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花钱的笑话     
老师:如果在公共汽车上,有一个老太太站在你旁边,而你正坐着,你会怎么做?学生:我会告诉她,老太太您年纪这么大了,就别老是挤公共汽车省钱了,“打的”虽然贵了一点,但是比较安全!一个小女孩问她的爸爸:“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有很多钱,住上好房子呢?”爸爸说:“只要你好好学习,长大了就会有很多钱,住上好房子了。”小女孩说:“爸爸,那你小时候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小男孩请小女生到一家豪华西餐厅用午餐。小女生一看菜单,发现凡是她爱吃的东西都贵,她只好问小男孩:“你喜欢我到了什么程度?”小男孩反反复复看了菜单,回答说:“比香酥鸭多点,但不到烤龙虾的程度。”花钱的笑话  相似文献   

2.
一天晚上,我爱人说要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女儿听见了问我:“妈妈,图书馆是干什么的?”我说图书馆里有好多书,是专门借给大家看的。“那我也要到图书馆去。”我想,带她到图书馆去,可以让她了解一下图书馆,看看别人是怎样安安静静地看书的。平时女儿在家,一让她看书,不到两分钟就坐不住了,不是缠着我们给她讲故事,就是让我们带她玩玩具。我说:“行,我带你到图书馆去,你先去收拾你的小书包,带一些你喜欢看的书。”她看爸爸没带书,便好奇地问:“为什么爸爸不带书呢?”我说:“因为你小,图书馆里的书你都看不懂。爸爸要看的书图书馆里有,可以借来看。”女儿背起书包高兴地跟我们来到离家不远的图书馆。到  相似文献   

3.
我不能失信     
这天是星期天,天气非常的怡人。宋庆龄一家用过早餐后,爸爸宋耀如决定带着全家到一位朋友家做客。小庆龄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她最喜欢到这位叔叔家去了,因为叔叔家养了许多可爱的鸽子。它们长着尖尖的嘴巴,红红的鼻子,黑黑的小眼睛,漂亮极了!上次见面时,叔叔还说下次送给小庆龄一只。小庆龄想到这些心里就高兴,她急急忙忙跑到自己的房间里,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找出来穿上,准备和爸爸、妈妈、姐姐们一起去叔叔家。刚跟着爸爸妈妈走出门,宋庆龄突然想起今天上午小珍要来跟她学叠花篮,于是就不知不觉地停住了脚步。小珍和小庆龄的年…  相似文献   

4.
正新建的大礼堂里,坐满了人。我们毕业生坐在前八排,我就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间位子上。我的衣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爸爸病倒了,他住在医院里不能来。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  相似文献   

5.
遵守诺(nuo)言是 宋庆龄从小就养成的美 德(de)。答应了的事, 一定去做,从不食(shi) 言。 一个周末下午,同学 小珍与她约好第二天上 午到她家来叠(die)纸花。 第二天早晨,爸爸叫醒(xing)小庆龄,对她说:  相似文献   

6.
开心时刻     
《少年文摘》2012,(11):108-109
造句小琴今天的语文作业是用"夜深了,妈妈还在…爸爸还在……"的句式造句,她在作业本上写道:"夜深了,妈妈还在打麻将,爸爸还在上网。"爸爸检查作业后,说:"写作的事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不能这么平实地描述家里的情况。"小琴听了用力点点头,于是认  相似文献   

7.
小朋和爸爸去商场买书桌,爸爸听人说检查桌子质量首先看看桌角是否是直角,可爸爸只带了准备捆桌子的绳子,忘了带三角尺.非常着急.小朋马上说:“没问题,用绳子也可以检查桌角是不是直角.”小朋将自己的方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很高兴。  相似文献   

8.
拔牙齿     
星期六下午,爸爸要去看牙医顺便把我也带过去了,说是要将我的六龄牙涂上一种东西保护起来,这样嘴里面的小虫虫就咬不动我的六龄牙了。等到了医院上了楼,医生一下子就认出我是谁了,还夸我是来过这里最乖的小乖人,因为我上次来这里补牙齿的时候,不但没有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哭,还“嗯嗯嗯嗯”地唱歌呢。爸爸让医生来看了看我的牙齿,医生说我前面的两颗小牙齿还长得不错,六龄牙呢还没有完全长好,因此医生说等全部长齐了再过来把牙齿封起来。这个时候医生又看了看我的另外几颗牙齿,她说上面的门牙还要再等一些日子,下面的一颗牙齿已经很松了,可以拔…  相似文献   

9.
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爸爸每天晚上都要检查我的数学作业。“能不能不检查作业?”我问爸爸。“不能。”爸爸回答说,“你的作业每天都会有错题。”我说我可以自己检查,爸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给自己检查出错题,这对于我来说,好像是不可能的事情。每天,吃过晚饭后,爸爸就会说:“小豆子,把你的数学作业拿过来。”爸爸看我的作业,我就在屋里求马得牛保佑。马得牛是我们班的班长,又是数学课代表,求他保佑,肯定灵。我正在祷告,就听爸爸在外面喊:“小豆子,过来!”一听这声音,我就知道又有错题,而且错的不少。是这样的,爸爸要是喊:“小豆子,…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笑     
爸爸五岁了"小珍,你能说出你爸爸今年多大了吗?"幼儿园的老师问。"爸爸今年五岁了。"小珍答道。老师笑了:"小珍,再想一  相似文献   

