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84年1月24日,江西日报刊载了一篇题为《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的消息,后来被评为第六届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江西省1984年度好新闻特等奖。据作者介绍,这篇新闻的线索来源于本省一家新闻单位的一则“一般动态性报道。”在我们许多新闻工作者中(包括业余通讯员),由于受新闻是“易碎品”的影响,往往把一经报道的新闻就看成“明日黄花”,成为过眼烟云,都忘了“今朝黄花虽调色,来日旧枝绽新蕾”这一生活、新闻之史实。实践证明,从旧新闻中发掘新新闻,这是发现新闻时一个渠道,有的人甚至于此道而名扬天下。美国的H·G·比辛格,就因27岁时写了全美获奖优秀新闻《坠落中的客机》而成为世界知名记者。然而,这篇通讯的线索,就来源于他自己和别人两年前合写的一篇未遂空难动态稿。国内外有经验的记者对“从新闻  相似文献   

2.
关于新闻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界都有一个共同的传统说法: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需要客观,不能掺入报人的主观意见。对于这一点,报人们都无异议。但同时,新闻界也自始至终有一个意见分歧的问题:判别什么是新闻的标准。有句名言叫“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中外有许多记者、新闻工作者也就此写过不少文章,甚至书与专著。可见,虽然不能编造新闻事实(这是第一准则),但是,各位记者却都有选择新闻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事实其实只是一个“载体”。记者之所以选择这件事实而不选另一件写成报道,是因为这一事实能够“载”着记者想说明的问题、记者认为应该提出的呼吁、记者对社会的思考和认识奔向读者。如果把这些统称为记者想带给读者的“信息”的话,可以说,新闻事实作为载体,它能载的信息量越大,它的“新闻价值”就越高。我自称这一观点为“载体论”。  相似文献   

3.
刚到报社工作时,就曾有同行记者“善意”地提醒我,“旅游新闻嘛,无非就是饭店、景点、软件硬件,实在没啥专业性可谈”。这大概是说,与物价、公交、水电气报道相比,老百姓对旅游主题的新闻关注度要低得多。那么,情况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要发掘出好的旅游新闻主题来,绝非易事,旅游新闻的报道题材涵盖了交通园林、文物考古、环保生态等多个学科门类,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许多地方都把旅游业列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或龙头产业。其实,旅游新闻—— 题材虽小“天地”宽  相似文献   

4.
穆青是抗日战争以来这半个多世纪中,把被称为“易碎品”的新闻作品,写成影响社会时间最长、思想内涵最深刻,读者人数最多的记者。我党新闻史上许多著名报道都与他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他的作品闪耀着朴实的文风与深厚的群众根基,其实他的——  相似文献   

5.
王丽 《视听纵横》2010,(5):84-85
为了加强新闻节目的现场报道和直播工作,许多广播电视台纷纷把节目制作从室内移向户外,一大批广播电视记者也纷纷从幕后走到话筒和镜头前,被称为“出镜记者”。这些记者不仅是新闻的报道者,同时也是现场的见证者(有时甚至是参与者)、转述者、体验者,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闻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界都有一个共同的传统说法: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需要客观,不能掺入报人的主观意见。对于这一点,报人们都无异议。但同时,新闻界也自始至终有一个意见分歧的问题:判别什么是新闻的标准。有句名言叫“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中外有许多记者、新闻工作者也就此写过不少文章,甚至书与专著。可见,虽然不能编造新闻事实(这是第一准则),但是,各位记者却都有选择新闻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事实其实只是一个“载体”。记者之所以选择这件事实而不选另一件写成报  相似文献   

7.
会议报道多而枯燥,是许多报纸都想改而成效却不显著的老大难问题。原因何在呢?一是不少会议报道是“遵命新闻”。领导机关召开了一个会议不管会议有无新闻价值,都要求报道,领导在会上的讲话也要全文发表;有些业务部门召开的会议,不管有无普遍指导意义,也以主管领导重视为理由,要求报道,甚至互相攀此,把报道的篇幅长短或报道与不报道视为待遇的厚薄、规格的高低。二是新闻机构自陷困境。碍于情面,凡有会议邀请,均派记者;记者则顾及任务,到会必报。更有一些  相似文献   

8.
新闻圈里往往有这样两类记者:一类是有着用不完的线索、写不完的新闻,善于从常人司空见惯的事情中发现好新闻的“富记者”;另一类是经常为找不到线索、题材而发愁,甚至“身在宝山不识宝”,还抱怨自己所跑的区域和口子不出新闻的“穷记者”。他们之间的“贫富差别”其实就在于“新闻敏感”的强弱。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简单谈谈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9.
王磊 《新闻实践》2001,(7):46-47
目前,报刊上“新闻追踪”栏目炙手可热。许多重大题材的报道,均借助追踪新闻这一载体,增加其深度和厚度,增加其历史沧桑感和团体效应感,增加其亲和力、感染力。 所谓“追踪新闻”,笔者以为,即是记者对已报道过的、受众感兴趣的新闻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追踪,把它经过一定时间、空间后的新变化、新发展—一加以报道。因此,追踪新闻较之日常报道,时间大大延伸,空间大大扩展,  相似文献   

