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笔者在某报上读到一篇言论,其中一则事例说的是某厂职工宿舍区今年取消“大锅电”,实行了一户一表制,而该厂正好在我家乡,我知道他们在10多年前就已经实行了一户一表的制度。很明显,作者所用的这则事例不实。也许有人认为,言论稿件主要在于说理,其中所举事例实不实无关紧要。因此,有些人在写言论时,对所用的事例不认真核实;有的事例全凭道听途说而来;也有的事例甚至是作者凭空编造出来的,等等。其实,言论稿也必须讲究真实,作者使用不实事例,同样是新闻规则所不允许的;如果言论稿中所举事例不真实,不仅显得不严肃、不慎重…  相似文献   

2.
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网络舆情也相伴而生,尤其是微信被广泛使用之后,微信舆情的出现频率逐渐升高.微信发言门槛低、容易叠加且传播时效快,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隐蔽性特点.各种不当、不实的言论常常基于好友间信任或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随手转发,致使舆情危害成倍增长.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方法,对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传统媒体主动引领网络舆情的意义 1.网络公信力提升的需要 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点,使得一些人在网上发表不实言论,而经网络迅速传播,容易存在大量的去个性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要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要回答读者关心的问题,才能起到教育人民的作用。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模糊认识,新闻工作者更应该告之以实,晓之以理,及时地解开读者心中的疙瘩,对国际社会有关我国的不实言论,尤应针锋相对。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新华社播发了记者徐  相似文献   

5.
言论是新闻媒体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新闻舆论的主要声音。一张报纸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人们首先是从言论中获得的,言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一些报纸在重视抓好新闻版言论的同时,往往却忽略了副刊的言论经营,尤其是晚报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晚报副刊同样担负着舆论引导的重任,对言论的忽视,就会削弱副刊的思想性和引导性。  相似文献   

6.
在报纸言论(尤其党报言论)普遍不大景气的今天,研究并评说《大众日报》改版后3版的“城市走笔”言论专栏,我不能不用这个题目——言论园地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7.
言论是党报宣传的制高点,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写好党报的言论意义尤其重要。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报言论更是要与时俱进,增强其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而增强党报言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又必须研究读者.服务读者,最终赢得读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贴近群众这一点入手,改进和加大言论宣传。  相似文献   

8.
办好一张报纸,让总编头痛的是言论。前些年,似乎言论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大大下降,尤其是政论文,据本报1988年举办的一次读者意向测验表明,读者不到1/3。可时来运转,去年强劲的改革开放的春风,使言论这块园地呈现一派生机,读者对政论文尤感兴趣。据最近抽查,读者面上升到1/2还多。有的言论几乎人人争阅,成了一种“热”。从我们衢州日报看,各种言论中,系列言论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9.
办好一张报纸,让总编头痛的是言论。前些年,似乎言论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大大下降,尤其是政论文,据本报1988年举办的一次读者意向测验表明,读者不到1/3。可时来运转,去年强劲的改革开放的春风,使言论这块园地呈现一派生机,读者对政论文尤感兴趣。据最近抽查,读者面上升到1/2还多。有的言论几乎人人争  相似文献   

10.
业内人士常说,言论和图片是报纸的"两个眼睛".由此,言论对于报纸版面质量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随着依法治国的步伐加快,涉法言论已成为报纸言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一张法制类报纸、一个法制类版面,如果能有一篇高质量的涉法言论,可使整版生辉,通篇抢眼.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界有人把社论、评论员文章等称为大言论;把短评、编者按、编后和一些署名的专栏评论称之为小言论。大多数读者是喜欢阅读报刊上的新闻评论的,其中受欢迎的大都是小言论,尤以《人民日报》一版上的《今日谈》这类专栏署名小言论最受青睐。而爱读社论这类大言论的却只占被调查者中的很少数。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大言论”的一些思考。我以为,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介对新近发生的事或当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所发表的带有倾向性的言论。它在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社论这类大言论在这方面的作用尤其明  相似文献   

