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洁白整齐的牙齿。要做到这点,除了要经常注意孩子的营养供应情况和口腔卫生外,还必须注意孩子平时的生活习惯。如有的孩子喜欢咬手指、咬嘴唇、咬笔头,用舌头舐牙齿,用口呼吸,用单侧牙齿咀嚼等。这些坏习惯都会影响幼儿口腔的正常发育,造成牙齿错位和排列不齐。如果孩子有咬舌或用舌头舔前牙的习惯,会阻碍前的的生长,出现迟萌,或者在上下前牙之间造成一个空隙,临床上称为开(牙合),长人后就会开唇露齿。又如儿童因一侧乳牙患龋齿,怕痛,常用另一侧牙齿咀嚼,逐渐养成单侧咀嚼的习惯,这会造成两  相似文献   

2.
正咀嚼还用学吗?孩子不是天生就会吗?真不是,咀嚼需要学习,如果孩子不会咀嚼,面部发育、牙齿发育甚至发音都会受到影响。吸吮是孩子出生后就有的本能,但是咀嚼却需要后天的训练。如果没有规律地、有计划地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对于宝宝未来的进食习惯、营养吸收以及牙齿发育都会有影响。怎样从小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学会嚼,家长要花点心思。  相似文献   

3.
长了牙齿就是用来嚼东西的。那么,孩子长出牙后是自然而然就会咀嚼了,还是要经过训练才会?  相似文献   

4.
松动的牙齿     
徐倩 《教学随笔》2008,(5):41-41
牙齿是人的咀嚼器,但一旦牙齿罢了工,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就有这样的经历。最近,我下颚左侧有一颗恒牙松动了,其他的牙齿也变得洋洋散散。在吃饭时,牙齿似乎失去了咀嚼功能,把食物移到左边,少了一颗牙,嚼着费劲;把食物推到右边,少了另一边牙齿的配合,嚼不利索,可怜我只能吃些软食。  相似文献   

5.
小虫牙,是谁惹的祸龋齿,就是我们常说的蛀牙、虫牙,是一种婴幼儿最常见的牙齿疾病。它是牙菌斑内微生物(致龋细菌)在有蔗糖或其他可发酵糖类存在的条件下,使糖发酵产酸,牙齿硬组织逐渐发生破坏和崩解的一种疾病。龋齿不仅会引起疼痛,还会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严重时会影响到营养的摄入,使孩子发育不良。如果一侧有龋齿,另一侧牙往往会用得更多一些,这样容易造成面部双侧发育不对称,影响孩子的容貌。龋齿严重时可能会引起乳牙早失,将来会造成恒牙不齐,严重的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不良影响。赶走小虫牙,刷牙是关键牙齿硬组织被破坏后,本身缺乏防御…  相似文献   

6.
夏轶轩 《家庭教育》2009,(10):26-27
在交通和通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孩子的舞台会变得越来越大。很多孩子会像夏轶轩同学一样离开父母的怀抱。到别的国度,甚至是地球的另一边,去学习和生活。独立生活会带来很多挑战,但也不乏有趣的故事发生。无论怎样,这都是不错的经验,因为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长大了,不是吗?  相似文献   

7.
感染腮腺炎的症状 孩子患流行性腮腺炎的时候,首发特征就是腮腺肿大和疼痛,常先见于一侧,然后另一侧也相继肿大,摸起来有弹性感并触痛.出现症状后1~3日内,发病表现达到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咀嚼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会加剧.在腮腺肿胀时,颈前下颌处颌下腺和舌下腺也能看到明显肿胀,还能摸得到椭圆形的腺体...  相似文献   

8.
大家在学习中有些什么习惯呢? 是坐在书桌前一动不动、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还是一边听激烈的音乐、一边看书?或者一边吃零食、一边学习? 很显然,不同的人,学习习惯也不一样。因此,学习方法不是唯一的。就像人们的长相不同,学习方法也多种多样。据说有人喜欢在卫生间看书,我们当然没有理由要求所有人都这样做。因为适合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如果有人喜欢一边嚼口香糖一边学习,那他当然可以这么做,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嚼口香糖也对学习有帮助,你相信吗? 美国曾经播放过这样一个电视节目,题目叫做《怎样吃饭,怎样生活》。在这个节目中,日本的科学家介绍了咀嚼哪些东西可以提高记忆力。日本科学家进行了一个记忆力测试实验,把一边看书一边嚼东西的人和不嚼东西的人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9.
孩子到六七岁左右,开始陆续萌出恒牙,替换原有的乳牙。有些孩子恒牙虽已萌出,但乳牙却迟迟不肯“让位”,迫使恒牙不得不从乳牙的一侧长出,形成“双层牙”,造成恒牙排列不整齐。引起乳牙迟脱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孩子进食过于精细,不能对牙齿产生充分的生理刺激。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咀嚼食物能促进乳牙牙根的生长发育以及自然吸收、脱落。因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让孩子多吃些海蛰、花生、甘蔗、五香豆等耐嚼食物,以对乳牙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当孩子门牙和臼齿都已萌出,可给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苹…  相似文献   

10.
一、注意选择你喜欢的学习习惯。是坐在书桌前一动不动、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还是一边听喜欢的音乐、一边看书?或者一边吃零食、一边学习?很显然,不同的人,学习习惯也不一样。因此,学习方法不是唯一的。就像人们的长相不同,学习方法也多种多样。因为适合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如果有人喜欢一边嚼口香糖一边学习,那他当然可以这么做,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嚼口香糖也对学习有帮助,你相信吗?美国曾经播放过这样一个电视节目,题目叫做《怎样吃饭,怎样生活在这个节目中,日本的科学家介绍了咀嚼哪些东西可以提高记忆力。日本科学家进行了一个记忆…  相似文献   