10.
李琦 《新闻采编》2013,(1):29-30
在新闻采访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是回避不了的:面对不同的采访现场,该采取怎样的提问方式更好。年轻记者刚入行时,什么都觉得新鲜,采访也有激情和冲动,提问方式往往没有讲究,也能完成一些题材的报道。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年轻记者后劲不足,感到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写出的东西就成为一种模式化的新闻,甚至还有的记者把往年的同类报道模式拿出来,对照着内容旧瓶装新酒,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意人要有生意“眼”,能够看准市场行情,才可以大发利市;作新闻记者的也需要有新闻“眼”,能够发掘新闻,用以招徕读者。其实,叫它做新闻“眼”也好,新闻“鼻”也好,新闻“嗅觉”、新闻“敏感”也好,都说明一件事,即要求记者能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有新闻价值的题材。作为驻外国记者,尤需有新闻“眼”。因为他寄居于人生地疏的国度,除语言的隔阂外,还有风俗、习惯的不同,要想把异国的事物写成文字吸引住本国的千百万读者,首先要很熟  相似文献   

12.
文艺型记者     
近年来,美国新闻记者出现一个新的流派,他们借用小说家的手法来搜集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题材,又不失报道的准确性。新闻学者称他们为“文艺型记者”. 文艺型记者不同于小说作家,他必须做到报道准确,而他所刻画  相似文献   

13.
现在社会提倡“大法制”的概念,报纸在做法制新闻报道中,不仅仅是做公检法司的新闻,所有与公民权利相关的新闻,体现法律保护的新闻,都在报纸的报道范围之内。因此,从立法、执法到守法,从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到公共危机事件处置等,都是报纸的报道题材。报纸作为法制新闻的体现者,其稿件质量的好坏与编辑记者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想要让法制新闻好看,有卖点,就必须做到以专业性制胜,以传播性取赢。  相似文献   

14.
一个地方记者首先要搞好对本地区的报道,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仅此还不够,还应追求更高的目标:把当地有价值的新闻挖掘出来,把地方新闻转化为大新闻。要有“大新闻”意识。所谓大新闻意识可从三方面理解:一是对题材要放到大背景下来衡量;二是敢于跳出事实本身,寻找这一事实以外蕴含的更大的新闻价值;三是敢于下手写大新闻。地方刚冒出来的新事物往往是通讯员或地方记者最先发现其新闻价值,报道也往往最先见于地方新闻单位。这些新事物或许  相似文献   

15.
陈颖 《中国记者》2024,(1):104-105
<正>采写人大新闻,会议报道是绕不过去的槛。因为人大俗称有“三会”,分别是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人大常委会会议、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三会”都是法定必须召开的会议。虽说会议是重要的新闻源,但对记者而言,把会议当作新闻富矿还是贫矿因人而异。由于人大开会注重法定程序,按部就班,形式内容都相对固定,很容易让跑会的记者“审美疲劳”。一旦记者思想只停留在会议程序和领导讲话上,采写的报道充斥着工作性、程序化的内容,自然乏善可陈,甚至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16.
春耕是一种农事活动,千百年来春耕生产都在重复着同一种活动。许多记者习惯地把春耕备耕报道称之为媒体“唱四季歌”。如何把这个不容易出新闻的农事活动报道得有声有色.让人想看、爱看,把这个“四季歌”唱得动听、入耳,产生好的报道效果。不下一番力气,不动动脑筋.还真“整”不出新闻来。新闻是常干常新的事业。同样的新闻事件,如果经过精心策划,就能推陈出新,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报道的目的。从这点来说,把看似不容易出“彩儿”的春耕报道.整出些“彩儿”来,还是有可能的,这个“出彩儿”的手段就是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17.
许多刚到新闻媒体工作的采编人员往往感到无新闻可写,甚至有些工作了多年的编辑、记者也常常用固有的眼光来审视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抱怨找不到好的新闻线索和角度,许多有价值的新闻题材擦肩而过。其实,社会生活中不是没有新闻,而是缺少发现。笔者依据在党报工作了十几年的采编经历,结合在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山东省新闻奖、山东省地市报新闻奖等奖项中获奖的几篇新闻作品,谈谈捕捉新闻、挖掘题材、提炼主题的方法。“老树”也能开“新花”老的新闻题材还有没有挖掘的价值?“老树”还能不能开出“新花”?十几年的采编经历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  相似文献   

18.
在广播记者和听众中间,有一些人喜欢称录音报道是“带响”的报道、“带响”的新闻。按照广播的特点和规律办事,就要多采制各种题材各种式样的所谓“带响”的报道。这“带响”的新闻比文字新闻更富有传真性和感染力,能充分发挥广播工具的妙用,充分显示新闻广播的声音特色和声音优势,所以它是新闻广播的很重要很有生气的一部分。然而目前的状况,新闻广播中的这种“带响”的报道却是太少了。我们很需要把问题提到是否认真按广播规律办事的高度来认识,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多采制各种题材各种式样的“带响”的报道。须知,这是新闻广播个性的一个重要特征。这里所说的各种式样的“带响”的报道,可以统称它为录音报道。录音报道,是若干广播新闻体裁(形式)的一种总称。凡是记者  相似文献   

19.
不少新闻媒体记者对某个区域或领域特别熟悉,许多新闻线索和报道题材都来源于这个区域或领域,这是记者新闻资源的富矿区.但是,对于这些新闻资源富矿,记者要善于开发利用,不能一味索取,要学一点涵养新闻资源的本领.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企业报的“土记者”,每年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纪实特稿20多篇。这些新闻事实全部发生在企业之外,有市外的、省外的,甚至国外的。其中有些稿件发表后社会反响强烈,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不少通讯员都提出疑问,你生活在企业这个狭小的空间内,哪来那么多的新闻线索和题材呢?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其实,这话说起来很简单,要说诀窍吗?就是从“旧闻”中发现新闻,既对别的媒体已报道过的新闻信息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新的内涵,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