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教育在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同时,会受到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巨大挑战,这就为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上海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从时代的适应性、社会的需要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可能性着眼,进行了小学“参与教育”的研究,提出了“参与教学法”的原理思考、“参与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我国社会正在步入公益时代。中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承担者,引导中小学生参与社会公益、通过培养公益心造就合格的社会公民,是公益教育的出发点。本研究从慈善公益、人际公益、环境公益、科学公益等方面进行问卷设计与调查分析,呈现中小学教师对学校公益教育的态度、认知与行为方式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展中小学德育课程内涵,将公益教育与德育有机融合起来;加强中小学公益教育整体设计,使公益教育活动化;密切中小学与家庭、社会合作,将学校公益教育引入家庭、社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海 《教育学报》2007,3(4):69-76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4.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了“读图时代”。“读图时代”对青少年影响颇深,在小学教材中更是随处可见彩色插图,学生也更喜欢“读图”这种快速的阅读方式,这对学校教育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读图时代”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继而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提出应对“读图时代”影响的策略。以期通过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从读图时代对小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出发培养小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应对“读图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新教育观念已成为时代对家长的呼唤。因此,家长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家庭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那么,家长应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呢?第一,在指导思想上,要从“单纯依靠学校教育”转变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同步进行。家长要特别注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步调一致,配合学校,合力教子,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第二,在教育目标上,要从“单纯治家型”转变到“育子报国型”。家长要从“传宗接代”、“养儿防老”  相似文献   

7.
杜威是 2 0世纪美国民主教育思想的捍卫者。他从实用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观点出发 ,在剖析美国式民主的意义和实质的基础上 ,就如何把美国民主应用于教育过程和教育管理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杜威把教育看作是实现民主的“首要的工具” ,并认为学校要为民主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因此 ,他疾呼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学校管理的问题上 ,杜威赞同“鼓励参与”的管理形式 ,强调要在保证学校制度和教育秩序的前提下 ,大力提倡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并培养适合学校民主管理的教育管理者 ,以保证民主教育和民主社会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8.
杜威论民主的教育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杜威是20世纪美国民主教育思想的捍卫。他从实用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在剖析美国式民主的意义和实质的基础上,就如何把美国民主应用于教育过程和教育管理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杜威把教育看作是实现民主的“首要的工具”,并认为学校要为民主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因此,他疾呼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学校管理的问题上杜威赞同“鼓励参与”的管理形式,强调要在保证学校制度和教育秩序的前提下,大力提倡教育参与学校管理,并培养适合学校民主管理的教育管理,以保证民主教育和民主社会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王洪林 《山东教育》2002,(16):19-21
社区教育,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全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全面深入地开展社区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青岛市市南区立足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城区实际,本着“政府协调、教育主管、社会参与、共育人才”的指导思想,不断探索深化社区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可喜的教育成果。目前,我区已创建了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全体居民为主体的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社区教育体系,形成了一套具有时代…  相似文献   

10.
为创建民主的学校管理,将学生培养成民主的公民,秀州中学20世纪二十年代创办了“学校市”。“学校市”是秀州中学校长、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博士窦维思将杜威“学校即社会”思想在中国的探索实践,是秀州中学特有的学生自治组织。这种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不仅在当时取得了很大的影响,对当下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增效、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外国教育理论本土化实践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推行“双证并重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职教育中推行“双证并重制度”,符合高等职教的改革需要,有利于高职教育办出特色,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双证并重制度”的推行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职教育实施主体必须转变观念,采取有力措施,依靠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参与,把推行“双证并重制度”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于教育事业给予了高度关注。他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规定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他在教育改革、开放和发展问题上提出的“三个面向”思考,他在教育主体和对象方面的尊重教师、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都始终围绕着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这个政治大局,因而显示出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一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对于学校,邓小平十分明确地说:“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在邓小平看来,政治任务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我国现时的社会,从质上讲,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从量上说,它…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育的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从培养英才转向为行业培养具有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采用校企合作的“定制式”培养模式是实现这一使命的有效途径。在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行业为高等院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和实习实践教育场所,行业业务人员参与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学校与企业可以通过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合作途径建立校企关系,通过学校与行业“双渠道”进行人才培养,实现了高校与行业在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上的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4.
刘创 《江苏高教》2000,(2):70-72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化社会 ,使教育的中心主题从传统的“学习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上来 ,而教育的制度也从原来的学校教育扩展为终身教育。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空前要求教育的时代 ,也是对教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的时代 ,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师范教育在未来社会中应该具有前瞻性。如果说 2 0世纪及其以前的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 ,那么 ,从终身教育的立场和当前人类知识的现状看 ,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激励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师生关系正悄悄地发生革命性的转变 ,教师…  相似文献   

15.
势在必行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势在必行。首先当今的时代是技术革命的信息的时代,是“改革、开放、搞活”的时代。客观形势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型,从单轨制转向多轨制,从平面型转向立体型。建立“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就是实现立体教育的一个方面,是对学生  相似文献   

16.
政治认同素养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居于首位。培养高中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长期稳定与繁荣,实现高中思政课教学目标,促进高中生政治社会化。教师主要从学校教育体系弊端、家庭教育理念偏差、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三个方面探寻培育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路径,运用“加强学校思政教育,丰富学生政治认知”“优化家庭教育理念,坚定学生政治信念”“加大力度监管社会环境,加强学生政治参与”等方法来加强对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合群性”,是对其成长过程中“做人”的基础性训练,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学生的“合群性”主要关涉家庭、社区、学校这三个空间及相应的群体:在家庭合群,是学生“合群性”指标的底线;在社区,学生的“合群性”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在学校,学生的“合群性”在“前社会”舞台上得到演练。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可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打造丰富的实践平台、定期召开班级民主生活会、注重科学的指导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合群性”。  相似文献   

18.
林榕 《亚太教育》2021,(2):65-66
一直以来,中职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作为两个不同的课程进行,但无论从课程的内容还是社会对课程的预期来说,思想政治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在育人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互相促进的作用。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站在时代的交汇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程也要紧跟时代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新时代建设者。  相似文献   

19.
课题背景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培养创新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们参与了广东省普教“九·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素质教育操作性策略研究”中一级子课题“小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研究实验工作,并将这作为学校总课题。旨在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开创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课题内涵创新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对于小学生而言,创新…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是2000年开始的日本新千年计划中“教育信息化”计划的目标实现年。该“教育信息化”计划的目标是:(1)在以往的计算机改善教学的基础上,运用ICT等信息技术推进“充分理解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推进以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能力与素质为目标的信息教育。具体是培养运用信息能力、对信息的科学理解、参与信息化社会活动的态度;(3)推进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以改善学校管理工作,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