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苏教育》2012,(13):61
杨金林,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校长、书记,全国小学优秀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省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泰州市名教师、小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主持  相似文献   

2.
杨金林 《江苏教育》2001,(18):24-25
四、让语言和精神在感悟和运用中同构共生 促使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机制是什么?我们认为主要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言语实践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根本途径。言语实践的方式很多,针对当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感到要着力抓好言语的感悟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掌握这一交际工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能为他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听话、写话。下面,谈谈自己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最近,连续听了几位老师所上的课题研究课,发现他们都把“采访”作为了激活学生身心、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有效手段。我觉得,这是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的。语文教学就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领悟言语者的思想情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二者统一在“采访”过程中,就能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5.
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姥姥的剪纸》教学片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感受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姥姥与“我”相处时浓浓亲情呢?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情的朗读来感受姥姥与“我”相处时的融融亲情。  相似文献   

6.
张丽娟 《辅导员》2012,(12):37-38
语言是约定成俗的符号系统,富有工具性和稳定性;精神是语境中的内涵,具有个体性和情景性。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是同构一共生一再同构一再共生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是学生言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体目标,在语文课程中听说读写教学的本质任务是提高学生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实质显然是精神和语言同构共生的能力。概而言之,听说读写能力的本质均是精神和语言同构共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是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7.
最近,连续听了几位老师所上的课题研究课,发现他们都把采访作为了激活学生身心、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有效手段。我觉得,这是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的。语文教学就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领悟言语者的思想情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二者统一在采访过程中,就能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8.
9.
《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感受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姥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导游的小红旗一挥,游客惟其马首是瞻.因此导游的眼光与品位至关重要.他能够宏观把握住景点特色,精准定位景点价值,往往左右游客的收获与感受.语文教师就是“导游”.一个在课堂上能够精确致“导”的教师,必然能够引领着学生实现语言文字的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使语文课程性质这一长期争论不休、悬而未定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不能不说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然而,必须看到,语文课程性质虽然在理论上有了定论.但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凸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仍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4课《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学习从多个方面表现一个事物的写法。  相似文献   

13.
新语文教育有“一个本质“:“新语文教育“就是一种“奠基性“的“精神教育“,是通过“语言“奠定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真实自由的个性精神。“新语文教育“有“两个基本原理“:一、“新语文教育“主张以“举一反一“为主“举一反三“为辅。二、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言语“必得益于“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人文精神?在语文教育界首倡"人文精神"的韩军老师用11个字作了解释:"人的真实精神与自由精神。"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敢张扬"真正的人文精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将写作教学在小学阶段定位为“习作教学”.初中阶段则称为“作文教学”。这样的课程定位,决定了习作教学有其自身的本质属性。然而,在理论界和不少一线教师心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共识:儿童不会写作.教写作或者训练写作,是这个阶段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6.
17.
杨金林 《江苏教育》2001,(17):22-23
语课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言语学习和实践活动。语课的根本宗旨是要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言语能力的发展,而无论是听读活动,还是说写活动,其本质均是人的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活动。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越强,人的听说读写能力就越强。因此,语教育必须树立为促进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应成为支撑新世纪语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8.
我的语文教育,经历了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再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的过程。所谓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是我对"语文教育"在认识上和实践中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9.
我1949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长期从事语文教材编写与语文教育研究工作。在语文人生中,我向叶圣陶、吕叔湘诸先生和当代诸贤士学习,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语文教育观点:语文是基础工具,语文教学既要“实”又要“活”,语文教育要联系生活,要利用好“第二课堂”,要重视文言文教学,语文教育改革要在继承中求发展,语文教育教学要立足中国大地。  相似文献   

20.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最近,我听了六位老师上这一课,有一位青年教师所上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准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情景创设、角色扮演、品味感悟、语言训练、学法指导、引导想象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亲近自然,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教学理念,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我的听课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