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教育革命。它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合作、自主、探究”已经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
以新课程理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晋耀 《云南教育》2005,(19):15-16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努力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运行机制,明确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探索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
崔永才  钟妍 《吉林教育》2006,(11):41-41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了崭薪的教育教学理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一改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先生论”、“分数主义”的教育主流,现在教师、学生、家长三者的观念都处在这个转变过程当中。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必须及时接受,及时转轨,沿着新的渠道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崔同春 《考试周刊》2010,(42):77-78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同样也适合于职业与成人教育。只要牢牢把握这一理念。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定能消除各类“危险”隐患。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要求我们一线教师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优化英语学习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教育革新》2005,(4):25-26
新课程针对我国教育存在弊端:“知识本位”——“教师权威”——“精英教导”,提出了明确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是检验新课程的唯一标准。而“教师角色的转换”是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对于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师,课堂的重要性。犹如一张白脸面.不能有丝毫的污点,面对扑面而来的数学新课程改革,教师能否尽快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建设者.是决定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这次改革,绝不仅是像以往那样仅仅换一本教科书而已,而是一场轰轰烈烈、脱胎换骨似的教育观念的革命。它催促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革故鼎新。本文着重谈一下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一些想法.不揣浅薄.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要求原有的、过分关注“甄别与选拔”功能的教育评价体系必须向“关注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转变。本文在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精髓和辨证地认识评价思想、方法的基础上,从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现实出发,剖析信息技术教育评价中现存问题,并给出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评价实践实例。  相似文献   

10.
提到对学生的评价,人们很容易就联想到考试与分数,可以说,“分数第一”的思想在学生、家长甚至是部分教师的心中根深蒂固。而这种情况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是相悖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这一理念所追求的评价不是给学生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而是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宗旨与方向,也就是说评价应该成为一种教育理念,更成为一种教育手段,能够充分发挥出其激励性功能与发展性功能。  相似文献   

11.
贾曼 《陕西教育》2009,(6):29-29
新课程环境为小学教学管理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在教学管理中,不同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我们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锐意改革和创新,为新课程全面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我校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学管理的具体做法交流于下:  相似文献   

12.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就意味着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全班每一位学生都应是关注的对象,“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它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而不是做传声筒。同时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应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过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以“三化”的形式得到了实施。  相似文献   

13.
发展学生个性,个性化学习,展示个性的鲜活的生命……这些都是新课程理念中抢眼的命题。说本次新课程实验是一次脱胎换骨式的改革,标志之一就是改变以往注重共性的做法而为强调发展个性。个性是真切而实在的。有一句话很时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如果我们确认,发展学生的个性也包含在“为了”之中,而且是“一切”中突出的部分,那么,我们“为了”的主要载体——课堂,也应该是真切实在的。真实的课堂起码有三个要件。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如何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新课程中的教学行为应转向对“人”的关注,做到以人为本,并多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彰显学生个性。但事实上,目前的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与新课改的理念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这一要求呢?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必须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育方法,将原来只有教师一个人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从事初中语教学多年的教师,本人经历了教学改革的风风雨雨,但教学理念、行为真正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还是近几年的事,也就是从第一轮新课程改革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全新的理念挑战了传统教育.它要求教师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积极进行诊断和反思,彻底改变那种习以为常的教学习惯,重新塑造新课程中的自我。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构建新的教育理念,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在新课程实施中追求教育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已经实施了六年,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教育教学出现了良好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建构起来的教学模式,我们才称其为“新型教学模式”.“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相似文献   

19.
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是让教师接受新课程理念,理解新课程,把新课程推向课堂班级的层面,把理想的课程转变为现实的新课程。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基本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个层面上,很少为学生的将来发展考虑。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要实施新课程,首先要明确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郭子仪 《教育家》2004,(1):63-64
两年多的新课程改革实践,让许多教师困惑,也使许多教师反思,为了逐步建立起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师成长,真实地实践新课程并成为新课程本身,达到优质教育理想目的。我校校本资源开发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