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纳赛尔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与纳赛尔早年的革命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也与早期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家对其的影响有关。它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强大的埃及,实现阿拉伯民族的统一和强大。它也是纳赛尔时期埃及对外关系的指导核心。  相似文献   

2.
南非共产党(简称南非共)是非洲第一个马列主义政党,也是非洲现存力量及影响最大的共产党。民族民主革命理论是现阶段南非共指导南非工人阶级和穷人大众向社会主义过渡最重要的理论。“过渡阶段”的社会主义是这一理论形成的指导思想,南非特殊类型殖民主义是这一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南非共认为民族民主革命理论包含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阶级斗争、性别斗争及民族问题。民族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并不矛盾,而是互为补充。当前向社会主义过渡,应着重从经济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联合与阿拉伯统一是纳赛尔阿拉伯政策的核心,这既是纳赛尔在情感上对"阿拉伯民族"的认同,也是阿拉伯人的同质性所诱导;它为纳赛尔在"阿拉伯圈子"中推行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提供了动力,同时也为埃及干涉其他阿拉伯国家内政提供了口实;纳赛尔在借助阿拉伯政策拓展其外交活动空间的同时,也限制了自身回旋的余地。  相似文献   

4.
一方面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一方面法治似乎在资本主义那里 一个以马列主义为信仰、指导、目标的政党,其践行的民族民主革命胜利后,必然接着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这个政党的纲领,即马列主义的目标最终是解放全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而在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论邓演达的平民政权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演达是民主革命的坚强斗士,小资产阶级激进分子的代表人物。他坚持和发展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张组织以工农为主体的革命同盟,通过平民革命建立平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其平民政权观涉及实现途径、组织体制、运作原则、性质作用、政权维护等诸多层面,是系统化的思想体系,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埃及政党政治经历了宪政时代、纳赛尔时代和后纳赛尔时代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中埃及经历了多党政治、一党政治和政党政治多元化的变化,这充分体现了埃及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穆斯林兄弟会在这三个时期中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对埃及政治民主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时期,斯大林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认识偏差主要集中在两大问题上:一是将中国的农民问题混淆为小资产阶级问题;二是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区分为反帝的民族革命和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指土地革命)前后相继的两个不同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埃及现代化战略是在埃及战败的情况下推行的,具有相当的紧迫性;在全面反思纳赛尔政策的基础上,萨达特在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政策调整和转变;萨达特的现代化战略是对埃及国家发展方向的重新确定,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埃及现代化重新探索,具有着相较于纳赛尔时代不同的新的特点;这种新的现代化战略又驱动了埃及对外关系的调整和转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萨达特时期埃及现代化的探索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1952年纳赛尔发动政变,推翻旧王朝,建立埃及共争国。共和国建立后为加强国防建设,纳赛尔积极向西方购买武器,但最终苏联而不是西方的武器进入了这个一直以来西方的势力范围。分析苏埃武器交易的原因,得出结论,西方的冷战政策造成了阿拉伯世界的混乱,迫使埃及寻求苏联的帮助,西方试图拉拢埃及的政策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埃及在纳赛尔时代,成为阿拉伯中东地区的政治中心,这促使其在这一地区追求更加积极的对外政策,并依托于阿拉伯联盟这一地区性组织,积极谋利埃及自身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地位和影响,纳赛尔埃及与阿盟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阿拉伯世界中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同时也反映出埃及追求作为地区性大国的企图。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史学界在对于十月革命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及其同世界革命的关系的认识上,长期以来存在着不正确的看法。这种看法,从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历史时代这一正确前提出发,但却得出了十月革命后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一切民族民主革命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错误结论。不少研究者在论述十月革命后各别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时,往往好下“它发生在十月革命后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历史时代,所以它是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2.
纳赛尔时期埃及对阿盟的政策是“领导、团结和统一”,实现这个政策的手段是通过对殖民主义、阿拉伯保守势力和犹太复国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来实现的。20世纪60年代埃及的对阿盟政策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3.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的性质,普遍一致的意见是:“由资产阶级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所不同的是,有的论者将“开始转变”四字或改为“实际上成为”;或改为“基本上成为”;或改为“成为”;有的论者则在这四个字的后面加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定语。  相似文献   

14.
艾森豪威尔政府初期,美国试图将埃及纳入遏制苏联的战略轨道。然而,英埃苏伊士运河基地问题和埃及激进的民族主义政策阻碍了美国目标的实现。美国虽然促使英埃妥协,但在援埃上的推脱延宕反而促使埃及向苏联靠拢。苏埃武器交易和苏伊士运河危机使得美国政府将埃及视为苏联在中东扩张的马前卒。为了遏制纳赛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和苏联影响的扩大,美国出台了艾森豪威尔主义。但是这一政策成效有限,到1958年,美国在权衡利弊后,缓和了与纳赛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例题] 1924~1926年中国国民党的性质是( ) A.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B.官僚资产阶级的政党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该题的正确答案是D,但很多同学错选A.其原因是对国民党的由来以及性质的演变辨别不清。  相似文献   

16.
华夫托党是一战后英埃矛盾激化、埃及上层社会精英争取民族独立的产物,是立宪君主制时期埃及最重要的民族主义政党。它通过准暴力和协商方式迫使英国于1922年宣布结束保护制度,在1936年签署英埃同盟条约,实现了埃及的实质独立。但限于地主阶级和贵族统治的实质,华夫托党不可能推行民众需要的社会经济改革,并凭借民众力量实现埃及的完全独立,深刻的经济危机和激进民众政治的兴起最终导致华夫托党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什么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在这个问题上,一些高三文科学生感到不理解,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理解。 我们知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从1840年开始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结束的。在这个阶段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即中华民族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因此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封建和反侵略,建立一个独立富强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的力量是人民大众(即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剥削仍占…  相似文献   

18.
从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到今天,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光荣的伟大的四十年。在这四十年当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英勇奋斗,取得了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且卓有成效地进行了规模巨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国民主革命是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中进行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产阶级对中国人民实行的极端野蛮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遭受了无比深重的灾难。中国资产阶级政党虽然曾经领导过中国的民主革命,但是它们没有也不可能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领导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领袖孙中山。  相似文献   

20.
纳粹党(又名民社党),全称是“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前身是1919年1月建立的“德意志工人党”。1919年9月希特勒加入德意工人党,对其进行改造,将其名称改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同时颁布“二十五点纲领”为其党纲。从该党的党纲、社会成份、代表集团的利益及其前期活动,完全看得出,它是一个属于小资产阶级性质的党的。可是,自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后,该党就逐渐转变为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容克地方和权势集团利益的政党,也就是说,纳粹党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性质转变的问题。那么,是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