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女娲神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少数几个以女性为主的神话之一。女娲神话涉及古代人民对人类起源的追问、对婚姻对权力的追求等内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将女娲神话与西方同类神话相比,可以发现二者神话内容的差异,这折射出不同的地理特征与民族心理差异。特别是通过比较女娲神话与西方同类型神话中的女性角色,发现中西方女性在其古代社会的地位并不相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能够为当今时代女性的社会发展提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族神话《迦萨甘创世》是一篇想象丰富、幻想奇特、优美动人的神话。这篇神话不仅反映了哈萨克族祖先对世界对自然界的解释,而且表现了哈萨克族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对提高本民族自身能力的渴望和美的追求。读到这篇神话,很容易让人想到汉民族的著名神话《女娲》,以及其它民族的神话,如纳西族创世神话《人祖利恩》、壮族神话《布洛陀与背六甲》,彝族神话《人类和石头的战争》、《开天辟地》等。这些神话,都有它们共同的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的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这些神话,像灿烂的星星,光彩夺目,构成了中国神话璀璨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上古神话的精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古神话不但是人类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艺术珍品,也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上古神话体现的是人类超越有限的条件和局限,向往着无限境界的一种追求自由的精神。从上古神话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人类超越自然力的制约和压抑,去开创自由生存境界的意志理念和精神品格。在上古神话的内容上,强烈地表现出对人的主宰精神的高扬。在其表现形式上,上古神话往往以怪诞的形象来表现和寄托超越自然力的压制、向往自由的意愿。  相似文献   

4.
古代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每个神话又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精神原型。这些古代神话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也可以说,神话故事就是古代人类企图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幻想故事。  相似文献   

5.
神话中蕴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有着永久的魅力,神话教学不仅要利用精彩的神话故事情节进行语言实践,也要关注神话文本的内涵,感悟其文字蕴含的精神世界,把握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精神追求,重视神话中蕴含的人类古老民族文化的理解与习得.通过聚焦情节、想象神奇和比较阅读来品读经典神话、感悟和理解文化,唤醒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  相似文献   

6.
出土的汉代墓葬自然神话画像,既蕴含着原始自然神话的美韵,又彰显出汉代民众审美情趣。审视墓葬自然神话画像,有追求阴阳五行对立统一的空间美、天人合一的和谐美的,还有追求以声绘形的神似美的。自然神话画像美韵深深打上了汉代先民审美烙印。美能引起人心灵共鸣,研究汉代墓葬自然神话画像的审美意趣,可激发今人对美的追求,创造更美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青海少数民族的神话十分丰富。本文从宇宙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和文化起源神话三种类别入手,对青海少数民族神话作了较为深入的审美阐释。  相似文献   

8.
神话是人类在童年时代的对大自然、宇宙、人生的一种解读 ,是原始时代的人类智慧的结晶。“真正的神话是对人类共同点的记录 ,它和纯意识形态相反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超越语言、精神、文化、传统以及宗教的联络媒介”(戴维利明《神话学》)。“当我们失掉了感受神话的能力时 ,我们就失掉同体现最基本和最普通人性的事物的联系”(同上《神话的意义》)。由于神话的人类共通性、价值永恒性以及神话形象的涵容性 ,神话则是具有深层象征性意识框架的文化原型 ,是美的永恒的土壤。我们并不能把神话看成是恩格斯所说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 ,而应说是…  相似文献   

9.
专家点评     
杜心源 《中文自修》2005,(10):37-37
在希腊神话中,西绪福斯徒劳地推动巨石的形象无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寓言性的故事因其对人类命运的深刻隐喻而被后代的学者文人反复引用。我们可以把它读作罪与罚的必然因果,也可以视之为对追求绝对真实生活的人的致敬。内蕴丰富的西绪福斯神话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10.
神话是人类文化之起源,宗教之萌发,艺术之滥觞。对人类发展有巨大的影响。神话产生于上古,是人类凭借想象力的一种创造,心口相传,相互影响。凡有人类的地方,皆有神话。故不应以希腊神话一种模式去对待所有民族的神话。华夏民族神话也独具特点和魅力,不仅丰富且因民族众多而各具特色,多彩多姿,与宗教的西方神话比,更显浪漫、朴实、神奇多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