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改善其人际关系提供依据.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贵州省55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不同自我和谐程度组大学生人际信任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及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自我和谐的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对特殊信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灵活性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对普遍信任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结果表明: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存在关联,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可提高其人际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2.
和谐校园建设最重要的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当前大学生人际冲突频频发生,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的情绪不稳定、认知存在缺陷、交际能力不强、家庭环境差异、学校教育不同等内外在因素导致。本文从大学生人际冲突与和谐校园建设关系入手,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冲突成因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良好人际环境指的是环绕在大学生周围能正面影响其思想、政治、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人际关系所构成的环境.它是高校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无形的高校德育人文环境.主要包括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在各种活动中形成的人际环境.当代大学生良好人际环境的构建就是要突出对“人“的教育,纳知性德育于生活德育之中;就是要重视校园无形环境的建设,实现外在德育与内在德育的转换;同时要营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真正实现自身和谐.  相似文献   

4.
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冲突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而且也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构建.通过对大学生人际冲突现象的透视和分析,对大学生人际冲突的主要因素、调适策略以及和谐校园的构建,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本质,在于个体与现实生活的各种关系世界的互动中所达到的一种协调、统一、完整、平衡的和谐状态,更是一个动态过程,个体性的适应与社会性的发展相互转化、促进,推动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具体表现在大学生与自我、他人、环境以及角色四个方面,即与己、人、物、事的关系和谐.自我和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属性...  相似文献   

6.
陆林 《江苏高教》2007,(3):103-105
蔡元培"兼容并包"治校理念既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也是和谐人格教育的有效探索.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需要和谐校园文化的规范和导向.今天,高教改革与发展需要在借鉴蔡元培"兼容并包"的治校理念基础上,不断探索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新思路、新途径,促进大学生和谐人格发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人际和谐是一切和谐的根本,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是社会安定、民族兴旺、国家繁荣的条件.当前人际关系存在人际冷漠、信用贫困、行为失范的不足,对此,要从打造诚信社会,注重社会爱心的人格文化建设,发挥社会道德建设的合力作用,才能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8.
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向导和理论支撑。充分认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科学内涵,积极探索实践路径,继承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人际信任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为工具,考察了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及人际信任的特征及二者的关系,为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及心理健康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的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建设的核心是校园文化建设,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是校园建设的根本.近些年,高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然而社会的变革也给校园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本文着重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措施,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充分体现大学生在高校校园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推进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大学生人际疏离感、自我和谐与自恋之间的关系,采用自我和谐量表、青少年疏离感问卷中的人际疏离感分量表以及自恋人格问卷对34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只在地区上产生显著差异,自恋水平在年级与地区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人际疏离感、自恋和自我和谐之间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和谐在大学生人际疏离感与自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构建和谐校园和营造健康校园文化氛围为目的,对600名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度和心理健康进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度在性别、专业、年级、生源地和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度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且对心理健康水平中各个因子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积极应对大学生人际冲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简述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分析大学生人际冲突直接原因的基础上,从学校教育与管理的角度上,提出了大学生人际冲突的应对策略框架,为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立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型心理资本现状及与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型心理资本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调查1028名广西在校大学生,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1大学生人际型心理资本总体及包容宽恕、谦虚诚稳、感恩奉献、尊敬礼让四因子得分分别为3.54、3.27、3.86、3.62及3.31。2大学生人际型心理资本与自我和谐症状呈显著的负相关(r=-0.354,P<0.01)。3自我和谐可解释大学生人际型心理资本23.7%的变异量。结论:提升大学生自我和谐程度,可有效提升大学生人际型心理资本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校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一个文明的和谐校园文化.理性思考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高校软实力、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人际冲突调适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学生人际冲突现象时有发生,可以从沟通、个性、利益、环境、恋爱及情绪等方面找到原因。必须从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冲突应对教育,克服消极观念,学会正确的自我宣泄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积极调适。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大学生和谐人格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大学生和谐人格建设.转型期大学生和谐人格具有健康、独立、创新和开放的特性.转型期大学生人格"非和谐"有其现实的社会依据.大学生和谐人格建设需要建立在建设思维转型、教育范式转型、社会机制转型和文化建设转型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力军,而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青年,在推进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大学校园的稳定与发展,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建设和谐宿舍,营造和谐向上的育人环境,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和谐校园的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和谐宿舍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高职院校建设和谐宿舍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构建高校和谐师生人际关系是时代赋予高校社会使命的重要组成,也是高校解放教育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在这一时代诉求下,高校教师要针对师生关系日渐疏远的趋势,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利用课堂建立师生的信任平台,以真诚关爱拓展大学生课外的人际指导以及凭借网络强化民主、和谐、融通的师生关系,从而优化师生人际关系,促进教育和谐乃至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