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不断快速发展,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太极拳、喜欢太极拳并开始习练太极拳,随之对太极拳的研究也越来越被重视.文章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太极拳的起源、历史演变、拳种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叙述分析,并由此提出四点建设性意见:打造太极品牌;借助电视媒体,推动太极拳市场化发展;借助学校平台,营造太极拳气氛;建立系统的太极拳文化学科,从而为太极拳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与导引术在起源、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提出太极拳和导引术今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有关太极拳起源、市场化发展以及从发展理论角度对太极拳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研究发现:对太极拳起源的认识多停留于单一方面,未能充分阐释各流派的的关系:市场化发展是太极拳发展的主题,但现有研究对以上实践的理论支撑力度明显不足,从发展理论角度对太极拳的研究,多停留于现状与对策层面的探讨,对发展规律、发展动因、发展代价的研究还涉及不深或尚未涉及.  相似文献   

4.
和式太极拳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娱乐、修身、技击等功能,在我国有着广泛基础,同时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目前和式太极拳已然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大推力,同时也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助力。文章从和式太极拳的起源、演变、发展、文化内涵、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回归传统     
从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想到的在20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中,有一道阅读理解题,文章的题目是《中华瑰宝——太极拳》。这篇千字左右的文章,介绍了太极拳的起源、发展,以及在当今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让人们了解了太极拳在陈氏家族中繁衍,又走出陈氏家族,发展成杨式太极拳,进而走向令国;又在世纪伟人邓小平题词的推动下,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浅析太极拳运动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太极拳的起源、流派、防病治病的生理功效,以及习练太极拳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太极拳在太原市社区发展状况展开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社区太极拳在社区体育中开展状况不容乐观,呈现参与人群呈老龄化比重大;群众缺乏专业指导、参与社区太极拳的积极性不高;场馆设施缺乏;练习项目单一、套路繁多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凯 《武当》2023,(10):94-96
本文以太极拳为例,探讨了武术套路的起源与发展。通过文献分析和资料调研,总结了太极拳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套路的演化和变化、传承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发现,太极拳套路的演化和发展与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密切相关,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对武术文化和现代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目的:探讨武术套路的起源与发展,以太极拳为例,分析其演化和发展历程,总结其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为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黎明 《体育世界》2008,(12):41-42
采用历史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等,通过研究新发现的家谱史料,考证太极拳的起源与传播,提出“博爱千载寺太极拳”起源说。主要观点:(1)陈王庭与李岩、李仲三姑表兄弟依据“无极养生武功”和“无极养生功十三势拳”创编“太极养生功十三势拳”;(2)李仲、李岩和陈王廷均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因政治原因,太极拳由陈王庭发扬光大,历代相传,“成为独特之秘”。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宝库里的一块瑰宝,从起源后通过不断地改进发展,逐步演变成一个有多种流派的武术项目。其健身功效逐步被人们所认可。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起源、基本特征、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健身作用这三方面对太极拳的健身作用进行了阐述.旨在为老年健身人士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文化向外传播的代名词之一,其文化承载能力是其他拳种所不具备的。其健身、养生等方面太极拳具有独特之处,作为太极拳流派之一的和氏太极拳,它所包含的易理更是在招法之中处处存在,文章就和氏太极拳的哲学蕴含、和氏太极拳之"圆"观点着手,就和氏太极拳的哲学思想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柔道、太极推手的相关资料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结果发现柔道与太极推手有着"同源不同流"的渊源。本文从劲力与技法、思想、"对手的文化"角度论述了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科研方法,针对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基础套路课程中学生在练习太极拳中存在的呼吸与动作配合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太极拳呼吸与动作配合教学中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考察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的作用,为太极拳作为中老年人适宜的锻炼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太极拳晨练的中老年人进行访问,并记录相关的结果.研究结果:长期坚持练太极拳的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功能比不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人要强.因此,长期坚持练太极拳的中老年人比不参与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的心肺能力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梳理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专家访谈法,采用SWOT分析法,对高校太极拳发展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旨在为高校深入推广太极拳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关于太极拳的研究大多围绕教学展开,缺乏在社会背景下对于太极拳传承的专门研究。笔者以文献研究法、走访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城镇化建设中太极拳的传承进行研究,针对太极拳传承中出现的危机,提出对策:通过新媒体传播太极拳;政府鼓励企业定期举办太极拳赛事活动;加强城市宣传力度,推广太极拳;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就业岗位,正确传授太极拳拳理及技法;正确引导人们的健康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口令词和背景音乐在太极拳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背景音乐与口令词在太极拳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包括:减轻教师任务;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加强动作记忆;使动作形象生动;让学生表现到位;增强文化感知;赋予师生自己人效应和暗示效应;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太极拳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对太极拳练习要点“松”、“静”、“柔”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太极起源于((易经》,而太极拳则是由太极演变而来。太极拳讲究的是阴阳相生、刚柔并济,同时也很重视气的修炼,御内气循经脉运行,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保持正常的人体生理机能。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太极养生在白领阶层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认为白领阶层工作压力大,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习练太极拳可以调节工作压力、缓解精神紧张,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生活、身体状况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陈氏传统门规戒律等进行深入剖析与总结,并结合陈式太极拳动作技术特点所蕴含的教育和修身价值,总结出陈式太极拳运动的教育修身功能,旨在促进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并推动陈式太极拳运动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形意拳与太极拳传承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形意拳与太极拳在理论发展、技能练习、生存价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形意拳存在理论发展的保守性与片面性、技能练习形式枯燥,内容强度较大、生存价值发挥滞后等问题。提出形意拳可以在保持自身本质特性的基础上参考太极拳的发展,从而得到一些有益启示。这对于保护中华武术发展的完整性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