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乐燕 《成才之路》2010,(18):12-13
21世纪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为当代教育理论提供了许多实现的途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闫保权 《教学与管理》2007,(10):149-150
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为当代教育理论提供了许多实现的途径。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本身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最终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因此成为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杜平 《考试周刊》2007,(43):113-114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为当代教育理论提供了许多实现的途径。本文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提出在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中,重新构建历史学习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新课改宗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梁彦红 《文教资料》2009,(22):136-139
美国信息技术发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早、发展快,而且积累了许多经验.本文作者通过对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根据其发展过程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在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应重视关注的问题,包括教育基础设备投入、网络资源建设、政府指导作用、师资培训,以期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顺利地开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元的教育资源、趣味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不过从现阶段的语文教育表现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有许多的问题,比如部分教师信息素质不足,学生没有良好的信息技术适应能力,以上种种严重限制了语文教育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了最大化信息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本文将以当前我国语文教育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为参照点,做语文教育信息化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宽带网络进入学校及组建校园网,为学校提供了一个高速、高效、资源共享的学校管理环境。许多学校在实现多媒体教学应用、教学资料点播、课件开发等功能的同时,教务管理、德育管理、总务管理等学校行政管理也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且已经成为学校行政管理和提高学校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撑。我校把信息技术运用于学校后勤服务,强化后勤管理的“信息化”,使后勤保障和服务系统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一、构建数字化后勤管理,适应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数字化后勤管理是指以数字信息技术和系统为工具进行的后勤管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以及大量可供借鉴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及时更新知识、迅速掌握前沿的教育信息,改善知识结构,适应现代教育要求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同时,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进入课堂教学,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教学效益不断提高,有力地推进了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给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是促使教育信息化实现的发展动力.教师作为组织与实施教育的主体,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必然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本课题组对陕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陕西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及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化和科技化时代,许多老师着眼于学科教育教学的现实条件,通过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来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保障学生能够在一个更加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实现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提升。不可否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对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意义重大,老师需要抓住新时代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内在逻辑联系,提炼出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鼓励和引导学生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提升。本文以小学英语教学为分析对象,了解这一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及策略,以期为促进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实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角度出发,深入论述了当前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阐述了教育资源库建设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一个数字化教育信息环境,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实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远大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的所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最近二三年内也将实现校校通。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影响和导致了以文献信息为工作对象的学校图书馆的变革。如何参与信息技术教育,将文献情报信息教育揉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我们图书馆工作的当务之急。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校重视计算机教学,忽视信息意识、文献情报信息的教育,部分教师与家长对信息的基地——图书馆不够重  相似文献   

12.
教育信息化2.0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其核心理念就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基本实现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创建,形成“互联网”条件下新的教育教学服务模式。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教学“上云”,形成完善的“教、学、管、评、资”教育教学生态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为学校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为课堂教学实现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技术支持,实现信息化教学是当前教育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尤其对于英语教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逐步走入学校、走入课堂,为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效果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何为课程整合?我的理解就是将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于课程之中。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音乐教育中去,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有理由相信,信息技术将给音乐学科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实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角度出发,深入论述了当前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阐述了教育资源库建设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一个数字化教育信息环境,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实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远大目标。  相似文献   

16.
《陕西教育科研》2004,(2):19-2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影响已开始渗透进入社会、生活、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同样,传统的学校教育也愈来愈感受到了它带来的强大冲击。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利的支持,为我国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92):76-77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各种信息技术与我国的教育教学实现了极为紧密的联系,许多老师为了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开始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和分析为前提,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将形式多元的教育策略和手段与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相融合,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可否认,信息技术对提高课堂的效率大有裨益,老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着眼于学科教学的特点以及优势,在理解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下真正实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完美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质要求,积极推动新课程改革。本文以小学数学教育为分析对象,了解这一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相关问题以及策略,以期为推动小学数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点。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变了教育活动中信息的呈现方式,使得我们有了把许多教学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工具,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去实现。因此,教师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而对于教师来说,要想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首先就要转变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要发展,教育是关键,只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技术为西部地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我国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信息时代中小学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特点、规律及作用,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一、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