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蔡林生 《武当》2009,(5):39-39
武当拳法源远流长,代不乏人,离开我们将近10年的黄万祥先生就是其中的优秀传人。  相似文献   

2.
我无论如何也不敢说"曾经沧海"这四个字。不过,以我四十余年的浮生阅历,也算经见过不少人和事。有些人和事,真的就是过眼云烟,早已随岁月而淡忘,而有些人和事则不然,岁月愈久,反倒愈加浮现,常常忆起,难以释怀。一代太极大师李经梧先生仙逝已近十年,然而我时常梦到他老人家,还为我说手。每次觉醒,不禁怅然若失,以致双眸为湿。我曾经数年间亲承謦口,多蒙教诲,然而,我仍然觉得老师是一座山,仰之弥高;老师也是一汪海,俯之弥深。仅以此文纪念李经梧老师诞辰95周年逝世10周年。  相似文献   

3.
孙永田 《中华武术》2006,(10):32-32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代太极宗师——孙剑云先生驾鹤西游离开我们三年了:在这些思念的日子里,老人家殷切的话语、慈祥的笑容时常浮现在眼前,她深遂的目光默默地鼓励支持着我为孙式太极拳的发展多做实事.  相似文献   

4.
钟笑炉先生是被我国邮坛誉为“中国近代票权威”的大集邮家。我与钟先生的神交是从1947年订阅《近代邮刊》开始的。为了补齐1946年第1至12期“近代邮刊》,先曾去函询问,出乎所料,款未汇而刊已来。此后每有求助于先生,大多如愿以偿。1947年9月,当我拜读《近代邮刊》第20期钱希清君介绍发现百城凸版2元、5元2种12度齿票的报道后,时正值我刻意研究百城版并收集所缺不同纸质和齿孔票之时,随即与钟先生联系以求其帮助补缺;又一次出乎意料,蒙先生惠寄2种旧票各1枚。通过两次的通信联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丁蘖 《上海集邮》2010,(9):30-31
吴玉麟(1903—1989年)是苏州的早期集邮家,1946年末负责苏州邮人联谊会交换科工作,1947年协助李铭接办《苏州邮刊》,名播邮界。  相似文献   

6.
徐东升 《收藏》2013,(12):102-104
十年前的5月7日,传来噩耗——齐良迟先生(齐白石四子)因脑溢血突然与世长辞。当时,我像中了风一样,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也不以为齐老真的走了。  相似文献   

7.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寓所病逝。1951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15周年。国内包括北京及上海等地各界人士于此日隆重集会,纪念鲁迅诞辰70周年和逝世15周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首次举行纪念鲁迅的大会。  相似文献   

8.
杨泽善 《武当》2009,(5):4-5
1931年5月,红三军军长贺龙、政委邓中夏率领红三军撤离湖北洪湖苏区,挥师向鄂西北作战略转移,进入武当山区,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红三军开进武当山时,贺龙同志派郭凡同志为代表,先行登山拜见了武当山道总徐本善,表明红三军进驻武当山之意,得到了徐道总的大力支持。徐道总亲率当时在庙道人50余名,迎至距紫霄宫一里多的东天门外。  相似文献   

9.
李挺 《收藏》2013,(9):20-31
悲从中来,鸿雁哀鸣。徐悲鸿,这位影响20世纪中国画坛的艺术巨匠,博取众长,融汇中西,开辟了一条中国画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0.
王涛 《中华武术》2005,(10):31-33
王培生是我成为《中华武术》一名记者之后采访的第一位太板拳名家,那年我刚刚大学毕业。我依然记得那个冬日的黄昏,好不容易才找到隐藏在高楼大厦背后那条普通的胡同,也清晰记得大杂院里那间不足10平米的小屋。  相似文献   

11.
杨维 《武当》2000,(11):14-17
尚氏形意拳在我国形意拳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尚云祥先生(1864-1937)毕生的经历,以客观的比较和亲身的体会,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先师李文彬(1918-1997)师从形意大师尚云祥学练形意,曾为中国武协终身荣誉委员和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  相似文献   

