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一个出版企业,直至今日人们还怀念着它,因为它出版的《良友画报》开世界画报之先河,行销国内和世界有华人的地区,达十五年之久;它出版的《良友文学丛书》《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文库》等书籍,收集了当代的名家名著,已成为今天研究当时文化的必读教材。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童话》是由台湾汉声杂志社出版的,享誉全球的世纪经典童书,自从1982年出版以来,迅速风靡华人世界,三十年来畅销不衰,成为一代又一代华人共同的精神财富,成为中文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据悉,就在《中国童话》出版三十周年之际,大陆的读客图书高价拿下《中国童话》简体版权,并更名为《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一个风靡全球华人世界数十年的传奇出版物,首次回到了故土。  相似文献   

3.
在华人聚居的大中城市,差不多都有一种或几种华人报纸。纽约作为美国的经济中心、化中心、人口第一大城市和华人最多的城市,目前拥有《侨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中华经济时报》、《华美日报》、《明报》、《自由时报》、《成报》、《商报》、《新报》、《电视报》、《汇报》、《大公报》、《信报》等约20种华报纸。  相似文献   

4.
2008年,即将迎来100岁生日的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以下简称《箴言报》)突然宣布,从2009年4月开始停止日常印刷版出版而转为网络出版,仅保留出版周末报。此举一出引发了报业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这是报纸消亡的开端,尤其在《箴言报》宣布停止印刷版前后发生的美国甘尼特报业集团宣布裁员、《波士顿环球时报》、《纽约时报》等报纸或明或暗地减版瘦身等事件更让人们对于报纸的发  相似文献   

5.
一然 《今传媒》2005,(4):49-49
1943年10月19曰,毛泽东同志的光辉作《在延安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公开发表后,首先得到了亚洲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1945年12月,朝鲜就出版了《讲话》的朝译本,1972年,为纪念《讲话》发表30周年,朝鲜劳动党还出版了《讲话》的朝最新版本。1946年,日本“新日本学会“主编出版了日版《讲话》,改名《现阶段中国艺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蒋经韬 《新闻前哨》2006,(11):78-80
在美国,凡是有华人生活的城市,都有至少一种甚或是多种华报纸,在大中城市尤为典型。像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旧金山、休斯敦等城市,大大小小的中报纸多达十几种甚至几十种。纽约作为美国的经济中心、化中心、人口第一大城市和华人最多的城市(约有50万华人),目前拥有《侨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中华经济时报》、《华美日报》、《明报》等约20种华报纸。在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有华人近10万,就有5份华报纸:《芝加哥华人论坛报》、《芝加哥时报》、《化与生活》、《辰报》、《美中新闻》。在全美这些华报纸中,《侨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等报纸的影响力最大,发行量占了华报纸总发行量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7.
《中国童话》是由台湾汉声杂志社出版的,享誉全球的世纪经典童书,自从1982年出版以来,迅速风靡华人世界,三十年来畅销不衰,成为一代又一代华人共同的精神财富,成为中文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 据悉,就在《中国童话》出版三十周年之际,大陆的读客图书高价拿下《中国童话》简体版权,并更名为《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一个风靡全球华人世界数十年的传奇出版物,首次回到了故土. 《中国童话》的出版传奇 黄永松,台湾出版人,中古乡土文化遗产的积极抢救者.创办《汉声》杂志30余年,黄永松走遍中国田野乡间调查,采集"中国的""传统的""活生生的"民间手工艺文化,建立了一座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库.  相似文献   

8.
海外     
《青年记者》2013,(9):3
纽约时报公司拟出售《波士顿环球报》据外媒称,纽约时报公司最近表示,寻求出售包括《波士顿环球报》在内的新英格兰媒体集团。纽约时报公司还将出售《波士顿环球报》网站、《沃塞斯特电讯报》与其网站、《波士顿环球报》的邮件行销公司GlobeDirect以及Metro Boston的49%的股份。纽约时报公司在近几个月已卖掉了许多非核心资产,包括一些区域性报纸以及About.com网站,但还保留着法国的《国际前锋论坛报》。《波士顿环球报》创刊于1872年,目前发行量在美国报纸中排第17位。  相似文献   

