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语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  相似文献   

2.
满族的历史贡献布尼阿林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是满族─—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时期。她是以建州女真为主体,以辽沈地区为中心,吸收蒙、汉、高丽(朝鲜)、锡伯、索伦等民族的新鲜血液而逐步形成的。历经太祖、太宗两帝统一女真各部并在东北地区统治28年之后,...  相似文献   

3.
[原文] 章肃皇帝,小字李胡,太祖①第三子,母淳钦皇后萧氏.少勇悍多力,而性残酷,小怒辄黥②人面,或投水火中.太祖尝观诸子寝,李胡缩项卧内,日:"是必在诸子下."又尝大寒,命三子采薪.太宗③不择而取,最先至;人皇王④取其干者束而归,后至;李胡取少而弃多,既至,袖手而立.太祖日:"长巧而次成,少不及矣."而母笃爱李胡.  相似文献   

4.
后周世宗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并迅速统一中原和南方,宋太祖堪称是雄才大略的帝王,可是在十六年后即开宝六年(976)十月二十日夜,太祖突然暴毙。第二天其弟赵光义继位,即太宗。对太祖、太宗兄终弟继的王位继承问题,史学界有"金匮之盟"之说。  相似文献   

5.
高皇后传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其父马公,素善郭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已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帝位①,册为皇后②。帝尝对群臣述后贤,同于唐长孙皇后。退以语后。后曰:"妾闻夫妇相保  相似文献   

6.
宋僧释文莹在其史料笔记《续湘山野录》中记载了宋太宗即位之事,留下"斧声烛影"之谜,南宋李焘引入所著《续资治通鉴长编》之中,遂使"斧声烛影"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悬案之一,留下了众多的疑点:太祖是否为太宗所弑?太宗即位是否合法?对此,宋代官修国史、实录均讳莫如深,历代学者对此争论不休。文章结合宋代史料,以文献为依据,从史实出发,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考证,得出宋太宗为非法即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莆田学院学报》2015,(6):32-38
宋代太祖朝目前所知的8位状元大部分开始只授将仕郎,试校书郎,到州府任防御、团练、军事推官、军事判官等,只是"初等职官",乃至"令录""簿尉",他们必须历练6年,经过两次升迁才能授宣德郎,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太宗朝的8位状元大部分起步都授以将作监丞或大理评事,通判诸州。宋初经过太祖朝十几年的短暂过度之后,状元的初始职任自太宗朝始迅速上了一个台阶:由不被重视的初等职官乃至簿尉一跃而成级别不高而地方官不敢怠慢的朝廷特使。状元与帝王之间的距离大为拉近了。  相似文献   

8.
太宗即位考     
宋僧释文莹<湘山野录>(以下简称<湘录>)记载太宗即位之事,留下"斧声烛影"之谜,南宋李焘引入所著<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遂启千古之论端.太祖究竟因何而死?太宗是否有弑兄的嫌疑?太宗即位是否为合法继承?对此,宋代官修国史、实录均讳莫如深,遂使历代学者争论不休.笔者结合宋代史料,对以上问题略加考证,或有失之粗陋之处,敬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9.
北宋太祖与太宗之间兄终弟及的皇位传承,显得与早已确定下来的嫡长子继承制极为不符,而历史记载的含糊其辞遂使之以“独影斧声”的历史传说而成为千古之谜。本文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挖掘和整理,结合合乎逻辑与情理的推断,试图揭开它的谜底。  相似文献   

10.
《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句中“皇考”一词,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课的随文注释为“皇考,太祖”。笔者认为,将“皇考”释为“太祖”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1.
北宋皇陵主要是指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的北宋皇陵区,这里共埋葬有宋太祖至宋哲宗七位皇帝,以及被追封为宋宣祖的赵匡胤之父赵宏殷,故称"七帝八陵"。北宋皇陵的选址依据当时流行的"五音姓利"之说,陵台的大小、皇堂的深度以及修建皇堂的规制经历了从太祖永昌陵时的草创到英宗永厚陵最终定制的过程,而北宋皇帝葬礼的礼法却始终采用"以日易月"和"七月而葬"的古制。  相似文献   

