位读者的内心体验。而语文阅读教学,不也应该如此,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感受吗?多年的语文教学,使笔者深知,与其给学生"一缸水",不如给他们"一把勺",再构建"一堵墙",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最终让他们在自主阅读体悟中,感受文本的魅力,实现真正个性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阅读的主人,阅读教学中,要维护学生的阅读主权,尊重他们的阅读个性,关注他们的阅读体验,这样才能给阅读教学注入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6.
张瑜 《考试周刊》2013,(45):40-40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表达方式、写作能力等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重视的四个方面,即精心选择内容,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阅读的主人,阅读教学中,要维护学生的阅读主权,尊重他们的阅读个性,关注他们的阅读体验,这样才能给阅读教学注入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尊重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有效的课外阅读,对提高儿童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任务性的课外阅读,会给学生带来负担,使他们心里产生反感,对书籍越来越疏远。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阅读,让学生品尝阅读之乐,和学生一起享受阅读。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能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改变陈旧的阅读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深入探究,同时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他们交流对文本的理解、评价,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必须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干差万别,有的习惯整体感受,有的善于细部推敲;有的能管中窥豹,有的能由浅入深;有的会边读边思,有的喜欢掩卷遐思……所以,阅读教学在课堂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实施有效阅读教学。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主体(学生)的情趣、心理,创造机会和气氛,让学生把自己的最先的感知、最深的感受表达出来,让他们享受一吐为快的轻松,挑战和被挑战的紧张兴奋,成功的幸福;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允许感悟有深浅和多寡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个性化阅读”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因为个性化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是一种差异性阅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实施个性化阅读。实施个性化阅读,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尊重学生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新,张扬学生个性;尊重学生选择,形成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这是新时期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意味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展现"个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充分的发展。一、自主性阅读——个性化的前进动力读者只有经历了"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才能建构起价值意义,这就决定着阅读材料的领悟因人而异。"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  相似文献   

15.
统编教材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阅读教学存在要求虚设、引领缺失、学法缺席和忽视个性感受等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备课,对课堂可能会出现的阅读状况进行预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有效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个性化阅读"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因为个性化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是一种差异性阅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实施个性化阅读.实施个性化阅读,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尊重学生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新,张扬学生个性;尊重学生选择,形成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在激发阅读兴趣、尊重独特体验、培养自主阅读能力上下工夫,从而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引领学生的阅读真正走向自我体验、自我探究。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显然,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所大力倡导的阅读取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唤醒学生阅读的个洼化,发展他们的个注,让阅读成为个性张扬的舞台,让课堂成为生长个性的土壤。  相似文献   

20.
逯新君 《现代语文》2014,(2):125-126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就是一种阅读者对文本再创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不同的阅读个体,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和分析,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再创造思维活动,忽视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解读。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边对话。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阅读,以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