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律表征着现实生活中客体与客体、主体与客体二者相互同构关系;韵则更多地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附属于人的物的关系;神表征着人与其生活世界的关系。侗族刺绣中的精美图案、绚丽色彩、巧妙构图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审美趣味及审美理想,也体现了和律、韵、神的浑然统一。  相似文献   

2.
人的价值内在地包含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自我价值是个体的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它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价值创造的前提;社会价值是处于价值客体地位的人以自己的活动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意义关系。它是人的价值的最基本内容,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保障。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人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学者开始从价值论的角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地位等问题.价值的主体是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又分为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个体存在的价值与社会存在的价值综合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价值,二者的关系既辩证又统一.  相似文献   

4.
价值不是实体范畴,而是关系范畴,是表征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功能和效用,是主体在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需要和客体属性的基础上,对客体进行发现或改造的结果,是主体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价值不是实体范畴,而是关系范畴,是表征客体与主要需要之间的关系,是客体对于主本需要的功能和效用,是主体在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需要和客体属性的基础上,对客体运行发现或改造的结果,是主体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冯红 《班主任》2005,(10):28-29
潜在价值是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具备的潜力和能力,即人的内在本质力量.人具备了这种本质力量,就有了创造客体价值和实现主体价值的可能.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主力.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应更多地激发班主任的内在潜能,发挥其内在的本质力量,这样就会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技术的价值,作为技术在与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所在系统的相互关系中所产生的效应,既作用和影响着主体,也作用和影响着客体,同时还改变着人、自然及其二者的相互关系。技术价值的本质,既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辩证统一,又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价值是以主体的内在尺度为特征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这一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这种作用和关系的表现就是价值。其价值的大小在于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这里讲的主体指的是实践者、认识者,即人本身。客体指的是实践和认识的对象,这个对象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人既可以是主体又可以是客体,如当主体(人)把自然界当作自己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时,自然界就成了人的客体,于是人可以通过对它的认识和改造使它在物的方面满足主体的需要,这就是物的价值。人也可以作为客体,即人创造价值满足个人、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人作为价值客体的意义上说,他的价值与其他客体的价值具有某些相同点。人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人不仅是价值的享受者,  相似文献   

9.
1"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而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是说.人作为历史的主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在与客观世界一切存在物所构成的客体中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涵义.从实践关系来看,人是能动的改造者,物是被改造的对象,人作为实践主体出现;从认识关系来看,人是主动的认识者,物是被认识的对象,人作为认识主体存在;从价值关系来看,人作为价值主体,物则只能被作为主体所评价的对象客休等等.总之,人是一切存在物中的最高存在者,成为主动和主导方面而支配、制约着社会历史的兴衰与进退.  相似文献   

10.
1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而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是说。人作为历史的主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在与客观世界一切存在物所构成的客体中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涵义。从实践关系来看,人是能动的改造者,物是被改造的对象,人作为实践主体出现;从认识关系来看,人是主动的认识者,物是被认识的对象,人作为认识主体存在;从价值关系来看,人作为价值主体,物则只能被作为主体所评价的对象客体等等。总之,人是一切存在物中的最高存在者,成为主动和主导方面而支配、制约着社会历史的兴衰与进退。  相似文献   

