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以(2001)十行终字第5号行政判决书,判决上诉人房县文化公司(简称文化公司)诉房县房地产管理局(简称房产局)注销房产证一案败诉,第三人房县棉花公司(简称棉花公司)所持房屋产权证书合法有效.  相似文献   

2.
一稿多投,一直是困扰编辑的一个问题。前不久,某编辑在报纸撰文痛陈一稿多投的危害,并列举了自已经历的两件事:其一,同一作者将报道同一事件的稿件投于同一报纸的两个版面,结果造成重稿;其二,某作者将同一稿件分别投于同处一地的两家报纸,这位编辑将稿子编发就绪,不  相似文献   

3.
一稿多投,是编辑、作者,读者经常议论的话题,究竟怎样看待呢?我专门请教了陕西省新闻研究所一负责同志,他讲,理论上没有一稿多投之说。不过,文艺稿不要一稿多投,原因是读者看了重复稿件会对作者产生反感情绪。自然,好稿子可以用文摘的办法投寄给其它报刊、杂志,也有稿费。一位经常在报社发文章的老通讯员说,文艺稿不能一稿多投,我赞成,除下文艺稿,其它新闻稿可以同时在不同级别的报纸、杂志投寄一次(不含电台)的做法,理由如下: 一、重要新闻只投寄一家,因种种原因未被采用,就会使稿件失去时效性、比如,我春节期间写了一篇言论《红包效应》,反映某国营大厂春节前厂长给中层以上干部发红包的事儿。这不仅给广大职工群众泼了冷水,而且在干部中也因红包高能低能之分造成了不应有的困惑,直接挫伤了广大干部和工人群众的积极性。该厂去年二月份完成生产任务占月计划91%,今年同期完成任务只占月计划40.5%,  相似文献   

4.
一稿多投辨     
石炜 《传媒》2003,(4):12-12
时下,随着传媒的发达,一稿多投、多发现象已经相当普遍。《著作权法》第32条前款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15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30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杂志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相似文献   

5.
一稿多投禁而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略加分析,不难发现,是那些名不见经传、业余又爱好爬格子的小作者和初涉此道的朋友一稿多投的多;新闻类稿件和那些时效性强的言论等一稿多投的多。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其中既有作者的原因,也有编辑的原因,那些爱好爬格子的小作者不象产品早有销路的大腕们,他们煞费苦心,绞尽脑汁好不容易凑成千儿八百字,自然就想法子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为了加大保险系数,于是他们就利用复印、油印、打字等现代誊印工具,弄它个十份八份,天女散花般飞往各个编辑部,其结果往往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至于那些存心想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差不多所有报纸杂志均规定作者不得“一稿两投”,个别报刊甚至对一稿两投的作者进行公开批评,扣以各种“帽子”。这种规定和作法是正确的吗?有利于新闻的传播和文艺的繁荣吗?  相似文献   

7.
一稿多投析     
新闻稿的一稿多投,过去曾引起过争论,现在似乎听其自然了,笔者也无意再去“挑起事端”。我这里要“析”的,是新闻业务文章的一稿多投问题。最近,偶然翻阅1989年头几期的《新闻战线》、《新闻记者》、《新疆新闻界》、《新闻与写作》、《新闻界》等,竟发现数篇同时出现在两个刊物以上的文章,如《地市报应强化开放意识》、《跳出小圈子办报》、《地市报在改革中崛起》等。在为编者们“英雄所见略同”而感到由衷敬佩的同时,不免想多说几句。一篇文章被几家刊物重复刊用,我以为编辑同志也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相似文献   

8.
1993年,美国国家档案局根据“30年解秘”的准则,对与1963年肯尼迪刺案相关的大量内部资料作了解秘处理。1993年11月22日,由《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和CBS  相似文献   

9.
一稿多投好     
究竟新闻报道“一稿一投”好呢?还是“一稿多投”好呢?找们认为一稿多投好。一稿多投有利于新闻传播,有利于新闻作用的发挥。这一点,周志卓同志的文章已经讲得很清楚。我们想补充一点:一稿多投还有利于条条块块之间的新闻传播和交流。例如,我们新疆煤田地质公司是属于煤炭部地质局直接领导的煤田地质勘探单位,负责新疆煤炭资源的地质及勘探工作。我们本系统办有《煤田地质报》和《中国煤炭报》,而我们公司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发生的重要事件,新疆  相似文献   

