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9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的建构及方法论深受科学主义的影响。本文简要回顾这一历史过程,重点反思科学主义对早期传播学的学科建构意义,讨论科学主义建构下的传播学方法论存在的隐患。通过辨析科学主义与唯科学主义两个相关概念,本文对当前中国传播学研究方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描述,并比较中西学术研究环境的差异,认为应该警惕传播学研究方法中存在的唯科学主义趋势。  相似文献   

2.
传播学基础研究和学科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研究是传播学学科发展的前提,是学科生命力的重要保证。我国传播学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恰恰是基础研究的薄弱,一些急功近利的、为学术行政服务的选题成为本学科的主体,而属于传播学本体的基础研究被严重忽视了。独立的学术精神缺失所导致的学术研究的实用化和功利化影响了传播学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厘清学科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传播学学科的三种因素--知识,体制和社会文化实践,进而参照自然科学的研究层次,分析传播学研究应落在实用传播研究,普遍传播研究和哲学研究三个层面.传播学学科应转向背负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任务,成为一门实用性的学科.  相似文献   

4.
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一场大辩论的回顾和分析, 提出新闻学只有借助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研究方法, 结合新闻实践的实际, 构建新的新闻传播理论, 形成传播学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子系统, 而不可能与传播学糅合到一起, 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未来有可能向两极发展: 一方面, 与其他各种学科相结合,有可能像哲学那样发展成为各个专业和学科、甚至人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 即基础传播学; 另一方面, 传播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 不仅将在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公共关系和广告等领域深入发展, 还将开辟诸多专业领域, 如政治传播学、体育传播学、卫生传播学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学科评估类型的基础上,以美国新闻传播学学科的评估为例,分析了不同评估体系在操作上的差异及其争议所在,提出了我国新闻传播学学科评估的基点。  相似文献   

6.
陈蕾 《新闻记者》2020,(3):11-23
传播学学科性质问题在传播学学科反思传统中依然悬而未决,充满争议。追溯这一研究脉络不仅有利于为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奠基,也有利于为类同于传播学的跨学科与新兴学科,乃至整个社会科学体系的开放与重建提供借鉴。本文认为传播学学科性质研究经历过知识论反思、反学科认同、元学科反思等阶段,对传播学学科性质中所蕴含的悖论性有了更深入的认知,现正趋向以后学科的新定位激活传播学的实践智慧与传播学的学术创造力。这一理路是从知识论反思到生存论反思的理解转向的必然结果。本文认为,对传播学者生存智慧的反身性观照是传播学实践理性重建的必要前提,亟待在传播学学科性质研究中获得优先突破。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播学跨学科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功军 《新闻界》2007,(4):17-18,51
我国的传播学跨学科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但有一些研究者简单地把传播学的概念和相关学科结合,研究泛化、浅层次化、实用化特征明显,冲淡了传播学本身的学术构架和理论话语。  相似文献   

8.
出版传播学的学科定位、研究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传播学是出版学与传播学的有机结合,是一门具有交叉、边缘、应用性的新兴社会科学,同时具备综合整体性、开放发展性、依附互补性的学科特点.其学科地位在与上位学科(出版学、传播学及信息科学等)、分支传播学、分支出版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中得以确立.秉承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与学科理论本身的互动中生发出独特的出版传播研究方法.学习与研究出版传播学有助于出版理论建设并推动出版学学科建设,有助于全面认识人类传播现象并推动传播学学科建设,有助于解决出版活动中的现实问题并提高出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特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特质的比较问题非常重要,它是讨论新闻理论体系建构与完善的前提。本文提出结构性、交叉性和开放性是传播学的三大学科特质,主体性、理想性、实践指向性则是新闻学的三大学科特质,并据此建构了一个新闻核心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0.
现代横断学科发展的结果之一,就是各学科的联系和交叉性不断增强,学科结构趋向网状交叉。有关传播学和教育学的发展困境之论由来已久,尤其在信息时代,人类意识面临重大变革,作为社会科学的教育学和传播学,其研究对象的主体都是人、组织和关系,在社会文化生活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意识形态具有绝对影响力。在当前智慧产业高度发展的环境下对教育学和传播学重新审视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探索传播学学科核心范式的演化进路作为建构审度学科史的新视角,并在这种新的历史透视框架中,寻找解决学科自主性问题的出路。传播学学科核心范式自形成起,经历了内部整合与多元研究传统表层整合阶段,目前正进入深层整合阶段。  相似文献   

