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独生子女家庭成为我国新型的家庭结构,父母心甘情愿让孩子们成为家中的“龙蛋或掌上明珠”,他们毫无怨言地用自己的“羽翼”庇护着下一代,结果是让孩子养尊处优、心理脆弱、独立生活能力差,解决困难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勇气缺乏。这一点,从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难找到例子:一些青少年为—点点小事打人或自杀;—些大学生把不会洗的衣服用包裹寄回家;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不少家庭已步入“小康”,生活变得富裕起来。于是,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便只是享受:吃任选,穿任挑。不少家长在孩子身上舍得花钱,其目的是不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累。因此,孩子也变成了整天只知道吃好、穿好、玩好的“三好”人才。这让他们逐渐变得讨厌劳动,怕苦怕累起来。面对这一令人忧虑的变化,家长们却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3.
向大家(或对方)作“自我介绍”,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遇到的事,如何介绍自己呢?姓名、性别、籍贯、出身年月、爱好、优缺点、简历……如果都这样一成不变地写,真是一点意思也没有,往往让人感到枯燥乏味、面目可憎。其实,文无定法,只要内存健康.  相似文献   

4.
周明 《江苏教育》2006,(3A):18-19
义务教育:提升质量.政府责任唱主角 让学校成为最漂亮的地方。巩固义务教育成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近两年来,泗洪县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通过上面争取一点、县财政拨付一点、学校自筹一点、向银行贷款一点、工程队垫付一点和资产改制转化一点的“六个一点”办法,多策并举筹措学校建设资金。“十一五”期间,我县将投入2亿元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清 《早期教育》2000,(12):2-32
利用社区资源、社区、幼儿园、家庭联合为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邀请社区内不同家庭出身.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年龄段的人给孩子们讲讲他们孩提时代的“六一”儿童节.老人则可以给孩子们讲讲自己的童年生活。通过过一“时空隧道”,让孩子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物质条件下,幼儿生活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和珍惜眼前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如今,“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新的人类生存理念,新的生活观念,新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让低碳行动立足学校,让中小学生从我做起,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成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从而进入家庭,融入社会,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关注“空巢”老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辉 《老年教育》2006,(8):26-26
“空巢”老人,指那些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身边又没有人照顾的老年夫妻或独居老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家庭空巢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之而来的,便是“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质量提高方面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这无可厚非。深入探究,教学质量是通过学习的主体——学生凸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外也是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大舞台”。这一点“课标”中也明确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就此,笔者提出“三抓一延伸”也正是基于这两点的思考。“三抓”是从学习的主体入手,所谓“三抓”是指:一抓学习态度;二抓学习环节;三抓学习方法。“一延伸”即把学生的学习阵地由课堂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到家庭、社会生活中去学习、实践,实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王炳炎 《江西教育》2004,(19):10-10
吾生也有幸。1949年10月.伴随着共和国成立的礼炮和欢乐的歌声,我降生在一个普通的商人家庭。樟树是“药都”,“吃药饭”的人多,父亲从小在药店学徒,后来积攒了一点本钱,就从事中药材贩运.往来于江西、湖南之间。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及自然现象中的许多问题,用任何单一学科的知识都很难解决或无法解释清楚,而综合学科却能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实际应用试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它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综合运用“理,化、生”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是“综合测试”命题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1.
何楠 《家教指南》2007,(7):24-26
所谓家庭“精神污染”,主要指家庭里存在着消极偏激、低级趣味、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情调和文化氛围,这些是直接危害幼儿身心健康的精神因素。然而,有不少家长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甚至对此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12.
陈龙标 《师道》2012,(4):23-23
口语能力是一个人一生所应具备的能力。为学生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成为能说会道、温文尔雅的人,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任。培养农村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法不妨“土”一点:让学生每天对自己的好朋友或同桌说一件事,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活泼、淘气劲,往往让人觉得天真、可爱、富有生命力与创造力。然而,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优越感越来越强,一些孩子身上表现出的“孩子气”,则让人深为忧虑。   一曰“娇气”。在一些家庭里父母过分地溺爱孩子,养成了小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这些孩子在生活中毫无动手能力,更不要说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他们如同温室里的花草,经不得阳光照射和风吹雨打,一旦有挫折,便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前进的勇气。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   二曰“傲气”。家庭的优越感与家里有意无意地捧为“掌上明珠”,使一些孩子…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新课标”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明确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特别是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加大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拓宽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空间,为语文学习注入了新的源泉。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下面我就“如何让语文活动课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5.
注重孩子的艺术教育,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发展孩子的艺术能力已成为家长的共识,由此少年宫、艺术兴趣班也成为众多家长的聚焦点。但是,有相当多的家长仍深感苦恼,因为他们明白,艺术兴趣的培养不仅仅是让孩子每周上一两节艺术课,弹会几首曲子、会跳几个舞蹈或画几幅画,更重要的是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培养孩子的艺术学习兴趣。所以,许多家长存在这样的疑惑:我都不懂艺术,怎样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艺术环境,怎样辅导孩子呢?为此,笔者向家长提出家庭艺术教育“五字”法,希望能给家长一点帮助。角是指在家庭中专门留给孩子…  相似文献   

16.
“跟着感觉走”有时会让我们上当受骗,因为“常识”也会给我们带来迷惑.下面列举4个用数学知识解决常识问题带给我们迷惑的例子,从中也许会给我们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数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其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真实而坚定地向我们走来,数学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教材编写中,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教学中,创设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懈决一个个具体的生活问题,已经成为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数学生活化”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8.
数学解题,讲究的是思维流畅,让解答来得顺畅、自然和精彩!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讲究解题策略.解题如用兵打仗,“谋略”至关重要,得“道”者事半功倍,失“道”者无功而返,这里的“道”就是解题方法.为了使解答更精彩,让我们一起去寻“道”探路!  相似文献   

19.
这篇短文,记叙了一件似乎是寻常的小事,但却反映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重大主题。父母总是把孩子拢在自己的怀里,然而孩子终究是要独自飞翔的,早一点让孩子去“独立”,早一点让孩子积累生活的经验,才能提升他们独立处理生活的能力。但这篇文章并没有把主旨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作者以似乎不经意的一笔,揭示了一个社会现象:社会上的某些不良风气,某些所谓“时尚”的习气,在不知不觉间已经侵蚀了孩子稚嫩的头脑,金钱至上,金钱万能,大吃大喝,“超前”消费……这早已不是个别现象了。  相似文献   

20.
以我手写我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恰当的方法.真诚、真切、真实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要做到“真”.首先得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悟:生活中有许多事.有些虽然很平常、很细微,然而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了,用“心”感悟了.写出来的文章就具有了真情实感,也就能够感染读者、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