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一般是六七岁,这个年龄的学生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很多学生不太能听懂老师的话,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玩学习文具等,还有的学生精神不够集中。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四十分钟内持续认真听讲,能维持的时间大约是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2.
<正>因为孩子们是天使,天真,灿烂,所以我们能在课堂上享受天伦之乐,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给他们带来阳光,在课堂上用快乐教学法,让学生觉得课堂不是压力,而是游乐园,让他们渴望知识的愿望在课堂上得到满足。一、让课堂中的游戏能拉近师生关系任教这么多年以来,我从事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多年,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概就是二十分钟左右,他们喜欢听故事,喜欢做游戏。记得有段时间,因为有高年级的课,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脑子动起来。让学生眼睛动起来,让学生身体动起来。才能真正做到让课堂动起来。普通学生注意力能保持20分钟左右,20分钟后,学生的注意力会下降,教学效果就差。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4.
课堂设疑,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究理致知的一种重要手段。特别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使用设疑的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设疑的时机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注意”是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开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听课不可能自始至终地保持旺盛的注意力。一般来说,上课之初1~5分钟,学生思想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甚至有的学生尚未做好上课准备。教师要通过组织教学的过程安定课堂秩序,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此后20分钟左右,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即处于所谓高度紧张的注意状态。随着时间的推…  相似文献   

5.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中学生的注意力一般保持在15—20分钟,而一堂课是4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6.
任颖霞 《考试周刊》2014,(76):97-97
<正>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注意力集中的持久性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为了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重视课堂前三分钟,注重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前三分钟是课堂教学的序曲,是教学内容的导入环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带来新鲜、引人入胜的感受,还要诱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使其进入"我要学"的最佳学习  相似文献   

7.
“一般来说,中学生的注意只能维持30分钟左右,课堂尾声的10分钟以内学生有疲倦感,注意力易分散。”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克服虎头蛇尾现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在临近尾声时又掀起一个高潮,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教学环节,除了教师本人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外,还要积极地探索、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对策。本文仅就上述问题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课堂心理环境既是指课堂教学中影响师生心理互动的环境,如师生关系、课堂气氛、学习心理品质等,也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主要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情感体验,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在不同的课堂心理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有很大差异,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  相似文献   

9.
有经验的老师都非常注重每一节课的导人艺术.因为一节课开始的几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接受知识最迅速、反应最敏捷的时刻,良好的课堂导人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氛围.导人方法多种多样,因人、因时、因地、因教学内容各不相同.下面试举例探讨.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习过程中大脑兴奋的持续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一个中学生大脑自然兴奋 (即表现对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 )持续时间约 20分钟, (一个小学生大脑自然兴奋持续时间相对于中学生来说要短一些 )随着学习过程的持续,大脑自然兴奋逐渐降低,开始出现疲劳现象和思维抑制,注意力开始分散,兴趣开始转移。因此,在长达 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思维能力和情感不会维持在同一水平上,而是从始至终呈递减态势。多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发现学生上课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段状态 (简称“时态” )…  相似文献   

11.
课堂导入,指在课堂教学伊始的3-5分钟内,教师和学生所有教学活动的统称,导入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虽时间不长,但却十分重要。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人情境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生物课堂的导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导入,指在课堂教学伊始的3-5分钟内,教师和学生所有教学活动的统称,导入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虽时间不长,但却十分重要。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人情境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是教师巧妙引导学生思维的活动。教师引导艺术的高下将直接影响学生思维活动质量的好坏。事实上,学生的认知情绪在课堂并非一贯饱满,而是呈现波形分布。一般来说.刚上课时的5分钟左右,学生的注意力不太稳定,其后的30分钟左右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也是取得最佳课堂效果的时期,之后5分钟头脑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又开始呈下降趋势,最后5分钟左右则属于大脑工作的衰退期。  相似文献   

14.
课堂导入是整节课的前奏,即使所安排的时间较短,却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运用课堂导入,将会快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为新知识点的讲解奠定基础,大幅度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简单分析了三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希望能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会上课是老师获得职业幸福的首要基础,是衡量一个好老师的基本准则。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既决定了教学的成功与否,又关系着学生整体素质能否提高。根据教学大纲,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上课的总数大约有两万多节,如果把每节课45分钟累积起来,这将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时间数字啊!所以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首先,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孩子学习的主要途径。上了多年的课,也听了许多节课,我感到要想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实效性,对课堂的节奏把握很重要。心理学家证明:小学生注意力稳定的时间是20分钟左右,小学生思维的黄金时段是上课后的第5分钟至20分钟。孩子依靠有意注意进行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使每堂课有张弛、快慢的规律变化,这样才能自始至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张弛有度,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一个有节奏的课堂教学可以从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7.
要日常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在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学生注意力集中,勤于思考,踊跃发言;但到了快要下课的前几分钟,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学习效果明显下降。因此,课堂结束的艺术方法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是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强化、延伸、发展的过程,起着画龙点晴的作用,能再次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教学生涯已有十载,品味其中的经验教训,有丝丝的甘甜。也有涩涩的苦味。其中课堂“语言”给我的震撼极大。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语言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其课堂语言仅具形象性是不够的,每天一堂接一堂40分钟的课,对于生性好动、好奇的中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  相似文献   

19.
常娟 《基础教育研究》2011,(10):25+27-25,27
高效课堂,是指学习效果好、效率高、效益大的课堂。效果是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与收获的比例,课堂教学应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效益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素质得到培养和成绩得到提高。在高效课堂里,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而是对外部信息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学习的过程成为了学生主动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数学自辅教材是一套培养学生能力性的教材,可操作性极强。我从 1996年开始使用自辅教材,截止2003年结束,实验时间为七年。七年来,我所承担的数学自辅教材教改实验得到了区教委课题实验小组老师及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加上在教学中的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我在教学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证明了这套教材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1.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多种多样的活动。专家对中学生注意力研究的结论是: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这 15分钟,抓住教材的重点、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