12.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针对唐太宗"欲善之志不及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的缺失,于贞观十一年四月上疏给唐太宗的。其核心思想是规劝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达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全文析理透彻,切中肯綮,太宗称赞它"言穷切至",使自己"披览忘倦",起到了应有的规谏作用,体现出高超的谏辞艺术。  相似文献   

13.
满语baturu(巴图鲁,勇士)赐号是清代统治者赐予有功之臣的名号,它经历了太祖太宗时期的萌芽、顺治至嘉庆时期的创立、道光至同治时期的发展、光绪至宣统时期的衰亡之过程。本文在阐释满语baturu赐号各阶段发展演变过程的同时,也从该赐号本身借词的变化及得该赐号者民族构成比例的变化对其各阶段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满语baturu赐号的这些变化不仅说明满族统治者一直不断坚持着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而且也间接地反映了满洲八旗兵力的衰落和清政府"满洲本位政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雪夜访普图     
<正>刘俊,字廷伟,生卒年不详。是明代中期的宫廷画家,擅长人物、山水和界画,笔力劲健,人物的衣纹带方折是他的特色。他的屋宇界画,精细工整,构图严谨,时人评价为"入能品"。宪宗、孝宗两朝(1465—1505年)为供奉内廷,授锦衣都指挥。其传世作品,有《雪夜访普图》、《刘海戏蟾图》、《仙人像》等。赵普(922-992年),是宋初名相,开国元勋,历事太祖、太宗两朝,官至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曾经辅佐过赵匡胤统一南北,平定天下,并且与太祖  相似文献   

15.
宋太宗学书     
太宗朝,有王著者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持书示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jù)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改写)【注释】①太宗朝:指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时期。②听政:处理政务。③内侍:此指太监。④规:勉励。⑤益:得益。  相似文献   

16.
耶律楚材是元初名的大臣,历经太祖、太宗、皇后及马真三代,对元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其法律思想对有元一代的立法、执法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宋朝的建立,太祖确立了"火德"的五行运次。宋太宗、宋真宗时期,朝臣、布衣对赵宋王朝的"徳运"提出了质疑,先后出现了"金德"和"土德"的说法。宋真宗经过权衡利弊之后,谨遵祖宗家法,仍以"火德"昭告天下。与此相应,在国家的祭祀大典中,荧惑星、大火星、赤帝和感生帝的崇祀始终居于较高位置。究其原因,应与两宋推崇的五行尚"火"和"炎炎火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关于康熙本《三朝实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清朝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实录》从初纂几经修订,直到定本的过程中形成两个以上的本字。其中康熙《三朝实录》国内已不存,日本则有其抄本流传。同乾隆定本《三朝实录》及蒙古原始档案的相比,康熙本较乾隆本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宋代内藏库的支出方式及支出用途随着其财力及国家财政状况几经变化,这些财政职能的变化,无不折射出内藏库作为国家财政后备库及应急库的一些外向化财政特征。宋代内藏库财力的波动主要得益于皇权及特殊时代环境赋予内藏库的绝对事权,由此构造了内藏财政兼具天子私财和国家财政的双重财政属性。这种财政属性得以在两宋长期维持下来,除了适时体现多变的时代境遇下"皇恩浩荡"的主观诉求之外,也与太祖、太宗时期确立以军需为其主要职能的祖宗家法有关。  相似文献   

20.
宋太祖暴亡 ,给后世留下了“烛影斧声”这一千古疑案。其弟赵光义 (宋太宗 )在“烛影斧声”之后继位。六年后 (即太平兴国六年 ) ,宋太宗又首次在朝廷中正式公布了“金匮之盟” ,内容为 :太祖之母昭宪杜太后生前曾嘱咐太祖死后将帝位传给其弟光义(其实“金匮之盟”内容还另待商榷 )。其具体过程《长编》卷 2 2根据《太宗实录》和《三朝国史》记载为 :赵普主动提出“金匮之盟”一事 ,太宗根据其线索在宫中发现了金匮 ,并将其中誓书公布 ,赵普亦随之恢复相位。对于这个“金匮之盟”的真实性 ,史学界大都持否定态度 ,尤其是在张荫麟先生提出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