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60年前那个初春乍暖还寒,21辆陈旧的吉普车和大卡车疾驰在华北大地上…… 1949年5月25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就是从这个小山村出发,毛泽东率领从炮火硝烟中走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临行前,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对战友们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相似文献   

2.
3.
永远在路上     
奏着华彩乐章的2008铿锵走来,“永远在路上”,涌上心头。记者永远在路上。这是一条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路,是一条充满艰辛和困苦的路。有的记者只是被动地记录,但优秀的记者表现出的更多的是兴趣与追求。新华社女记者朱玉说,工作是我心爱的玩具,我不觉得它苦,我觉得它好玩儿,工作让我十分快乐,“这工作就像一个变化万千的万花筒一样,不停地变出不同的样子,而我,则是那痴痴地被它迷住的小孩儿。”  相似文献   

4.
永远在路上     
青年是发展的动力,是时代前进的旗帜。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一直高度重视青年采编人员的培养工作,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举办了第三届“大众报人能力建设暨岗位建功”主题演讲比赛。 参加本次比赛的10名年轻记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讲述了自己的新闻体验:有亲历灾区后对记者责任的深刻领悟,有对“草根”记者为民建言的职业精神的追求,有对“大记者”、“小记者”的思考,有对集团、对同事深深的感激之情……充分体现出了年轻大众报人满怀激情、拼搏进取、干事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永远在路上     
屈指算来,做记者已经快3年了,刚走上这个岗位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懵懂和好奇.可真正干起来,才发现这个职业远没有看上去那么轻松潇洒:风里来雨里去的采访,绞尽脑汁地找线索和通宵达旦的熬夜写作.幸运的是,报社和部门给了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很多机会,让我在领导和老记者的关心帮助下,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6.
1月初至2月上旬,笔者先后3次赴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采访.历时近20天时间,走遍全团所有一线营连,累计行程2000多公里,采制的“新春走基层——家国情.边防情,,系列专题广播报道10篇,分别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国防时空》与《国防新干线》栏目播发。回顾与基层官兵一同训练、执勤的采访生活,真切感悟出当代边防官兵戍边卫国、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反思采访期间的点点滴滴,更加读懂“报道员永远在路上,,的真谛。在付出艰辛的同时,也收获到来自北疆边防线上的真情感动。  相似文献   

7.
新闻工作,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职业,竞争的加剧,更使其从业者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每月既要完成规定的字数,又要争取采写到独家新闻和好稿;要面对考核、同行、领导……置身这样一个关注别人而较少关注自己的行业,无论是刚刚出道,还是已经资深,面对如影随形的竞争压力,怎样认识,怎样排解,有怎样的困惑与期望?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和心理需求怎样?本刊就此展开讨论,欢迎您的参与。  相似文献   

8.
朱晖 《报林求索》2009,(4):38-38
<正>1933年,他出生在美国芝加哥的黑人贫民窟。二战期间,芝加哥经济萧条,黑帮林立,街上每天都有斗殴和抢劫事件发生。他厌恶这一切,经常会对着天空中往返穿梭的飞机发呆。他想知道,这些飞机飞  相似文献   

9.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深化标本兼治,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法规制度,强化党内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相似文献   

11.
秦超 《军事记者》2009,(12):1-1
伴着漫天飞舞的雪花,隆冬携着凛冽的寒风。再次光顾人间。  相似文献   

12.
喻薇 《新闻战线》2020,(4):117-118
脚力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先决条件。练就好脚力,就能真正走到群众中间,获取鲜活新闻素材。媒体人只有奔赴一线,用心倾听,以敏锐的眼力挖掘新闻价值,善于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勤于记录,才能产出有细节、有感悟、有温度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3.
程家驹 《军事记者》2005,(10):37-38
新闻人是唐古拉山溶化的冰水,一旦出征,就没有歇脚的机会,就永远行进在路上,轰轰烈烈,浩浩向前!  相似文献   

14.
潘天翠 《网络传播》2005,(12):46-47
每年的11月8日,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节日,与别的节所不同的是它是一个没有假期的节日。今年的11月8日,来自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历届范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在北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自己的节日。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奖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走上台,接受党和人民给予的崇高荣誉。  相似文献   

15.
5月23日至29日,在西柏坡,观旧址、看圣物,进田间、入地头,一次次被震撼、一回回被感动. 永葆艰苦奋斗品质 "敌人来了,邓拓和他的同事把印刷机就地掩埋,人员上山隐蔽.  相似文献   

16.
年关岁尾,又遇上重大工程项目的报道,又想起甘远志,又要顺手给他打电话,但那个号码永远打不通了,我只能一声叹息.一个39岁的记者走了,我们再也等不到他的稿件,再也看不到他憨厚的微笑了.直到今天,我仍然觉得这是个无法接受的现实.每次回忆,那种沉重,都让我无法释怀.  相似文献   

17.
著名报人范长江在《怎么做新闻记者》一文中说,一名优秀的记者“要有知识,不停地学习,既要博,又要精”。 作为一名一线记者,我们怎样与时俱进,“不停地学习”,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做“杂家”,至少要会一门外语  相似文献   

18.
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新华社于9月14日播发了记者贾永、李亚杰、刘娟3人合写的特稿:<"赶考",永无止境>(见<新华每日电讯>9月15日头版),回顾了60年前--1949年3月23日--"21辆陈旧的吉普车和大卡车疾驰在华北大地上",毛泽东率领中同共产党人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出发,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对战友们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特稿这样的开头,描绘出历史的宏大场景,既含义深远,又凸显出毛泽东高大的形象和坚强无比的信心,非常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李纪云 《今传媒》2005,(1):33-33
一些人豪迈地打点行装,开始了下一个旅程。一些人的身影,悲壮地消失在征途的烟尘中。还有少数人,沉重地堕落了……但传媒人的故事将永远说下去!不管天上有乌云还是太阳,传媒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生动的。而传媒人的脚步,总是那样的来去匆匆,风雨兼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播音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的一些情况,总结了播音主持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方法和建议,希望对于播音艺术创作的提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