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高中生物学的生态学部分中,种群数量变化是一个常见的考点。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代换是考试中常见的考查方式。本文例析了种群数量变化的考题,用数学推导和推理的方法,归纳了种群数量的“J”型和“S”型变化的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  相似文献   

2.
<正> 种群增长曲线模型有"J"型和"S"型两种,它们表示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在生物群落的演替、种群数量变化的预测以及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但学生在学习该部分知识时,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现对此解析如下。1 种群数量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种群"J"型增长曲线是指在理想环境中,空间、资源无限和不存在任何天敌、寄生者和竞争者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种群与群落     
<正>例1图5中甲图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图5A.甲图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一个营养级B.调查甲图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C.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如乙图中的曲线XD.若乙图中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c点对应的是丙图中的t_1时刻,此时丙的出生率等于死  相似文献   

4.
在种群增长曲线中,分析种群数量增长率的变化通常是以曲线的几何斜率来解释的;在“J”型增长曲线中,假设每年增长率是固定不变的,而描绘出来的曲线斜率却是变化的,这是为何?“种群增长率”与“每年增长率”有别乎?既然“J”型曲线有“每年增长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种群和群落"一章教材内容特点的基础上,对该章的教学重难点及其教学安排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最后指出了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用定义法、斜率法、特殊值法和函数法对种群的增长率曲线和增长速率曲线进行了探讨,并归纳了“S”型增长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在生物资源利用和有害动物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2016,(22):59-60
在阐述种群增长率和种群增长速率的定义及数学表达式的同时,运用几何画板软件绘制种群"S"型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  相似文献   

8.
林密 《考试周刊》2013,(51):154-155
种群增长率、增长速率是生态学重点考查的内容,但是当今中学生物教材没有明确的解析,在平常的教学和练习中,经常混为一谈,错误百出,作者从不同层面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种群,是指同一区域中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它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生态学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现已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生态学的重要内容,而出生率和和死亡率则是决定种群数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表明,凤阳县玉米田苗期常见有害生物有6科6种,害虫天敌有4科4种,其中麦二叉蚜和黄呆蓟马为主要害虫;龟纹瓢虫是害虫的重要天敌,对控制害虫的种群增长作用明显。其次,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越大,稳定性指数亦越大,5月下旬是群落抵抗外界干扰和恢复原状态的最佳时期。通过数学分析得知,麦二叉蚜和黄呆蓟马呈聚集分布时,常见天敌在田间水平分布格局也为聚集分布,从而提高了对害虫的综合控制作用。通过建立黄呆蓟马、龟纹瓢虫种群增长模型,揭示其种群消长与时间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是生物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常出现以下几个误区,现归纳如下:1把种群“J”型增长公式中“λ”当成种群增长率误区分析:由种群“J”型增长曲线中种群数量变化公式:Nt=NOλt=Nt-1λ推导出λ=Nt/Nt-1,由于“λ”在“J”型曲线中是一定值,进而认为“λ”就是种群增长率。错因在于对“增长率”理解不够。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了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相关的习题中又延伸出了增长速率(即增长速度)和增长率两个概念,而教材并没有对这两个概念加以具体解释,所以一些参考资料在此相关的习题中将这两概念相互混淆,甚至将两概念等同。现将这两概念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种群增长模型中增长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贝塔朗菲在提出机体系统论概念的同时,主张用数学和模型方法研究生命现象。从此模型方法开始在生物学领域应用。从思维形式角度分,生物学构建的模型主要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其中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现实系统或其  相似文献   

14.
从近几年高考来看,在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对种群和群落考查所占比例明显大于生态系统部分。试题呈现形式不仅有文字形式,还有曲线、表格、柱状图等形式,试题还往往有较新的信息呈现。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种群和群落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多的能够考查学生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曲线图表、从材料中获取新信息并迁移利用信息的能力。本文对种群和群落常见的考点进行盘点分析,以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教学》2016,(12):57-59
通过学习的3个基本维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种群的特征与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分析、讨论、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种群的数量变化》在新课标中的知识性学习目标是“解释”,属理解水平;能力性学习目标是“尝试”,属模仿水平.因此,在考试中必然会以教材上的“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为模仿对象设计相关问题,以考查同学们的理解水平和模仿能力,而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则是高考最容易考查的内容,几乎每年都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种群增长速率和种群增长率概念的比较,结合某种群数量的统计数据,分别绘制了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坐标曲线,再通过比较分析,得出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第5题应将原坐标图中的"种群增长率"修改为"种群增长速率",否则,该题没有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8.
种群和群落是高中生物的重要知识点,相关的高考试题在各地试卷中每年都有出现.这部分的常考考点有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数学模型,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等.下面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9.
概念学习是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建立在学生深度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出发,逐渐过渡到相对复杂的抽象概念,帮助学生构建概念图。生物学概念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种子,通过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复述,经历概念构建的过程,及时纠正其对概念的认知偏差,有助于促进其对概念的理解。以“种群和群落”的复习为例,说明概念教学在复习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1 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种群数量变化原因 酵母菌是一种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的单细胞真核生物,个体较大,能在高倍显微镜下清晰可见。酵母菌的生长周期短,增殖速度快,是研究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以及外部因素对种群个体数量影响的良好实验材料。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下降、波动、稳定等,“J”型曲线与“S”型曲线是两种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在实际环境中,由于资源空间的有限,种群的增长一般都是“S”型曲线,该曲线有一个K值,即环境容纳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