10.
一稿多投,是指一篇内容相同或基本相似的稿子,由一个作者投往多家宣传媒体,犹如一女嫁多夫,是件不道德和很不光彩的事。因它会使多种报刊内容重复,造成编辑和印刷出版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财力等多方面的浪费,所以常受到行内人士的抨击。因此,也是报刊出版部门很头痛和恼火的。为此,过去有些报刊还将此视为一条纪律,以此来约束和规范作者,谁不执行,即视为犯规,重者则予以批评或制裁,但仍有发生。尤其是近些年来,这一条虽被一再强调,但就其双方执行力度而言,远比过去差多了。一稿多投产生的原因及背景细观察,近年来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11.
我曾在县里当过九年新闻专干,是中央和地方六家新闻单位的通讯员或特约通讯员。长期的通讯工作实践使我深切地感到:“一稿多投”不可制止,但应有个限度;“一事多写”好处较多,大可提倡。“一稿多投”之所以不可制止,除一些同志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已谈过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理由:既然多年来几乎所有的新闻单位都是不退稿的,它们就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制止通讯员一稿多投。既不退稿,又不让人家“多投”,那只会浪  相似文献   

12.
一稿多投现象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浏览图书情报杂志,不时见到一些似曾相识的文章,待仔细对比,原来是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稿同时异刊,或异时异刊发表。这就是人们为之厌恶的“一稿多投、多登”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作者方面的,也有编辑部方面的。在作者方面,有的为提高文稿的投中率,扩大个人影响,或为区区稿费,不顾职业道德和自  相似文献   

13.
一稿多投何时了郑德明同志在《出版研究》(94。5)撰文,就近来困扰报刊杂志的一稿多投现象进行剖析,在谈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时,他说:产生一稿多投现象原因也很复杂。首先是利益的驱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时间就是金钱,人们的言行都将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作者...  相似文献   

14.
《新闻出版报》“自由谈”专栏,曾刊载王益先生的《一稿多投议》一文,读来颇受启发。 关于一稿多投现象的经常发生,在我看来,除了作者的因素外,还有编者的因素。 目前,人们对作者一稿多投这一点看得比较清楚,并且在“挞伐”作者的一稿多投行为上具有共识。我想主要谈谈编者方面的因素。 就编者方面看,除因极少数编辑人员对多投的、有  相似文献   

15.
笔者每天能读到二十多种报纸,不过主要是中央级的几家大报,再有就是文摘类、卫生保健类的小报了。然而,就在这极有限的几家大报上,每每能读到一些出自名家之手的同一篇文章。举个近例吧,刚读罢《工人日报》11月6日新闻评论版刊登的《动手拆掉“二衙门”》,拿起同一天到达的11月5日的《中国老年报》,二版上赫然看到同一作者的《拆掉“二衙门”》,第二大,不料自费订阅的《中华合作时报今日周刊》又在11月9日头版上再次邂逅这位知名高产作者的同一篇大作。几乎就在同一时间里,笔者从11月4日  相似文献   

16.
一稿多投现象透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各类刊物因一稿多投造成的一搞多登现象十分普遍,图书情报类刊物也不例外。这种令人烦恼的现象其危害性是极大的,首先既浪费了编辑人员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又影响了刊物的质量,其次是这种现象再不遏制,就会出现更多的一稿多投者,而随着这种不良现象的蔓延,又会导致更多的作者法制观念、社会公德和道德意识的淡薄,《著作权法》将被践踏,学术刊物这片净土就会被其污染。因此,对一稿多投造成的一稿多登的混乱现象其负面影响决不容忽视。提高刊物自身的水平和质量,对广大读者负责,减少或杜绝一稿多投现象已刻不容缓。1一稿多…  相似文献   

17.
用心审视一稿多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科技与出版》、《编辑学报》和《中国版权》在 2 0 0 3年都刊发了有关一稿多投问题的文章 ,各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笔者也曾是一位坚决反对一稿多投之人 ,不仅自身严格遵守这一游戏规则 ,而且在工作中处罚过偶尔发现的作者 (2年内未给违规者发稿 ) ,现时观点有变 ,究其原因可以说是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和冷静思考下的结果。   一、一稿多投的社会根源  对于一稿多投的原因 ,不少作者[2~5] 在各自的论文中作了不同程度的论述 ,在此仅分析其存在的社会根源。1 社会各个方面要求作者尽快发表论文就我国现时国情、行情看 ,几乎所有的基金…  相似文献   

18.
狠刹一稿多投歪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过去也一直反对一稿多投。但最近对此问题的看法有些改变。去年《羊城晚报》发表了一篇《一稿多投有何不可》的小文章,引起很大反响,许多人都认为这是新观念,言之成理。笔者也愿意接受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一稿多投现象探微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一稿多投早已有之 ,只是于今为烈 ,已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罢了。在以前写作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 ,作者要想一稿多投 ,非得费九牛二虎之力不可。如今 ,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作者只需在电脑上操作几下 ,就可打印出若干份作品。难道写作手段的现代化是一稿多投现象产生的惟一原因吗 ?非也。反对一稿多投是期刊社的一种惯例 ,一般认为一稿多投是有损期刊社及读者利益和浪费社会财富的不道德行为。但是 ,一稿多投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 ,不能一概而论 ,只能就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本文旨在从多方面入手 ,对一稿多投现象加以剖析 ,从而找出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