12.
1903年4月的一天,与塞尚、几高并称为西方现代绘画开创人的法国画家高更因病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去世。这位把一生贡献给绘画艺术的大师,留给后继者一大批划时代的杰作,为世界美术史写下了光辉一页(图1,高更像。本文图刊P28-29和封二)。  相似文献   

13.
杨维 《武当》2000,(12):28-30
六、独精鹰捉。并发挥劈拳的特殊作用。练形意的第一趟拳,起钻是拳,落翻变成俯掌,形成三体式的这趟拳,人们叫它“劈拳”,而尚先生叫它“鹰捉”。这样叫是有道理的:1、它是掌,不是拳,就不能叫拳。2、“劈拳之形似斧属金”是拳经的定论。它既是掌,又是俯掌,根本无似斧之形,  相似文献   

14.
李文彬  杨维 《武当》2000,(5):21-22
形意先贤有句名言:。万法皆出于三体式。”说明三体式是形意至关重要的入道之门,故称为“形意母式”。由于传播年久,就其外形已有不同之处,究其实质更有较大差异,为了追求体用实效,不能不深入地做些比较和选择。对这个似乎既简单而又枯燥的桩功,前辈们却说:“桩功是个宝,得它才能好。”特别强调必须坚持练它,而且必须练好它,究竟为什么?是该弄个明白。尚氏形意认为三体式和鹰捉,一个是母式,一个是母拳,是开启形意奥秘之门的钥匙。我们会不会用它?又该怎样地去用它?也该弄个明白。尚云祥先生对它作过精微的剖析,对我们会很有启迪意义的。现扼要择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黄苗子 《收藏》2007,(6):36-38
我到西安头一次是1957年。正好30年以后,1987年,我又来了。这两次都和赵望云先生有关。我头一次来是应赵望云先生的邀请,他当时是西安美协主席,我同叶浅予先生一起来的。第二次,我却是来参加赵望云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我和西安的因缘,是和赵望云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那秋生 《健身科学》2010,(12):16-17
忠骨仙脉 陆游有两个自喻:梅花与野鹤。象征着诗人具有独特的精神:儒家之忠贞与道家之放逸合为一体。 儒学之本,曰忠曰敬曰尽心。这是陆游基本的品德与行为准则,同梅花一般“只有香如故”。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兴亡捆在一起,献计献策,尽职尽心。直到临终还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身忠骨,铮然作响。  相似文献   

18.
童旭东 《武当》2010,(11):28-31
二、五百年武学回望 为什么要从近五百年谈起呢?这里有三个原因。其一是中华武术的发展从南宋末期到明朝中叶这二三百年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元朝在中国存在了近百年,这期间是禁止民间习武的。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虽然民间习武开禁,但由于明确在乡试中增加骑与射,造成对武艺的追求出现专于骑射的倾向,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明朝中叶的万历年间。  相似文献   

19.
曹宏勋 《武当》2011,(7):28-29
姜容樵先生是我国近代武术界知名的老前辈,是形意八卦拳术的主要传人之一。姜老先生学识渊博,武功非凡,德高望重,毕生献给挖掘和继承祖国宝贵的民族武术文化遗产事业。他老人家献身武术事业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后辈和广大武术爱好者努力奋进。在姜老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特撰此文,以表纪念。  相似文献   

20.
蔺颖慧 《收藏界》2013,(4):120-124
2012年12月1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鲁迅文学院、《收藏界》杂志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的倪萍主持的“中国文学回望与思考座谈会——纪念路遥逝世2啁年”在北京鲁迅文学院隆重举办。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周明、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文学艺术界杨乐生.厚夫、曹谷溪、叶咏梅、李野墨、黄立新、高为华等五十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文学爱好者参加了此次会议。现将座谈会现场发言进行摘录,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