11.
丫丫童语     
爸爸多大呢“小珍,你能说出你爸爸今年多大了吗?”幼儿园的老师问。“爸爸今年五岁了。”小珍答道。老师笑了:“小珍,再想一想,难道你爸爸和你一样大?”  相似文献   

12.
宋庆龄是我国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是发生在宋庆龄儿时的事。一个星期天,宋庆龄的爸爸准备带全家去朋友家做客,孩子们都穿好礼服准备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在钢琴前弹奏着动听的旋律。妈妈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着我们呢!”听到妈妈的喊声,宋庆龄跑出来拉着妈妈的手就走,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了脚步。“怎么啦?”一旁的爸爸见庆龄停住了脚步,不解地问道。“妈妈、爸爸,我昨天答应小珍,今天她来咱家,我教她叠花。”庆龄说。爸爸说:“我还以为多大的事呢,这好办,以后再教她吧!”  相似文献   

13.
不能再感冒     
这段时间我老是咳嗽。爸爸不放心,决定带我去医院检查。挂了号,爸爸带我走进诊疗室。医生从爸爸那里了解了我的基本症状,用听诊器听了一下,说:"好像有哮喘。"紧接着,说了两  相似文献   

14.
妈妈生病了     
<正> 星期六早上,爸爸对着露西和依莲说:“等一下医生会来我们家。”露西和依莲觉得很奇怪:“医生?可是我们两个人没有不舒服啊!”爸爸解释道:“是妈妈生病了,医生是来看妈妈的。”露西是姐姐,她对妹妹说:“这是妈妈第一次生病呀!”  相似文献   

15.
刚满1岁的小贝贝长得胖嘟嘟的,活泼可爱,家里人把她视为掌上明珠,特别宠着她.但她不知为什么老是咳嗽,夜间或玩得开心时咳嗽就特别厉害,还会咳醒,有时喉咙还会发出"咻咻"的喘鸣声.贝贝妈妈带着她看了好几间医院,医生都说是犯了感冒和气管炎.可是用了一个多月药,也用了许多抗生素,孩子的咳嗽还是没好,喉咙仍会感到有许多痰.贝贝转到我院儿科后,我给她做了详细检查,并诊断出她患的是婴幼儿哮喘.贝贝妈妈听了非常紧张,也有点不能接受:贝贝只是咳嗽,怎么会是哮喘呢?  相似文献   

16.
亲情故事     
这个故事我听了一遍又一遍……那时我还小 ,才四个月。妈妈因家中琐事受了许多气 ,又没有及时排解出来 ,郁结于心而终于导致精神失常。我的爸爸将她送进了一所极不普通的医院———精神病院。妈妈开始并不是精神恍惚到一无所知 ,她还记得家中有个才四个月的孩子 ,整天吵着要见我 ,连饭也不吃 ,爸爸无计可施 ,医生却坚决不允许出院 ,说如果妈妈出院 ,她随时都会发病 ,而且一旦发起病来很可能会六亲不认 ,伤害孩子也会伤害自己 ,爸爸只好哄着妈妈说 :“我明天带你回去。”一个个的明天过去了 ,妈妈也一天天的憔悴、一天天衰老下去 ,爸爸终于忍…  相似文献   

17.
1979年11月16日,我出生在北京公安医院.我妈妈是京剧演员,她说我刚出生时的哭声特别洪亮,所以我在这个世上得到的第一个评价,就是大夫说的“又是一副好嗓子“.出院时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爸爸抱着我下楼,妈妈跟在后面,可能是身体还没有复原,妈妈脚下一打滑,摔坐在楼梯上,差点让爸爸也中下去.……  相似文献   

18.
一位家长曾向我讲过她女儿的一件事:一天,他带女儿到医院去拔牙,女儿有点害怕,这位爸爸就安慰她说:“别怕,爸爸就守在你身边。”可谁知进了诊疗室,女儿却更加恐慌,紧紧抓住爸爸的手不放,哭哭啼啼地就是不跟医生合作。这时,一位老大夫走过来对他说:“请你出去,离开你的孩子!’,孩子的爸爸有些为难,可看到老大夫不容置疑的态度,只得很不情愿地退出了诊疗室。孩子的爸爸忐忑不安地在外面竖着耳朵听着诊疗室里的动静,焦急地等待着。不一会儿,女儿平平静静地走了出来。爸爸急切地问女儿:“疼吗?你哭了吗?”  相似文献   

19.
佳段选摘     
巧妙开头假如我的一生是倒过来活的,我觉得会挺有意思。如果我能活80岁,那我一出生就是一个80岁的老太婆了。产房里的医生都会目瞪口呆,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他们口不能言,手不能动,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我。我慢慢地走出产房,坐在凳子上。过了好久,那几个医生才走出来。我爸爸问:“生了吗?男孩还是女孩?”那些医生都指着我说:“她……她就是你的女儿。”爸爸马上晕了过去。摘自浙江省上虞市丰惠镇小四(2)班章其珂《假如我的一生是倒过来的》(指导教师章建晖)早餐桌上,老爸老妈拉开了架势。瞧,妈妈举起了右手准备进攻,爸爸抬起左手准备随时抵挡…  相似文献   

20.
3岁的小康康最近晚上睡觉很不踏实,老说屁屁痒,胃口也不开,有时候还感觉肚子痛痛的。爸爸带他去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得了蛲虫病,开了药让他回家治疗。一个月后康康的病不见好转,康康爸又回到了医生这里。医生仔细分析了康康这一个多月的生活情况,发现原来是"病从口入"关没把好。于是医生给康康爸好好上了一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