12.
张健 《新闻大学》2008,7(1):98-105
本文试图从政治学视角阐释美国新闻业为什么采取私营企业制度。通过对言论出版自由如何可能的追踪,在分析霍布斯、洛克等人的思想观念和当时欧洲社会政治现实的基础上勾画出财产权与自由尤其言论出版自由的内在逻辑理路。由此说明,在经典自由主义者那里,财产权的存在既保障了美国新闻业的独立、自主和言论出版自由的存在,又是言论出版自由本身的物质现实;财产权的确立,构建了一个以市民社会为主体的公共领域,而言论出版自由又体现了财产权所保障的利益体系。  相似文献   

13.
背景:从“史匕最牛钉子户”、到“厦门PX事件”,再到“周老虎事件”,网友的言论不断闪现在中国的舆论中。这些将自己所见、所闻提供给公众的网民,被称为“公民记者”。在今年的抗击南方冰雪灾害、反击西方媒体对拉萨事件的不实报道、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力量,“公民记者”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通过网络汇聚,  相似文献   

14.
张晓昭 《青年记者》2016,(28):71-74
一 2015年9月,德国一家网站报道,有名31岁女子在Facebook上散布谣言,称“一难民对一少女实施强奸后将其一只耳朵割下”,面临法律诉讼.当地警方宣称,这一不实消息破坏了公共和平秩序.德国是全球第一个发布网络成文法的国家.按照德国司法规定,所有现实社会通行的司法规定也适用于互联网.德国法律明确规定,互联网言论可以成为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15.
主流媒体如何在“观点时代”引导网络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社会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一向是主流媒体的重要责任。近年来,网络言论在互联网上呈蓬勃兴起的态势。网络言论门槛低、限制少的特点,使得网络成为普通人发表意见、阐述观点的重要场所和渠道。尤其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相似文献   

16.
林圣忠 《新闻实践》2005,(11):54-55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这是长期以来新闻界对言论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随着当今新闻竞争的日益激烈,我们对言论作用的重要性应有一个新的视角和认识,那就是,言论应该成为树立报纸个性、避免报业竞争同质化、一提升报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一、用言论避免报纸同质化竞争 现在的新闻竞争主要是一种刚性的竞争,表现为发行、广告和新闻的竞争。尤其在新闻竞争中,各报比拼策划、比拼独家、比拼卖点,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严重的新闻同质化现象,甚至出现媚俗低俗的不良风气。 所以,新闻竞争必须另辟蹊  相似文献   

17.
一位报道员把一篇刚写完的言论交给老新闻干事或报纸编辑,对方看完之后往往会对他说,言论选题不太好,要他选“值得评论的话题”写。那么,什么样的题目才是“值得评论”的话题呢?这是个评论的选题问题。众所周知,选题是决定言论成败的关键,对小言论而言尤其如此。题选好了,言论也就成功了一大半;如果题目选得不准,即使论述再精到,分析再透彻,也难免被“枪毙”。一个话题是否“值得”评论,是作者、编者对该选题作出的新闻价值的判断。从心理学角度讲,作为一种价值判断,而且是短时间内必须作出结论的价值判断(这是新闻评论时效…  相似文献   

18.
言论被誉为“报刊的旗帜”,小言论也不例外。小言论虽寥寥几百字,却小中见大,微言大义,篇幅小而内涵丰富,尤其善于针砭时弊以警醒世人,或者阐发哲理以启迪大众。新闻的体裁很多,但唯有言论最能体现各种报刊的特色和旨意。目前,《攀钢日报》的小言论栏目有“弄弄坪小议”、“大家谈”、“读者论坛”等,内容围绕生产经营、改革发展、职工思想状况等各个层面。小言论贵在小也难在小,不费心尽力,很难写出为读者所“注意”和“期待”的文字。怎样写好小言论?我体会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一、立意要新颖在正确的前提下,立意新颖与否,关乎言论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读者的希望     
王胜旺 《新闻窗》2005,(1):40-41
最近,笔者带着“如何办好地市党报”这一问题。与市、县部分骨干通讯员和镇乡一些热心读者作了交流。大家较集中的是两方面的意见:一是言论偏少。尤其是能引起共鸣、产生反响、有震撼力的言论更少;二是一些言论显得呆板、模式化。因此,强化地方党报的言论,是办好地市党报的一条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言论作为报纸的旗帜和灵魂,体现报纸的质量、特色和旨意。县市区域报面对市场、受众和报业的竞争,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尤其是报纸的言论,更应明确价值定位,发挥更大作用。笔者结合新闻实践,对此作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