11.
在人文科学学理基础的探讨中,价值范畴和意义范畴往往存在着混用的现象。其实,二者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有必要进行仔细的辨析。首先,价值的把握、意义的澄明最终都需要追溯到世界整体观念。差异之处在于,价值问题的关键在于等级化的世界图景的建立,意义的产生则依赖一个万事万物内在关联着的世界。其次,在由事物世界向人文世界的提升中,价值和意义实际上展示出两个有着一定差异的方向。在价值的方面,这一提升是由实然到应然的提升。意义所展示的提升路向并不表现为由实然到应然的提升,而是由物理世界到精神世界的提升。第三,在人文世界与主体的联系方式方面,价值更多地体现出类似产品的现成性特征,意义则更多地体现出过程性、生成性的特征。价值和意义实不可相互替代,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2.
价值与价值评价:主客体关系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是属于主客体之间深层关系的范畴,它所揭示的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价值评价是价值主体对客体属性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价值与价值评价,从更深层意义上反映着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是价值哲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建立科学的价值与价值评价观,是建立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体系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从抽象角度出发总是难以理解和把握的,将其具体化则容易得多,价值属性亦如此,从大量具体的价值现象出发,可以看出,价值既不是主体的孤立属性,也不是客体的孤立属性,而主客体以一定方式相互作用的表现的整体特性,具体的主体、客体、确定的主体目的与主客体相互作用方式四要素构成的价值关系整体,是价值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完善化,这其中包括着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也就是人的价值问题。无论是教育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还是其文化职能、科学职能,都是以人的发展及其价值实现为前提的。教育本身也在人的价值实现中体现着自己的价值。叮见,教育和人的价值实现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价值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在研究价值的有关]司题时,都无一例外地要讨论主体、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三者是构成价值的基本要素。一定价值关系的产…  相似文献   

15.
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是价值哲学的两个重要范畴。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的主体是个人、群体和社会,价值导向的主体只是社会;价值取向的依据在于价值认识的多元性,价值导向的依据在于价值真理的一元性;价值取向的方向是使主体走向客体,价值导向的方向是使客体趋近主体,二者方向相反;价值取向的内容不全是理性认识的成果,也有一些感性认识的成果,而价值导向的内容则全是理性认识的成果。其联系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是价值导向的前提,价值导向是价值取向的向导。  相似文献   

16.
现行价值哲学将“价值”理解为物对人的直接关系(包括需要、效用等等),这是作为物与人直接关系的“事实性价值”,但最重要的价值不是这种价值,而是“映射性价值”,它由人的主体将其所持有的社会关系的价值赋予客体对象而生成,由此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价值纽带。社会历史实践过程就是价值世界的生产过程。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将其社会化的生命投射并凝结于产品中,以产品为媒介而生成作为生产关系的劳动价值。生产关系决定社会意识,从而形成各种价值观念,其投射到客观对象中生成了各类价值:投射于社会利益关系行为而形成伦理价值,投射于与其相应的感性形象而创造美学价值,投射于人类认知活动而创造关于真理性的价值。这种“赋价过程”并非随意的主观过程,它遵循价值世界规律,将被赋价的客体的规律纳入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之中,从而形成了价值哲学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在生命自由过程中,"小悦悦事件"中路人选择"旁观"等冷漠形象,唤起这个时代对于生命自由与道德价值和谐的强烈诉求。二者和谐的逻辑起点是主体性、客体性和统一性。首先,主体性体现于通过人自身的活动倾向来塑造世界、自由境界的拓展和道德价值意义的阐发、主体性开展离不开价值引领性发挥作用。其次,生命自由与道德价值的客体性因素主要表现在:被统治阶级意志客体、关系客体、利益客体、结果客体所制约。再次,生命自由与道德价值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生命自由是道德价值的灵魂、道德价值是生命自由的保障、生命自由必须与道德价值联结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审美价值是对真的价值和善的价值的包含和超越,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客体对象对主体的意义,审美属性及主体的审美需要都是价值要素,价值尺度包涵了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是主体尺度对客体尺度的吸收和提升。审美评价是对价值事实和价值关系的反映,主体既是价值要素,又承担对价值的评价。审美评价建立在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之上,又具有普遍的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商品社会里,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正常的,但也产生了一些片面的认识,有些人单纯地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的价值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同客体的人的一种关系,是在创造价值中体现出来的,它是多侧面,多层次的有机构成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20.
论价值的实践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客体及其属性只是形成价值关系的必备要素,而实践才是价值关系的实际确定者,价值关系实质上是实践关系;实践还在各个方面决定着价值:实践观决定价值观,实践是考察和解决价值矛盾问题的立足点和关键,是衡量和评价价值生成与再生的性质及程度的唯一根基,实现和创造价值是实践的根本目的和内在动因,实践是一切价值之源等。这一切都表明实践在价值关系的形成中所具有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