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3月17日,时代集团正式宣布,其下属的《生活》(Life)杂志将在5月后停刊。其母公司会以《生活》名称继续出书,遇上特别事件则发行《生活》杂志特别纪念版,估计一年内只会出版几次。这已经是《生活》第二次停刊了。1972年《生活》第一次停刊时,有人把它喻为“西方新闻界的陨星”。如今这颗曾璀璨一时的明星,其印刷版或许是永远地陨落了。 生逢其时 《生活》并不是美国第一家全部采用照片的画报,1896年,《纽约时报》就已开始每周出版一期摄影增刊,其他报纸也竞相模仿。曾成功创办了《时代》周刊(1923年)与《财富》月刊(1930年)的亨利·卢斯,终于在1936年11月23日创办了一份新颖的以图片见长的杂志——《生活》。他在创刊时写了下列宗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我国的新闻媒介上,出现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经济新闻。它们以超时空,大跨度,给受众描绘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经济生活图画,充满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改革开放气氛。虽然它们报道的是经济生活,但其光焰已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有的虽然已发表一年两年了,但我们仍然记忆犹新,如《关广梅现象》《顾惠东效应》《鲁布革冲击》《北京市保姆市场透视》,以及《马年新春话国力》。这类报道已经跳出以往就经济报道经济的思维框架,展开了经济报道新的思考和写作角度。越来越多的记者把视线由经济活动、经济事件本身拉开,转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宏观背景下,思考其形成的内在规律和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我国的新闻媒介上,出现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经济新闻。它们以超时空,大跨度,给受众描绘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经济生活图画,充满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改革开放气氛。虽然它们报道的是经济生活,但其光焰已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有的虽然已发表一年两年了,但我们仍然记忆犹新,如《关广梅现象》《顾惠东效应》《鲁布革冲击》《北京市保姆市场透视》,以及《马年新春话国力》。这类报道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媒体融合新媒体,似乎总隔了一层"纸"。十多年前,传统媒体就涉足网站,后来又做手机报、手机客户端App,但大部分收益惨淡,处境尴尬,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比如投入不足,缺乏新的盈利模式等等,但根本原因在于,大部分传统媒体都是在用传统思维营运新媒体。衡阳全搜网是《衡阳晚报》在2012年12月18日创办的一家纯生活消费类门户网站,网站创办于中国互联网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营运也只有短短一年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现在已成为一张每周发行5期的日报,但在报纸定位上仍强调深度报道。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21》以深度报道起家,其渊源可以追朔到《南方周末》,“遗传基因”决定了这张报纸不可能主发那些消息类的新闻;二是,报社的决策层意识到,作为一张传统的报纸,在速度上无论如何没办法同网络竞争,但读者手拿一张报纸阅读深度报道的愉悦感却是纸媒体的优势之一。  相似文献   

6.
1981年10月6日,埃及总统萨达特在阅兵式上被暴徒枪杀。这一震惊世界的事件,发生前后仅历时46秒钟。当时美国《新闻周刊》的记者,在暴徒的枪口下,几乎把事件全过程都拍了下来,被人们誉为“对着枪口按快门”的记者。当时是最轰动的摄影报道,之后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这名记者有此创举,其思想动机是什么,我知之甚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西方记者讲竞争,这名记者冒死抓新闻,竞争心理想必是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7.
和北京、成都、南京以及杭州等城市激烈的报业竞争相比,上海的报界看上去像是一条缓缓淌水的小溪。从表面上看,《新民晚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上海青年报》、《上海商报》和《劳动报》这几份报纸的竞争基本上构成了上海报业的现况,其中,《新民晚报》仍是上海报界的翘楚——鼎盛时期曾经达到过120万份的销量,即使在逐渐受到其他报纸强烈冲击的今天,发行时也一直维持在80万份左右,下班后买份新民路上看也一直是许多上海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给它带来巨大冲击的正是近年来以《新闻晨报》为代表的其也市  相似文献   

8.
郭万盛 《青年记者》2006,(14):10-11
当绿茵场上不同的球队在激烈竞争的时候,场外不同的媒介也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竞争。 就平面媒体而言,参与这场“媒介赛事”的,不仅有体育类报纸,也有都市类报纸、专业类报纸。各类媒体不仅纷纷派驻记在新闻源头上展开竞争——例如仅晚报全国就有七十余家派出记前往世界杯现场,而且也依据报纸的定位和受众推出世界杯专刊——例如《广州日报》的《世界波》、《齐鲁晚报》和《生活日报》推出的《盛宴》、《经济观察报》专刊《世界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所著《中国人》,旧译为《吾土吾民》,是林语堂乃至中国作家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林语堂在西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全书分为背景和生活两大部分,其中涉及到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中日战争等内容。本文主要评析了《中国人》一书中林语堂式的幽默。  相似文献   

