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本德育工作主要是要解决德育的操作性和有效性问题.就我校的实践来说,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贯穿了一条"回归自然"的思想主线,因为过去德育的最大弊端无疑是人为地拔高,高到脱离教育整体的实际,脱离学生成长的实际,脱离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这也就是说,德育要从"天上"回到"地上",脚踏实地向前走,妥善处理好与教育整体、学校管理、学生成长、学生主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学校德育工作要真正有实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德育目标必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学校德育工作要真正有实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德育目标必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5.
关于创建学习型家庭与优化家庭德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项“创建学习型家庭与优化家庭德育”的实验活动,正在我省一批示范性家长学校开展起来。这个应运而生的崭新的家庭教育模式,充满着活力,也引发我们对创新与发展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学习型社会是通过教育而实现的一种理想,学习型学校就是通过教师主动学习、积极反思而实现的一种理想,在通过校本研究实现这个理想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强调以制度化的方式保障教师反思与改进,更要在机制上保证学校和教师主体性.校本研究应将校本的三个基本内涵与学校的实践结合起来,寻求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校本化”研究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校本德育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本"是一个外来词,英语表述为school-base.校本教育的提出,源于"校本课程"的概念,是指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是以校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开发中的运用.校本教育理念运用到学校其他活动中,便可以形成校本管理、校本研究、校本模式等,这些要素的组合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校本教育."校本德育"就是指立足于本校,在深入研究本校德育实际、充分挖掘本校德育资源、组合有关德育要素基础上形成的符合学校特色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模式.它是对校本教育内涵的拓展和挖掘.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德育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目标与评价等方面,探讨了以课程为载体,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方法,并对德育课程建设做了反思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在呼吁特色化办学的教育大背景下,建设学校德育特色,是促进中小学德育发展的新取向,是德育管理实践与文化的体现,是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校优质发展的行动策略和有效途径。本文以我校“4+X小主人”校本德育特色建设为案例,共谋细节引领下校本德育特色创建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高师院校的德育工作与其他学校一样,存在个性不足,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加强德育校本化建设,充分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利用德育校本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是提高高师院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儿童立场下的诗性德育校本课程带着童心和智慧,以母爱般温婉适切的方式走进儿童的精神生命,走进儿童自在、真实的心灵世界;让孩子沐浴在诗性、德性的阳光下,在诗性智慧的涵育中复活新感性,在诗意情感的流淌中走向心灵自律,在诗意精神的孕育中拓展生命意蕴。  相似文献   

12.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师进修制度,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形成扎根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位教师,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型教研文化,是我国推进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的通知》(教基司[2004]1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省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设,现提出以下构想。  相似文献   

13.
正一、我们的热切期待课程,从开发主体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实现提升学生"学习素养"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国家与地方系统地安排了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更有隐性课程在发挥作用。同时,许多学校针对教师和学生实际,编制、实施着相应的校本课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课程方面的具体体现就是,国家课程中安排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它们可谓落实小学德育目标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枝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单纯依靠正面灌输,应注重创建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着力完善宽泛、愉悦的新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之融合、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知识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倪建群 《时代教育》2012,(15):171+173
在技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德育校本教材的开发,尝试解决原有德育教材与教学改革之间的矛盾,努力在新教材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获得成功的感觉。同时,依据因材施教原则和罗森塔尔效应的赏识教育理论,大幅度调整校本教材的结构形式、具体学习内容以及成绩评定方式等,最大程度使新教材得到学生的认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6.
17.
德育在中国教育中步入困境,举步维艰,实现德育美是拯救德育的一剂良药,德育美即是对美的自由精神的借鉴,而使德育绽放出美的光彩。科学的德育观、“爱”的道德模式的建立、德育中立美、审美的统一是实现德育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德育被尊为五育之首。党和国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广大教师也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虽取得一些成绩,但效果仍不理想,德育低效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笔者认为,制约德育效果提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德育目标的错位  相似文献   

19.
培养德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遵循《中学德育大纲》,以及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和德育规律,以学校自身特有的德育资源为依托,组织本校教师根据本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课程目标、计划,编写课程教材,正式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时期中,加强德育对青少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代青少年,九十年代后,将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品德如何,关系到我国的民族素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与前途.我们国家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