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交际法已发展成为世界规模的外语教学理论,它揭示了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外语教学的本质与目标,始终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核心,解决了我国外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语用知识对于交际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又是我国外语教学亟待解决的课题。对此,我们应该在外语教学中引入基本的语用知识并把它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用和交际能力,才能实现外语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由于跨文化交际能力被认为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许多学者和教育学家对怎样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外语教学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意义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目的在于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目的语并用之进行交流。为了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流能力,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进行文化导入教学的原则,运用课堂内文化教学和课堂外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方法,以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核心素养"已成为时下教育领域探讨的热词,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素养的综合表现.情意素质不管在核心素养的内容或是培育过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教学的出发点及落脚点.文章从核心素养与情感素质的内在契合、当下情意素质教育缺失的困境以及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情意素质方面探讨其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6.
外语教学的晟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这种侥力只有在交际活动中才能逐步培养起来.必须由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去获得,而不靠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这句话反映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角乜。教师做为外力,其基本任务是“导”,即起组织和引导作用,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锻炼、实践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内在变化。目前,教学双方都已认识  相似文献   

7.
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是当今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语言、交际、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文章对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研究进行了疏理,发现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以下方面存在一定共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所涉及的环节;在外语教学中应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紧密结合;在文化知识的学习方面,本族文化与他族文化应该并重;跨文化交际实践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相溶,在现代高校的开放式的外语教学中,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主流.在培养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和发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分析现在高校外语教学的现状以及跨文化的发展趋势及特点,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及提高作为文章的支撑点,阐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以此来对高校外语教...  相似文献   

9.
在外语教学中,是否应该使用母语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结合多种教学法,探讨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作者认为,适当使用母语,不但能促进知识的吸收,给学习者提供相对平等的学习机会,而且能降低学习者的焦虑情绪。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不应完全排除使用母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关语言和文化的讨论成为语言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语言文化内涵,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外语教学中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言语行为理论由奥斯丁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后由塞尔继承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一套更加完整的言语行为理论。此理论已成为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尤其是现代语用学的核心课题之一。本文介绍和评价了言语行为理论,探讨了其在外语教学中可能起到的作用,以求解决该领域里一些长期困惑人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学和语用学理论出发,分析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用失误,指出今后的外语教学应以交际文化为主,即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使他们了解文化差异与语用差异及交际规则之间的密切关系,真正使文化规范的外语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学习者学习语言的一种有效的认知方法,在形象的比喻中,可以让学习者对于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本文通过进行隐喻教学,列举不同实例,来说明对大学生进行隐喻教学,是培养其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的隐喻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其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得以确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相当可观的规模。语用学尽管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然而其覆盖面却十分广阔对语言教学、人际交流、跨文化交际颇具指导意义。这一点对我们的外语教学也有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由智力因素和情意因素构成的有机综合体.高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期,教师在教学中融进情意因素,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发挥情意因素的作用,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应当潜心研究探讨的课题.本文提出用"三心"(即"受心"、"耐心"、"实心")教学法来发挥情意因素的影响力,从而与智力因素一起相互作用,共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知识、在外语教学中是一项隐蔽的内容,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语言总是要涉及到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与认识,离不开文化概念、文化知识的学习。在我国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既要掌握语言知识的准确性,又要注意应用语言时的难确性和得体性。所谓得体性,其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即语言(的使用)能力除了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外,还应加上目标语(TargetLanguage)的文化知识。这种对语言、文化的二分法,是国际上语言教学的一个确定的特征,文化一词英文为culture,法文为civilisation,德文Lande skundee,通常被仅仅看作  相似文献   

17.
外语教学只有从内容和方法上都注重文化的导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也才能满足我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外语教育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拟通过反思传统外语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剖析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的根本原因,提出相应的纠偏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的大专的外语教学把焦点基于学生语言技能上,忽略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策略在外语习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具体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交际策略的教授,包括拖延策略、转述策略、借用策略、求助策略和减缩策略教授。  相似文献   

20.
语言交际成功的一半是在于文化意识和语言习得。学习外语的人到了一定程度普遍都有一种感受 :掌握一门外语 ,学好一门外语与对该语言文化的认识了解有很大的关系。尤其与外国人交流时 ,除了语言方面存在的障碍以外 ,不同文化意识是交际中的又一障碍。笔者认为 :不仅外语教师要注重加强文化意识 ,而且还把这种文化意识观浸注到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