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酹江月·淮城感兴张绍文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一枰棋坏,救时着数宜紧。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满地干戈未戢,毕竟中原谁定?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赏析】《酹江月》即《念奴娇》,由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尊还酹江月"句而来。题目中的"淮城",泛指淮水两岸的城市,这里疑  相似文献   

2.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探评四川阆中市教师进修学校张光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拭《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点睛之笔,如何理解它是能否正确认识词旨的又一关键。关于其评价,众口一词:抒写了诗人“心灰意冷”的消极人生思想。这几成定评。但笔者仔细揣摩,...  相似文献   

3.
妙笔绘人生     
岳枝 《老年教育》2008,(7):41-41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抒发的人生感慨。而在我看来,把人生比作梦境似乎太虚无飘缈,倒不如说“人生如画”更贴切,更让人憧憬。  相似文献   

4.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整体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前人之述备矣,让我受益匪浅.而词末“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句,关乎整首词的风格,还有探时的必要.在这里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从整首词来看,前边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可说明是在白天,苏轼在赤壁眼见长江的雄姿;后边写“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江上既已出现明月,则说明已至夜晚,东坡居士把酒临江,邀月同饮.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苏轼在赤壁至少呆了一天,即从  相似文献   

5.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激起了多少人的共鸣。苏轼——一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的天才,他给后人留下了四千余篇诗文作品,尤  相似文献   

6.
《今日中学生》2005,(18):42-43
在书香的天空下,我领略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展云舒”的那份超然;我感受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那份大气;我想象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那份凄凉;我还能品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那  相似文献   

7.
一、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 酹江月&;#183;和邓光荐 文天祥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相似文献   

8.
作者根据立意的需要,对常识性的材料作“另类”分析。①选定视角。从“鸟台诗案”的角度看“一樽还酹江月”,本文立意全出。②章法新解。“起兴”产生原因,其解说“亏他想得出来”。上述无理而妙的分析,是很有创意的。  相似文献   

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相似文献   

10.
一、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酹江月·和邓光荐①文天祥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②。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③,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注释]①1279年8月文天祥被俘后押送大都途经建康。其时,同时被俘并被押送大都的邓光因病滞留建康。文天祥将继续北上,邓作《酹江月·驿中言别》相赠,文写此词相和。②本句语出《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相似文献   

1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檐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相似文献   

12.
五宝轶事     
如今,我已成为衣带渐宽人憔悴的高三一员。遥想帅哥我当年,雄姿英发,“酒池肉林”,谈笑间、有美女在旁,过的是神仙般的生活。而如今,灰飞烟灭,多悲应笑我,早生华发,唉,感叹人生如梦,本想一(木尊)还酹江月,但转念一想,洒酒酬月岂不是浪费?便将美酒灌进嘴里,不料酒烈迷我心智,迷糊间我想起了高二五宝……  相似文献   

13.
酹江月(和)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相似文献   

14.
难题     
请以难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繁弦急管,灯红酒绿,在这物欲横流的城市里,你是否也曾遇到这样的难题——到底,我们是应该看繁华竞逐,投身进世俗的长河之中,还是选择且放白鹿青崖间,一尊还酹江月?  相似文献   

15.
独角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所有人提起苏子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无不为其“大江东去”心驰神荡,臆想那金戈铁马何其豪壮,胸襟气魄何其非凡!但是,也许,这最后一句才是他真正要说的话。人生如梦!人生如戏!每个人一生都在上演一幕不知名的独角戏,这戏可以是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上学期,湖南省邵阳市二中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及新课程改革阶段成果展评。笔者听了一位青年教师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课。整堂课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在此不再赘述;单说该教师上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的探究活动。他设置的探究题——"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无独有偶,在市级公开课上,有老师也选择了这个探究题:"探究‘人生如梦,一尊  相似文献   

17.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怀古词的代表。全词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中,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苏轼为什么这样悲叹“千古风流人物”的一去不复返和颂扬这些人物?为什么这样赞美祖  相似文献   

18.
醉月     
举金樽,斟美酒,把酒盏,酹江月。抚古琴,仰天叹,邀明月,对酒歌。婵娟将清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天际间传递情思,用皎洁的月光征服了无数人。月印故土"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的这声慨叹,是那么的无可奈何,不禁令人心颤,但没人能给他回答。李煜的人生际遇就如同那轮"秋月"般凄冷,他独坐在寂寞的梧桐深院里,"月如钩"的秋景牵扯起他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心境。这里不仅仅锁住了李煜的生活,更禁锢住了他的人生向往。"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离愁绵延不断,无法挣脱,李煜不得不以明月来抚慰心中的伤痛,是明月支撑着他的悲苦人生。  相似文献   

1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为词人游览黄州赤壁时所作。这是一首怀古词,词人将写景、叙事和抒情糅合在一起,大开大合,气势雄健,抒发了不尽的感慨,在词史上很有地位。上片具体描绘赤壁古战场雄伟壮观的景象,气势夺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的开篇便以如椽巨笔描绘滚滚东…  相似文献   

20.
陆精康 《现代语文》2008,(9):117-117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秋波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