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育机会均等作为教育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根据一般的规定,教育机会均等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在自然、社会或文化方面的不利条件均可以在教育中得到补偿,表现为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同等的机会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即共同性的义务教育,又称国民教育;都享有同等的机会接受符合其发展能力的教育,即非共同性的教育,又称"人才教育";向身心有缺陷的儿童提供符合其能力特征的教育,即特殊教育.①  相似文献   

2.
试论班级教育机会均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问题再次成为两会期间大家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教育机会均等作为教育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实现班级教育机会均等正成为各级各类学校追求的理想,实现这一理想应从提高教师素质、调整班级规模和加强班级互动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试从一个班级管理者(班主任)的角度.从微观方面来分析在班级管理中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因素及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教育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4.
影响班级教育机会均等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 ,一些学者陆续翻译、介绍了国外研究教育公平方面的著作和文章 ,与此同时 ,在国内 ,随着经济上的不平等 ,教育上又出现了“贵族学校”、“高等教育收费制”等新的现象。这些变化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迄今为止 ,在这些方面 ,人们已取得了共识 ,在有些方面 ,人们还有异议。本文试图分析影响班级教育机会均等的因素 ,在分析之前 ,不能不先解释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一、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 ,它分开始、过程、结果三个阶段。从动态考察 :教育机会均等就有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的…  相似文献   

5.
教育机会均等,必须结合具体的范围才能正确理解。就班级而言,教育机会均等兼具过程和结果均等两层涵义。其影响因素包括:学校办学条件、教师素质、班级规模、班级组织结构。相应地,实现这一理想应从以下四点入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行“小班化教学”、提高教师素质和加强班级互动。  相似文献   

6.
教育机会均等是指给公民和儿童以同等受教育的机会。这机会对任何人都应是公平的,即人人都应有同样受教育的权利。这在今天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原则。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规定:“中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是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接受教育。教育是国之根本,每一个受教育者本身发展、身心发展以及终身发展都与之有着甚为紧密的联系。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政府已经逐步重视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但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环境、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文化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正逐步向隐形的、深层的教育差距转变,这就客观上让受教育者接受均等机会的教育问题变得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8.
一、从课程内容设置上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实现的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的智力类型和特点是不相同的,但是,一般而言,每个学生在其智力结构中总是存在着占相对优势的智能。而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合其智力结构及特点的内容和方式来学习。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智力观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而多元智能理论却为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的特点及其影响下的课程观,并从课程内容、教学及评价三方面提出了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实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阐述特殊教育的概念,指出特殊教育的对象,分析特殊教育应该采取的措施,旨在推动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唐军 《现代教学》2013,(10):8-10
机会就是指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和余地。对于每一位社会成员而言,机会是一种资源。均等有形式的均等与实质的均等,形式的均等是指无论学生的家庭背景、性别、种族等因素如何不同,教师都应该赋予其相同的发展机会。实质的均等是指既考虑学生的能力,又考虑学生的需求。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追求实质的均等。所谓机会均等就是指社  相似文献   

12.
教育机会均等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从全纳教育的价值取向来看,全纳教育主张教育民主,教育平等,强调群体、强调合作,这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总趋势,也是国际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一教育活动中的机会均等即在教育过程中考虑运用以平等为基础的各种不同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人 ,不论其年龄、性别、民族、社会出身、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它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客观因素是指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平等 ,包括学校各种物质设施、师资水平等 ;主观因素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及性别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对待 ,包括课程开设、教育教学方法、测验评价等方面。为什么要在教育过程中实行教育平等呢 ?因为 :(1)客观方面的不平等 (直观的表现为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分 )是以一小部分成绩优良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论高考移民与教育机会均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移民作为当前比较突出的社会现象之一,其直接原因是我国高考制度作为选拔、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却又存在选拔标准的非完全平等性,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户籍管理制度的计划经济属性之间的矛盾。在这些矛盾存在的现实下.个人为了追求教育机会实现的最大化,必然通过某些方式寻求户籍流动所带来的教育收益.包括或合法或非法的手段。政府应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均等性,建立可逆性的利益流动和分配机制,采取教育听证会等多种方式,为高考竞争创设公平、公正的社会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5.
教育活动中的机会均等即在教育过程中考虑运用以平等为基础的各种不同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人,不论其年龄、性别、民族、社会出身、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它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客观因素是指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平等,包括学校各种物质设施、师资水平等;主观因素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及性别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对待,包括课程开设、教育教学方法、测验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李庆丰 《湖南教育》2002,(20):16-17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既贯穿于教育的历史,构成教育动态发展的一条主线,也蕴涵于当今教育实践之中,成为教育结构的基本要素。一个民主、开放的国家,其教育指导思想以及政府的教育管理态度首先都倾向于关注教育机会均等问题,这是实践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先导,也是一个国家不断推进教育机会均等的思想基础。在此思想指导下,推动教育发展,推进教育机会均等的实践主要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教育政策与制度“教育政策是党和国家或政府解决教育问题,调整教育领域内社会关系的政策措施。”作为政府解决教育问题的一种方针和调节教育活动的重…  相似文献   

17.
祝启程 《教师博览》2013,(3):F0002-F0002
他26岁开始当校长.在28年的校长生涯中.管理了四所学校.培养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的远大理想不是喊口号、背书本、巾标签所能树立起来的,他是按学生理想形成的规律进行教育的产物。反映规律当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它是要经过长期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开展科学实验才能取得结果。而这方面目前全  相似文献   

19.
谢阳红 《江西教育》2010,(12):18-18
我校于1998年创办。面对这所办学历史并不悠久的学校.如何使之成为一座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厦,让它新而发亮,华中藏真,多年来一直是萦绕我心头的梦。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我选择了以“自主对话式学习”课题研究为突破口的方法,引领学校实现全面变革。  相似文献   

20.
我理想中的中小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生命是和儿童少年青年的生命共生互动的;而后者正处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最为纯真、最接近人的生命本原、最具活力也最具多种可能性的阶段。中小学教育的一个基本职责就是呵护中小学生的成长之美,维护他们成长的权利,培育青春精神。这个培育过程会反过来滋润教师的生命而使之永葆青春。这是中小学教师的生存方式所特有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