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学生的学习很难脱离过去的经验,当学生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会潜意识地调动自己已经掌握的经验和技巧,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和态度等。心理学上将这样"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之为"迁移"。学习迁移现象有多种多样,按性质可将其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反之则称为负迁移,也称干扰[1]。本文试就化学教学中出现的负迁移现象及  相似文献   

2.
张红旗 《成才之路》2014,(29):53-53
教学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共同学习或分组学习过程中观察现象、解决问题、交流经验、知识迁移,最终实现"学进去,讲出来"。  相似文献   

3.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不断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积极因素,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应明晰知识的前后联系,调用学生的已有经验,依据学习的"序"使用素材,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以下是笔者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第二课时中,运用迁移类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一、放大认知冲突,为"迁移"搭建场景  相似文献   

4.
知识的迁移也叫学习的迁移,心理学上把已获得的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继学习活动的影响或者后继学习活动对先前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现代心理学关于迁移现象的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在学习时,对学过的知识、技能和要领掌握得牢固,且又善于分析思辩,那么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概念会对另一种知识、技能、概念产生有益的影响和推动,这就是学习的正迁移.反之,如果对已学的知识、技能和概念掌握得不牢固,又不注意分析思辩,那么已学的知识、技能和概  相似文献   

5.
朱勇 《化学教学》2012,(5):66-68
将数学工具坐标系巧妙地迁移到化学教学中,利用坐标系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知识体系、整合已学知识和新授知识、构建相似问题的思维模型,把化学知识系统化,化学问题模型化,提高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考“3+X”考试科目的改革,考试的内容在向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迁移的本领。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一、学习迁移的科学概念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就是学习迁移,即已获得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和作用。它主要分为两种性质的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这两种学习迁移对学生学习所起…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原有知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本文着重介绍几种促进正迁移、抑制负迁移的策略:重视概括学习,揭示迁移要素;审析定势干扰,消除负迁移;强化变式训练,促进灵活迁移;创设矛盾情境,把握迁移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而我们所说的"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教师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  相似文献   

9.
姚占军 《考试周刊》2012,(81):142-143
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成功地迁移到新的情境、新的课题中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其实质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学到的某些原理知识应用到学习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本文主要谈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对教学目标阐述的角度及落脚点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提出来的,规定的是教什么,如何教,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现在新的课程目标直接从学生"学"的角度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直接指向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关注的焦点是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这就要求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扮演"教"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探究  相似文献   

11.
"乘法的初步认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连加运算基础上教学的。乘法的本质是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教学时,要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于学生拼图形、操作学具的活动之中,使概念教学成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徐桂芳 《青海教育》2008,(11):53-53
学习迁移能力实际上就是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不会学习的迁移就容易思维定势,多走弯路,或走进死胡同。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化学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心理学家提出“迁移”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当这种影响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时,称为“积极迁移”或“正迁移”;反之,则称为“消极迁移”或“负迁移”。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挥正迁移的积极作用,避免知识负迁移的消极作用呢?  相似文献   

13.
对如何利用学生自主学习来提高化学教学效率作了探讨.提出了采用"学案"先学的方法,使学生有备而来:通过课堂交流、展示,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利用精讲点拨和激励性的评价,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巩固练习,使知识得到有效地迁移运用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迁移是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继续和巩固,也是学生对新知识产生第一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学习中正确运用迁移可达事半功倍之效。迁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迅速高效地消化新知识,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知识的迁移实质是触类旁通,在应用知识时能做到举一反三,迁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新课时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学习能力呢?一、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5.
下面分析迁移能力的培养目标、原则、策略等问题..一、初中化学中学生迁移能力培养目标初中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只是短短的一年,在这一年时间内,需要培养学生对于化学学习方法的认识、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根据新课改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该合理的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迁移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几个层次的目标:第一、感受和认知层次;第二、理解运用层次;第三、应变运用层次;第四、反思层次.根据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步骤,首先获得认识,再是学着应用,其次变换迁移,最后是反思拓展,这四个层次,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整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教是为了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与学的契合点是学法指导.简单地说,学法指导就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能力其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亦即使学生获得迁移的本领,这对处于知识信息激增的今天,不仅在学校课堂,而且在学生走上社会以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正是当今教育界流行的“为迁移而教”的较力所在。本文试就学习迁移及其能力的培养作些探讨。一、什么是学习迁移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骑自行车的人,有助于学骑摩托车,会拉二胡的人学拉小提琴也相对容易些。从广义上讲,以上都属于学习活动,这就是学习中的迁移现象。在教育教学中同样也存在着迁移。…  相似文献   

18.
《华章》2007,(12)
现代心理学关于迁移现象的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在学习时,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牢固,又善于分析、思辨,那么所学的知识会对另一种知识产生有益的影响和推动,这就是学习的正迁移。反之,如果对已学的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又不注意分析、思辨,那么已学得的知识会对学习新知识产生妨碍和不利影响,这就是学习的负迁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有效地利用这种迁移的规律,大胆引导学生探索数学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习迁移"在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知识间的迁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将"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应用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认为:大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这门课程的良好方法之一是学会应用学习迁移,教师应该积极促成学生学会学习迁移,形成学习迁移的能力,这样不仅对本门课程,就是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会形成积极的迁移作用,从而整体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校生涯中学会如何适应社会,最有效地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来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迁移问题。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研究、探索和运用迁移的规律,充分考虑影响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