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所有小说中被评论最多的一部。它之所以能成为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因为该小说的非凡艺术成就。他对时间的精心处理在《喧哗与骚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使该小说成为一部少见的关于时间的小说。它对时间的独特处理不仅有利于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而且也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蕴。  相似文献   

2.
《喧哗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惊世之作。小说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出发,让所有的人物都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出现在人生喧哗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骚动不安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喧哗与骚动》的标题出自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中的一名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福克纳以一个家庭的“喧哗与骚动”向人们展示了美国南方社会的精神面貌。福克纳运用现代派手法表现了这一主题:首先,福克纳采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而这又不同于乔伊斯等人“流水帐”似的“意识流”。他先用“意识流”手法勾勒出一个梦幻般的、模糊不清的情节,最后采用传统的第三人称写法,真实“意识流”所造成的空白,使朦胧的故事全貌逐渐显现出来,变得明朗而清晰。其次,福克纳注意运用“时序颠倒”的手法。他摔碎了时序的“框子”,从而轻松自如运用那种“.出众的艺术”来描绘那个年迈而“生死的世界”,借以突出历史与现实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喧哗与骚动》自1929年面世以来,就成为当代美国小说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叙述结构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目光,并在逐日深刻、多元的阐释中展现出它惊人的理论空间。本文即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借用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的自我理论,对这部小说中昆丁、杰生、班吉三个人物进行分析,以揭示在他们将欲望投向凯蒂的过程中,自我观念的形成和坍塌。  相似文献   

5.
张茹 《文教资料》2009,(35):15-17
福克纳在小说形式和技巧的创新方面成果丰硕,本文对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进行结构分析,从叙事时间入手,解读其文本四部分之间在时序、频率与时距上的变换过程,探讨福克纳叙事技巧对主题蕴含和读者审美体验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举世闻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现代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用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主要探讨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言语与行为。这些不同的言语和行为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美国旧南方家庭关系和其中的感情纠葛,反映了20世纪初期美国旧南方社会中理想与现实、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对《喧哗与骚动》的细致解读,综合凯蒂·康普生自身的性格弱点、家庭成员对她的影响及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等主客观方面来探析她人生悲剧的原因,从而便于更好地解读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9.
作为一名举世闻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现代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用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主要探讨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班吉篇中班吉、凯蒂和康普生太太的言语与行为。这些不同的言语和行为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美国旧南方家庭关系和其中的感情纠葛,反映了20世纪初期美国旧南方社会中理想与现实、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10.
《喧哗与骚动》旨在揭示美国南方旧秩序的解体和传统观念的丧失给现代人造成的困惑和绝望.作者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用心理时间来代替传统的时空观,来表现人物的时空错位感;用多视角的叙述方法增加了故事的多义性以及叙事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理论.从时间方面来研究《喧哗与骚动》的独特的叙事策略,表现福克纳在叙事技巧方面的非凡成就,彰显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小说<喧哗与骚动>通过康普生家族的分崩离析反映处在历史性变革时期的美国南方社会,以及南方人的精神危机.本文作者通过对作品主人的分析,反映存在主义主题荒诞.  相似文献   

13.
面对陌生的外国文学经典,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大学生思考的力度始终是个难题,而加强本土视角下的学习接受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本文借((檀香刑》对《喧哗与骚动》叙事技巧的化用,引导学生阅读、讨论,通过讲解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多角度叙事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女性形象一直是历代文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作品中表现了对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前景的关注。而中国文学作家莫言在作品中真实记录了中国农村广大农民平凡而真实的生活,也揭示了男权制度下女性的凄惨命运。福克纳和莫言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对女性形象进行了刻画。本文对《喧哗与骚动》和《红高粱》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位作家对男女社会地位平等的期许。  相似文献   

15.
《尘埃落定》和《喧哗与骚动》这两部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生动地描写了曾经显赫一时的部族、家族在时代潮流中不可避免的没落与凋零,为它们曾经辉煌的过去唱了一曲无奈的挽歌。而且,两部作品中都出现了一个傻儿子的形象。傻子在两部作品中的作用异常重要,以其为叙述视角对部族、家族的衰落史进行了全景展示,再现了傻子视角下独特的时空观,借此展示了作者独到的时间意识。傻子在作者的描写下还变成了具有一定神性的人物,两部作品都是"痴人说梦",却也给人以历尽沧桑之后的"大智若愚"之感。  相似文献   

16.
在《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从四个不同角度叙述了同一个故事,追述了一个南方贵族家庭衰败的历史,反映作家对人性和仁爱的呼唤。作品中的意识流、多视点叙事、内心独白、时空变化和象征主义等艺术手法已经广为研究。通过对比《喧哗与骚动》和《圣经》的结构内容的异同,可以探讨作品中蕴涵的象征模式和圣经隐喻。  相似文献   

17.
《喧哗与骚动》以源自诗歌技法的重复为基本结构手段,四个声部在对凯蒂的重复咏叹中互相堆积,累积为感染力。班吉、昆丁以抒情为主的声部与杰生、迪尔西叙述故事的声部,在对位中平衡了诗化风格与现实视野间的矛盾,这意味着福克纳在叙事艺术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18.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现代主义创作的一部杰作,出版后十几年才逐渐为人重视,现在已成为评论界瞩目的焦点。本文试图从文本的声音表征入手,分析作家采用的各种表现声音的手段以呈现出小说题目中所蕴含的声音效果,以此凸显康普生家暨南方衰败悲剧带来的冲击和震撼。  相似文献   

19.
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运用多种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手法及实验性艺术技巧,在文学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通过女主角凯蒂这一隐含的中心,展示福克纳创作的审美意识和独特的叙事方式,看似逐渐消失的凯蒂,实为各个叙述者的指向中心,形成叙事多元的美学效果,为更深刻理解小说人物隐含意义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福克纳的文学创作中,圣经意象和象征是其经常使用的手法。着重讨论《喧哗与骚动》中比较突出的几个圣经意象及其象征意义,结合其在《圣经》里蕴涵的意义,以此说明圣经意象在威廉.福克纳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