10.
编辑的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难点手册》自1993年出版以来历近10年,不仅为我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同类图书市场上成为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形象的一个较有影响的品牌。不久前,一位在图书市场打拼多年的同行在谈到该套书时发出由衷的感叹,说《重难点手册》是同类图书中的出版奇迹。虽说用“奇迹”一词多少有些恭维之意,但在图书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形势下,一套教辅图书能长盛不衰,这种情形确实也不多见。是什么原因使得《重难点手册》能创造如此业绩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作为《重难点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第二次,由一个外国人近距离接触、介绍中国所经历的变革,和变革中的中国领导人。上一次是斯诺,也是美国人,在1936年,他到延安,找的是毛泽东。同样是向西方介绍中国,不同的是,斯诺的《西行漫记》引发了西方热血青年对中国的好奇和向往;而70年后的库恩,却引起西方媒体对其客观性的质疑。问题的焦点是中国不可思议的巨变。但有一点库恩和斯诺命运是相同的——他们都成为了中国领导人可信赖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2.
杨晓光 《新闻窗》2011,(3):70-70
20世纪40年代,在西方报业掀起了一股深度报道的热潮。随着电视采录设备的更新,广播电视新闻的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播电视与报刊的竞争也将目光投向深度报道。20世纪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的深度新闻调查节目《60分钟》成为热门节目。从90年代开始,在中国电视荧屏上出现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电视新闻深度调查节目。  相似文献   

13.
描绘旧中国农民苦难生活的长篇小说不多见,美国女作家赛珍珠(1892—1973)的《大地》是难能可贵的一部。由于视野开阔、取材丰富、刻划真切,1931年《大地》问世,顿时成了西方的畅销书,不长时期发行10余版,行销百万部以上,成了西方人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与此相关,赛珍珠在193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文艺研究院院士,193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迄今《大地》已翻译成上百种文字,成为美国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影响最大的两部作品之一。(另一部是马格丽特·密西尔的《飘》) 长时期来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中国农民的生活,他们的悲欢离合,理应成为文学作品描绘的重要对象。事实如何呢!描写中国农民的作品且不说在国外,在国内也不多见。在长达数千年的古代,诗歌戏曲中、其他  相似文献   

14.
1977年12月20日,《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以下简称《二简》)在《人民日报》第四版发表,该草案总字数为853个。《二简》包括两个字表,第一表有简化字248字,自公布之日起在出版物上试用。第二表有简化字605字,只征求意见,不试用,另外有简化偏旁61个。1986年1月全国语言文学工作会议上建议废止《二简》。同年的6月24日国务院正式废止。《二简》从出台到废止,短短不到10年时间,生命可谓短矣!究其原因,有深层的社会政治原因,也有纯技术层面的原因。下面我就《二简》失败的原因作一简单分析:1.指导思想方面的原因早在五四时期,一批了解西方…  相似文献   

15.
刘娜 《新闻界》2006,(3):86-87
郑州报业市场与国内媒介竞争激烈的城市如北京、广州、南京、成都等相比,算是相对平静的。从《大河报》1995年创刊并在与《郑州晚报》的竞争中胜出至今,一直独领风骚,虽然《大河报》也受到过几次冲击,但其老大的地位一直都没有动摇,形成一枝独大的局面。与《大河报》争夺郑州市  相似文献   

16.
吴宓创办《学衡》是其出版理想的初步实现,但由于社会文化发展大势等诸多原因,最终导致了《学衡》杂志的停办,而吴宓“自上尊号”这一事件也注定了《学衡》从起步就充满了坎坷。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丹尼尔在其《特写写作技巧》中这样写到:“特写是一种带有创作性的,有时也带有主观性的文章,旨在给读者以精神享受,并使他们对某件事、某种情况或对生活中的某个侧面有所了解。”这段话从严格意义上讲,还不能算是对特写下的定义,但它却对特写的风格特色作了一个提纲挈领的概括。西方新闻界习惯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把特写归属为除了消息和评论之外的所有新闻文体。 西方记者向来非常注重新闻特写写作。一来,为  相似文献   

18.
刘海鸥在《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3期撰文指出,诚信是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其在规范中国人的行为,模塑中国人的人格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规则,西方社会的信用理念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有着颇为成功的实践。中国传统的诚信观不仅与近代西方的信用理念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迥异,在实质内涵,普适性和作用机理上也大不相同。儒  相似文献   

19.
王雅鹃 《现代传播》2023,(11):31-38+54
创办于1861年11月26日的《上海新报》是上海近代中文商业报刊的胚胎形式,也是西方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长期以来的研究认为,《上海新报》与其他中国近代报刊一样都是英美报刊传统的“移植”或“移栽”,但《上海新报》的创办有其历史特殊性,它代表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利益,是19世纪英美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和文化渗透的一部分,是伦敦“嵌入”上海的代言者。反映了英美西方国家与世界资本主义经由《上海新报》“中介”实现所谓“文明”和“启蒙”的“自我塑造”与“自我肯定”,是英美西方国家“不在场的在场”。  相似文献   

20.
国强 《记者摇篮》2014,(9):45-46
2012年,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感动了无数人,也让一贯低调的纪录片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回归荧屏,给观众带来了新一轮的视觉盛宴、美食狂潮和超越美食的思考。艺术源于生活,但绝对不是对生活的复制。同样作为艺术品的纪录片,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并不仅仅是用我们先进的摄像工具精细地复制我们的生活,在描摹生活的同时,它更应该传达一种艺术美感,抒发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