12.
传播学研究主要是通过精确的方法和技巧以掌握信息的传播规律,精确的方法和实证主义观念成为了传播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标志。本文通过对方法本身的反思揭示通过方法来构造的传播理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分化、整合与研究方法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历史发展做了分化、整合与研究方法三方面的概述.文章认为,传播学在中国主要由新闻学人士加以研究有一定的偶然性.要求传播学"本土化",本质上建立在与西方传播学"划清界限"的思想认识基础上,但其实传播学中的不少理论(例如"议程设置论"、"公共领域"等)一到中国就被赋予中国制度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一些关于新闻学的研究话题,现在已经被"整合"为传播学的话题,最为典型的是传播真实问题.在方法论上,除了证实研究的量化分析与质化分析的结合外,更为长远的整合,应该是人文-历史-哲学的思维方式与"科学方法论"思维方式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研究领域的专门化和深化是基本特点。较多地接触和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使得这年的研究得以拓展和深入,视野更为开阔。一、新闻理论研究2004年新闻理论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较多地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新  相似文献   

15.
张竹箐 《新闻界》2024,(1):82-96
20世纪中叶,学科互涉现象开始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普及,并一举成为现代学科发展与知识创新的全新模式。学科互涉是在经典学科理论框架之隐忧日益显露的时候出现的,它并非呼吁取消学科分类,而是为了在学科交汇的中间地带谋求学科的合法性存在。鉴于此,诞生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十字路口的传播学,借助学科互涉概念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37—2020年收录的传播学学科互涉论文为研究样本,基于学科共现分析方法对传播学领域的学科互涉网络结构及其演化历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传播学的学科互涉程度越发深入,学科互涉群体间的关系也愈加稳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科学领域,传播学想要实现重大学术突破,借助学科互涉框架或许是最佳策略,因为传播学的优势在于它本就是一个多学科互涉空间。  相似文献   

16.
17.
大众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由于其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对现实世界的指导性和对社会正常运作的重要性因而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1997年国家正式将传播学定为大学的一级学科。现在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和学术规模。  相似文献   

18.
黄月琴 《新闻窗》2010,(2):68-69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媒介市场化改革和传媒经济的蓬勃发展,新闻从业者和研究队伍的规模在持续扩张,新闻传播学在社会视野中似乎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但遗憾的是,国内新闻传播学的整体研究水平并没有随之大幅提升,至今仍停留在应用性、低水平的浅学科层次之上。这不仅与国际新闻传播学界拉开了距离,也与改革大潮中不断发展和演变的传媒实践严重脱轨。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哲学方法,现象学对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目的是恢复人的生存意义,拯救欧洲危机。现象学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哲学领域.而是向许多人文社科领域渗透,时至今日,现象学依然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方法,并且是我们理解现代以来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不能缺少的通道。  相似文献   

20.
既有研究缺乏对语义网络分析法机制的深层读解。本文研究目的:从语言学的三种语境视角切入,结合对语义网络分析的文献梳理和操作过程的分析,考察语义网络分析法的机制及传播学应用前景。最后得出结论:语义网络分析显示出对语词内容和形式的双重关注。内容上,选择符合社会文化语境和认知语境的具有实际语义的语词进行分析;形式上,语义网络分析重组语料并绘制网络,强调语词在整个语义网中的位置和功能,线性、顺序的文本语境因此被改写为另一种基于词共现关系的新的语境逻辑。这一逻辑不仅是对理性主义下线性知识体系表征方式和叙事模式的拒斥和反思,更是理解知识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