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乐毅 《教书育人》2007,(12):49-5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学习压力的加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不断增多,尤其是13~15岁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都在迅速发展,且发展不均衡,心理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中学生心理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帮助中学生尽快走出心理泥潭,是学生本人、家长和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宗亚萍 《教书育人》2001,(19):38-39
在对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做老师的感到最头痛的莫过于学生有排斥、抵触情绪,思想上不接受。说而不服,服而不信,信而不行也还可以理解,最大的尴尬是学生公开顶撞。因此,不少老师常感叹,现在的中学生思想越来越复杂。学校德育越来越难搞了。但笔者认为,这并不都是坏事,相反说明现代中学生的独立意识、民主意识、主体意识增强了,对老师的教育有了强烈的选择性。不接受,并非意味着中学生不存在德育接受心理。在实际中学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即使最调皮、成绩最差或者各方面思想表现最落后的学生,并没有失去上进向善的心理…  相似文献   

3.
赵崇军 《教育艺术》2006,(12):71-72
随着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和学习压力的越来越大,青少年心理问题也不断增多,尤其是13—15岁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都在迅速发展,且发展不均衡,心理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中学生心理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帮助中学生尽快走出心理泥潭?这是学生本人、家长和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青年教师刚走出校园,年龄与学生接近,教育方法、工作经验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时往往产生怯场、畏惧心理。特别是现代大学生由于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已经不像中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把老师看成是真理的化身,他们经常持批判观点看待老师,尤其是班主任。  相似文献   

5.
黄荣生 《教育探索》2005,(12):99-100
一、前言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已有的研究却几乎没有涉及到对中学生影响极大的班主任问题,特别是对“什么样的老师担任班主任才不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损害”这一问题缺乏关注。并不是任何老师都适合当中学生的班主任的.有些老师一旦当了,班主任,很可能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损害。然而,长期以来.在挑选和任命班主任的时候.基本上没有考虑到是否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损害。开展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试图发现班主任的类型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据此可以知道哪种老师适合当中学生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6.
康心理,是保证中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创造中取得成就的基本素质条件,由于遗传、生理发育、周围环境、性格爱好、个人修养等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中学生心理活动既有共同特征,又存在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对中学生健康心理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1、要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对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 也是终生的老师,家庭的气氛,家长的表率作用都会对孩子的健康心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严格的规章制度,优良的…  相似文献   

7.
1.中学生需要情感交流。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中学生渴望友谊,渴望有知心朋友。他们喜欢憧憬未来,想过天真纯洁的生活,但又往往不能如愿。他们的控制能力较弱,容易激动。情绪波动很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行为。老师是他们信任的长辈,又是“指路的明灯”,他们更希望和老师进行情感交流。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跟学生进行情感的对话与交流。筑起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我们育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做老师的感到最头痛的莫过于学生有排斥、抵触情绪,思想上不接受,最尴尬的是学生公开顶撞。因此,不少老师常感叹,现在的中学生思想越来越复杂,学校德育越来越难进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不断增多,尤其是13~15岁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都在迅速发展,若发展不均衡,心理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中学生心理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帮助中学生尽快走出心理泥潭,是学生本人、家长和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今的中学生,是思想非常活跃的一代,也是知识面较广的一代。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他们中间的一些人时常产生一种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对老师的正确教育往往难以接受,有时还故意顶撞.老师、漫骂老师,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在他们的心理中厌烦“正统教育”、热衷时髦等。而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应正确调整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1.
在大多数孩子的成长历程中,老师扮演了一个特殊而关键的角色。他不仅是权威,是教育者,而且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成为触动心灵的一个重要转折,从而影响他们对生活的看法。以下是两位中学生讲述的她们与老师之间的故事。可以看出,老师不同的处事方法,带给学生如此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必须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这项制度对中学生行为规范要求并不高,在老师们的积极建议和监督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此项标准,然而在教育中,也会时不时地遇见个别怪发“钉子户”。  相似文献   

13.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某中学的一名学生将自已的失恋写进作文,自认为文笔优美,真挚感人,没想到却被老师批为“内容不健康”。“究竟作文怎样才算健康?难道非要赞扬伟人赞扬老师?既然作文写恋爱就不健康,为什么又要我们去读爱情诗呢?”该生在广州某中学生论坛上提出的这一困惑引起了不少师生的讨论。有老师认为,中学生早恋有违社会主流意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老师徐冰表示:“中学生描写爱情往往沉湎于自我情感的发泄或对所谓美好爱情的向往,但却缺乏理性的思考,立意还是不高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学习压力的加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不断增多,尤其是13~15岁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都在迅速发展,且发展不均衡,心理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中学生心理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帮助中学生尽快走出心理泥潭,是学生本人、家长和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由于农村的学校条件相对简陋,课外读物较少,学生知识面狭窄等原因,导致农村学生写作文比较困难。那么,怎样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一、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农村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喜欢作文课,这时,教师切不能操之过  相似文献   

16.
王建章 《现代语文》2013,(10):138-139
目前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令人不能满意,写作的文章内容空洞、结构松散、题材陈旧、写法落后、语言没有个性等真的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究其原因,可能有社会对作文写作的不重视、学生对写作的不用心、老师对写作的指导不够,但其中老师的因素最重要,老师的写作教育思想陈旧落后是导致目前中学生写作水平底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陈加娟 《语文天地》2012,(12):57-59
记叙文是学生写作时经常选择的一种文体,可是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写什么”和“怎么写”。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一、言之有物言之有物就是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中学生写作究竟应该写什么?很多老师一直提倡“我手写我心”,这是对的。中学生应该多写“我”,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中学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习惯跟着老师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主要表现在不订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只听,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等等.凡此种种,都是由于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沈文新 《广东教育》2005,(10):44-45
常听音乐老师们诉苦.当今的中学生,特别是落后地区的中学生,不喜欢音乐课,音乐基础差,以为上音乐课是浪费时间。这是个追求功利的时代,靠音乐上大学的人总是少数.对大多数的学生而言,与应试扯不上多大关系的音乐.学与不学都是一样,而汹涌的流行歌曲又败坏了胃口。即使有了课改也往往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老师要求学生写文章,可学生往往写成了文学作品,使得作文同时具备了文章性和文学性。中学生作文中体现出来的文章性和文学性,可称之为中学生作文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往往弄得老师哭笑不得,给老师讲评作文带来极大的不利。说这类作文不好嘛,可确实从这类作文中体现出了学生的写作才华;说这类作文好嘛,可又不符合老师布置的作文体裁要求。这种二重性对中学生的作文发展也是很不利的,因为照此下去,学生的作文就会文章不是文章,文学不是文学。因此,提出讨论“二重性”的问题,其意义最少有两点:第一,学生可以严格地按照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