11.
面试禁忌     
1面试前不喝酒 ,面试时不嚼口香糖和抽烟。考官请你抽烟 ,即使你是吸烟者也应说声“谢谢”,然后礼貌拒绝 ,不抽为好。因为抽烟会影响考官的注意力 ,而且可能使你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因抽烟而中断说话 ,会给人留下不好印象。面试前不应喝酒 ,面试面谈中的进餐更不应该喝酒。喝酒会使人脑筋迟钝 ,贪杯会使人丧失理智 ,如果喝醉了就更麻烦 ,有的考官可能故意劝酒 ,看看你是否是贪杯之人。一边与人谈话 ,一边嚼口香糖 ,会给给人留下一副吊儿郎当 ,漫不经心的印象 ,会让考官产生你对待面试不严肃认真的印象 ,而且嚼口香糖时说话不利索。2别攀龙…  相似文献   

12.
孩子的神色     
有个孩子,他看人的神色总是慌里慌张的,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会盯着你的脸看上好久。如果你一脸严肃,他会屏声静气,慢慢低下头,如果你脸上笑嘻嘻的,他也会换上笑脸。他很喜欢和我儿子一起玩,休息时,有时会在体育场附近遇上,两个孩子碰在一起,便欢声笑语。我坐在一边,看着他们“疯”在一起。有一次,两个孩子又在体育馆遇上了,我发现带他来的,不是他奶奶,而是他的妈妈。他的妈妈看上去挺利索的,很干练。她朝我笑笑,也坐在一边去了。我坐那打盹。突然我听到一声暴喝:“佳南,你是不是想遭打?”我惊醒过来,看到孩子的妈妈,一副暴怒的样子,眼睛瞪得大…  相似文献   

13.
怎么“嚼”语文呢?我的做法是,从文本入手,把它当做一叶槟榔,反复地嚼,反复地品,嚼烂了,品透了,课就备好了!《大禹治水》,我嚼了不下十遍,总体说来,嚼法有三:一嚼,大口咀嚼,尝尝滋味:二嚼,泛嚼多思,品出真谛;三嚼,换位幻嚼,潜心会文。  相似文献   

14.
爱心传递     
<正>新主人已经到了,他们正在拆除上下两层的木制阁楼。阁楼上层一侧是卧室,另一侧是餐厅。下层一侧是休息室,一侧是卫生间和饮水处。上下两层间,有木制的楼梯,还有透气的栏杆。总之,这个宽敞的房舍还是很讲究的。然而,房舍的主人——小白和小灰两只小兔子对它们即将被易主的事情,全然不知。它们俩在草坪上的笼子里咀嚼着鲜嫩的蒲公英叶子,看样子吃得很香甜合口。两个孩子趴在草坪上,  相似文献   

15.
泡泡糖的主要添加剂是橡胶、橡胶增塑剂和人工合成香精,并不是营养品。有的儿童将泡泡糖吐出用手拉薄再吹,反复咀嚼,这样极不卫生。一块泡泡糖每分钟大约咀嚼三、四十次,嚼了吹,吹了又嚼,会使儿童腮腺分泌过度,口腔内的细菌和病毒经口腔颊部的腮腺管口逆行感染,有可  相似文献   

16.
吃饭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是一件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但是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吃饭却成了孩子和家长们一件最头疼的事情。孩子们挑食、不愿咀嚼,喜欢喝粥等不需要嚼的食物。难道是物质丰富了,孩子们的胃也富足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吃饭。作为教育者的我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希望通过我的分析,我的调  相似文献   

17.
问题1如图1,在线段AB的一侧,以AB为直径作半圆,在另一侧,以AB为一边作长方形ABCD,  相似文献   

18.
家教短讯     
《家教指南》2006,(9):34-35
米汤可治婴幼儿腹泻;儿童偏嚼需注意;儿童用药四忌;防止孩子感冒的五种食物;婴幼儿卧室不宜放花草;给孩子退烧莫入误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一餐应吃20 ̄30分钟,尤其是处于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更应如此。”北京师范大学营养研究中心著名营养专家安健华说。该中心此前的一项研究表明,一口饭嚼20下最利于人体消化和吸收。但由于一般人都达不到这个程度,因此尽可能地嚼得越细越好。“唾液中有一种淀粉酶,它可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吃饭狼吞虎咽,食物得不到充分咀嚼,就会使大块食物和唾液不能充分混匀,这样食物到了胃中消化较慢,还有可能未充分消化就进入肠道。”安健华表示,孩子吃得太快可造成营养吸收不良,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发育,甚至造成胃肠道疾病。她建议,学生营养餐应干稀搭配,…  相似文献   

20.
①拉关节:不断地拉指关节,会拉坏关节的被囊和覆盖物,使关节松弛,可能造成关节炎而引起手指疼痛,还会使手指变粗。②咬物:不仅不卫生,时间长了,还会使牙齿突出,影响美观。③久嚼口香糖:嚼口香糖超过15分钟会伤身体。因为口香糖中的糖分在口中逗留过久,会产生酸性物质,可使牙齿脱钙。而且长时间咀嚼口香糖,会促使身体反射性地分泌大量的胃酸,长期下去很有可能导致胃部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