9.
华文出版,在新加坡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加坡建国之前,华侨和东南亚的土生华人就引进出版了《三国演义》《二度梅》《薛仁贵征西》等中国古典小说,甚至翻译成马来、印尼等文字而传播遍及东南亚;中华儒家经典亦在新加坡近代的教育事业中起到重要作用。上世纪七十年代,华文学校凋零,华语沦为英语之后的第二语言,以至于今天,新加坡大部分青少年华人华语表达能力尴尬,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亚马逊网《论语》英译本进行数据调查发现:其一,21世纪以来,《论语》英译本的版本数量迅猛增长;其二,非华人译者是《论语》英文翻译的主要力量;其三,从书评数量来看,非华人译本比华人译本更受读者关注;其四,国内出版社是目前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力.因此,出版社应加快《论语》英译本的国外出版,拓宽多条出版渠道,实施国外化出版计划,壮大国内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亨利·鲁斯在1936年创办了《生活》图画周刊。它由于电视,邮费加价,印刷成本高涨,于1972年停刊。“时代公司”本周决定《生活》画报复刊。在某种意义上,《生活》画报也可以说根本没有死。1972年以来,“时代公司”出版过10种《生活特刊》,如“以色列精神”,“杰出的美国妇女”等。特刊售价是2美元,销数是50万—100万份。这使《生活》画报的爱好者一直怀着《生活》复刊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各地华人的交流沟通日益频繁且更为深入。为了促进不同华人社区之间的交流,协调各个华人社区的华语学习和使用,商务印书馆在《全球华语词典》的基础上,推出了《全球华语大词典》(2016年4月出版,李宇明主编)。该词典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陈原为总团长的中国出版代表团,于1989年6月2日至10日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华文书展。此次世界华文书展由新加坡《联合早报》和《联合晚报》主办。主题为《从传统到科技》。确定这样的主题,据新加坡同业解释,旨在“让人们认识到最新科技发明如何结合华人的语言文字而把传统华人的艺术文化带入现代化的纪元”,从而“体现今日华人传统文化所面对的时代冲击”。  相似文献   

14.
城市的胜利     
如果你热爱自然的话,就远离瓦尔登湖,到拥挤的波士顿市中心定居哈佛大学经济学家Edward L.Glaeser今年出版了一本新书《城市的凯旋》,引起了从《经济学人》到《纽约时报》等严肃国际媒体的广泛注意。他在《波士顿环球报》上也发表了文章,题为《如果你热爱自然,就搬到城里来》。正是在这篇文章中,他把我们心目中的环境主义先知梭罗描绘为一个罪恶昭彰的环境破坏者(梭罗的一次野炊,就烧毁了300英亩的森林!),解构了瓦尔登湖的神话。  相似文献   

15.
华进 《青年记者》2007,(2):43-44
近五年来,国内外掀起一股免费报纸的旋风。2005年1月4日,《纽约时报》公司宣布,向《波士顿都市报》注资1650万美元,《波士顿都市报》作为在波士顿地区发行的免费报纸,2004年总收入达1000万美元。①在此之后仅仅两天,国内也有了“大动作”,《北京广播电视报》改版,每周给北京五环以内的城区家庭赠送一份报纸,此举使其很快成为北京地区发行量第一的大报。②那么,免费报纸的竞争优势究竟在哪里?有没有劣势?本文试从受众角度进行分析。关于竞争优势1、转变了受众群——预期受众、潜在受众转变为现实受众预期受众指媒介希望获得的受众,潜在受众指…  相似文献   

16.
《群众》周刊,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第一个党刊,1937年12月11日在汉口创刊.编辑兼发行人,是筹备《新华日报》的负责人潘梓年(1893-1972).  相似文献   

17.
《科学画报》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本综合性科普期刊。从1933年创刊到现在走过了七十多年,期间经历了停刊、更换刊名等波折(1966年因故停刊,1972年以《科学普及资料》为名恢复出刊,1974年改名为《科学普及》按月出版,  相似文献   

18.
国际新闻界     
《波士顿环球报》拒登烟草广告《波士顿环球报》出版人理查德·吉尔曼1999年11月11日宣布:该报将不再刊登烟草广告。此前,美国已有《纽约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西雅图时报》、《圣何塞信使报》和《檀香山明星报》宣布拒绝刊登烟草广告。《波士顿环球报》发言人称,在历史上,该报刊登的与烟有关的广告只占其广告总收入的不足0.5%。《波士顿环球报》于1993年被纽约时报公司收购。  相似文献   

19.
台湾著名创业家何飞鹏的企业是以出版为主体,最初是由一本《商业周刊》开始.在这几年台湾出版业萧条、甚至有出版将死的预言之说.他的企业不但没有被击倒.并且被收购、上市、向大华人地区扩张,从他创业之路可以看到近二十年来台湾出版市场的变化.也可以见识到媒体人如何发挥洞烛先机的经营远见.他这一路的经验也正是传统出版业与新媒介交战、融合的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国际时报》是马来西亚东部地区一家著名的日报,1968年10月1日由马来西亚砂拉越州首府古晋著名华商、马来西亚丹斯里拿督阿玛黄文彬先生独资创办。2008年《国际时报》创刊40周年之际,记者应邀前往马来西亚参加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亲身感受到这份华人报刊在当地社会和华人群体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