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一:扣读感悟。理解“惬意” 生:这一自然段(课文第四小节)中的“惬意”,我不太理解。 师:“惬意”是一个值得积累与运用的好词语,大家把它画下来。有谁知道它的意思? 生:“惬意”就是“满意”。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二上课文《第八次》是一篇含意深刻的外国历史故事,讲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赢得了胜利。整个故事悲壮跌宕,扣人心弦,但故事中的情境并不为学生们所熟知,如何让学生融入课文,入情入境地体会呢?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中具体描写谈迁两次编写《国榷》的句段,品悟谈迁治学的刻苦和在厄运降临时坚定的信念。 2.通过朗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在情境中升华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激励自己,。  相似文献   

4.
<我们爱你啊,中国>这一课已经上完了,可我依然沉浸在文章第二小节的教学中,回味着两位教师创设出的两种不同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5.
备课历程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如果把教学设计比作“曲”,把具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比作“调”的话,那么曲调未成之前,老师不妨先育情、孕情。情出何处?情出文本。我的方式有以下六步:了解:是指体会文本的字面含义、表层意思。《月光曲》这个传说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怎样用自己的话加以转述?“教”“学”这个传说,我和孩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课文的“了解”。神入:是指通过语言深入人物情感和世界观内部。茅屋内,贝多芬一曲弹完,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娴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仅仅是听了一首曲子,盲姑娘为什么如此…  相似文献   

6.
雎爱春 《成才之路》2011,(35):87-87
本文围绕巴西总统亲自主持塞特凯达斯瀑布葬礼仪式的特殊事件,回顾了这条瀑布由“雄伟景观”到“不辞而别”的变化过程,体现了人们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使悲剧不再重演的决心,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为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读"从广义上讲,它包括默读朗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里明确指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段话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该让学生怎样去“意会”,让学生怎样来“言传”?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以《枫桥夜泊》为例,设计了“景一境一情”三步赏析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解读写景诗文。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课标教材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8单元的《钓鱼》一文,文质兼美,作者用抒情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钓鱼的故事,用烘托的手法刻画了一个严格自觉遵守规则的好爸爸形象。文章对人物的心理变化描写得特别细腻,使学生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但从整体上看课文内容比较深奥,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哲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在感悟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总忘不了2004年CCTV-2的“全球资讯版”播出“香港词·坛泰斗病逝沧海一笑永留人间!”的两分钟新闻节目,让本不知黄霜为何人的我竞记住了他的《我的中国心》、《上海滩》、《沧海一声笑》,记住了他歌曲里的一派江湖豪气,记住他狂放不羁的洒脱情怀;并产生了深入了解他的歌曲、他的生活的强烈感情。一切的一切,只因为央视的节目制作太精彩了!制作者以黄霈的遗言“希望大家永远记住我的笑声”为宗旨。  相似文献   

11.
设计思路:《牛津小学英语》6A教材信息量大,难度大,要求高,学生对此不大适应。而且经过近三年的学习,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渐渐淡化。如何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重新燃起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我认为生活化、交际化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当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我选取生活中孩子们熟悉的话题切人,创设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低年级学生音乐知识水平较低.无论是学唱歌曲,还是欣赏乐曲都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能够精心设计各种有效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从而轻松愉快地学好音乐。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本人对低年级音乐情境教学做了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主要依据,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如宋江、林冲、李逵、武松等。苏教版第九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便是选自其中的一个故事。如何能够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整部经典的  相似文献   

14.
一、猜谜揭趣,导入课题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都不见。"  相似文献   

15.
对小学生来说,因为时代久远和语言凝练,古典诗阋的学习难度显然高于其他文体,不少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如何为他们扫除心理障碍,使诗词的学习变得更有意思呢?我想以《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为一个切入点,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及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学生内心中对弱者的同情与关爱。  相似文献   

17.
《月光曲》因其意境隽永、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而成为一篇经典课文。一、关于教材的理解1.文本的结构。《月光曲》的行文并不太长,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用一节文字简洁地对贝多芬进行介绍,并点明题意,使读者  相似文献   

18.
刘玲 《湖北教育》2007,(2):35-36
教学要求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意。2.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诗句的美。3.有感情地朗读。重难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咱们以前学过丁许多描写景色的诗,下面我们就来像刘三姐赛歌那样赛诗如何?生1:我代表我们小组背一首《望庐山瀑布》。生2:我代表我们小组背一首《江畔独步寻花》。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积累、运用能力,这种能力要通过阅读和习作的实践来培养,阅读和习作能力可以借助品赏好词佳句来提高,品赏好词佳句能够卸载阅读问题,使习作富有文采。如何培养学生品赏好词佳句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谢阿完 《考试周刊》2012,(75):40-40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诗言志、传情、精炼、含蓄、形象而富有魅力。但因学生阅历尚浅,古诗时空跨度太大。语言风格与现在完全不同,故学生很难领会古诗的意境与情感。而今,《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对古诗教学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小学教师应根据新课标,树立新理念,引导学生走进诗作的意境,激发情感的共鸣,体验诗人的情怀。一、了解背景。感悟诗情有人说:“诗不是锁在文句之内,而是进入历史空间里的一种交谈。”诚然.每位诗人都有他独特的生活背景及阅历,诗作便是其在特定环境下情感的喷发。教学时,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启迪联想.可助其透过特定的历史背景体验蕴涵诗里的境界和情思,与诗人“情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教学龚自珍的《杂诗》时,先介绍清末王朝昏庸腐败、各国列强侵吞我国、百姓受苦受难、清官能人不被重用的情况,以激发学生的忧愤之情,继而说明:本诗是诗人面对无情现实.满怀悲愤辞官回家途中写下的。学生把握了诗人情愫,真切地感受“九州生气恃风雷”表达的憎恶黑暗现实、渴求社会变革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