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馒头血案”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则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入(接受者)行为的过程”。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在运用多种信息符号刺激影响另一些入的过程,无疑是网络传播史上一次引入关注的网络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2.
政治传播学     
这是研究政治和传播两种不同却相互影响的社会现象的一门行为科学。西方从事传播学研究的学者认为,政治就是谈论,谈论通过语言、符号传递信息。政治语言就是一种符号的活动。这类活动,既有言辞的,也有非言辞的;既有文字的,也有非文字的(如图片、表情、姿态、音调等)。政治通过符号达到说服目的,方式则为:宣传、广告与辩论。这些方式离不开传播媒介的介入,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公众政治态度和行为的因素之一。探讨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政治传播学。在西方,目前政治传播学的研究范畴主要为:以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传播  相似文献   

3.
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认为:符号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基本要素.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是人类传播最重要的工具.符号学家朗洛将人类使用的传播符号分为两部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人们在传播过程中,常常把精力放在用语言符号来反映事物、表达意思方面,在许多传播学者看来,人们在传播活动中无意流露出的非语言提示,比有意发出的语言符号更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4.
美国学者对传播的社会功能和效果问题的研究,大都是在美国社会背景下进行的。这里介绍的论点,仅供读者作初步了解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家形象塑造历来是世界各国极为关注和重视的共同课题.一国的国家形象塑造,主要是通过各种媒介和它们所传播的符号来实现的.美国传播学者雷蒙德·罗斯通过实验发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总量中,通过语言符号传播的占35%,通过非语言符号传播的则高达65%,而仅仅以面部表情就可以传达其中55%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传播学这个名称四十年代源出美国。它是研究人际讯息和思想传播的一种新兴知识,也是与西方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和语义学关系密切的一门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7.
语言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一直是人类最重要的传播工具。但是,从传播学角度对语言传播作系统研究还只是新近的事情,对中国来说更是如此。显然,这绝不意味着人类语言传播的功能不甚发达,或前人一点没有认识到语言传播的种种规律,而是因为它“尤如空气一般,太普遍而未能引起人们对它格外之关注”罢了。 在中国学术史上对语言传播的认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者式的,系统或不系统,基本上都是从哲学、语言修辞学、文学,而不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的。如孔子、庄子就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谈语言传播的。对此,今人已作了不少研究;另一种是非学者式的,是作为语言这个传播工具的最广泛的使用者——人民大众通过亲身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一、传播语言的内涵 定义传播语言,我们首先要了解符号的概念.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来源于规定或者约定成俗,会以视觉、声音或者触觉方式来传递.古罗马时期的思想家奥古斯汀认为:"它使我想到这个东西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与奥古斯汀强调符号的联想意义不同,美国学者皮尔斯更注重符号的替代意义.他认为,符号就是某种对某人来说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种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作为大众传播符号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信息时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语言符号甚至大于语言符号,传播学者研究认为:在人际传播活动中,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只有35%是语言符号传播的,而其余65%的信息由诸如服饰外貌、表情行为等非语言符号传播。其中服饰这种非语言符号所负载的信息尤其丰富。但以往研究较多的是其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服饰负载政治信息,在政治事务中的传播作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以个案分析展开研究,以寻求政治人物完善媒介形象、最有效地传播政治信息的某些规律。政治领导人个性化服饰中的政治信息作为非语言符号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勒纳为代表的美国发展传播学一度很受部分中国学者的青睐,认为这是中国传播研究本土化的重要方向.勒纳的发展传播学属于后殖民理论,有着强烈的冷战思维,渗透着强烈的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但却成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的起点.就这一理论而言,中国学者的“对号入座”体现了我们在学术研究上的功利主义,这种功利主义实际上消解了中国传播研究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话语分析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主要关注语言或是符号在社会语境中的使用过程。话语分析不但是关注话语或是文本中的语言特征,话语生产、流转和消费过程中所体现的权力实践也是话语分析关注的重点。话语分析的中的理论以及话语分析的方法无疑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宣伟伯还提出了在传播过程中有关传播效果的传者与受传者经验范围重叠的理论。为提高传播质量和效果,这个理论与我们常说的共同语言有点相似,看来似乎是重要的。根据宣伟伯的理论,传者与受传者双方经验范围愈大,如下图,即讯息部分愈大,那么传播效果就好。相反,如果双方经验重叠范围愈小,则传播困难愈多。如果经验范围完全不能重叠,那么就不存在传播的讯息,传播发生了问题。犹若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播学论坛”是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分会(简称中国传播学会CAC)创办的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层次学术论坛。2006年的论坛,由中国传播学会与国际中华传播学会(美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协办,于8月18日至20日在深圳大学举行。本次论坛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中举行的。这次论坛盛况空前,与会学者有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美国、新加坡、日本、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高等院校的学者近200人。论坛收到…  相似文献   

14.
二、传播的社会效果传播需要讲求效果,效果需要研究。在美国,有关学术界千方百计进行传播效果研究,他们从40年代以来,始终把传播的社会效果或者对于受传者的研究,放在传播研究的首位。不仅传播效果研究的比重大,而且研究队伍大,人员多。由于研究方法各异,成果也不少,但结论纷杂,许多重要问题,往往缺乏定论。这主要同客观上传播效果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有关。传播究竟有什么效果呢?美国学术界通常  相似文献   

15.
<正>孙宝传、朱友芹所著的《中国新闻传媒科技发展史话》一书,梳理并讲述了中国新闻传媒科技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历史事实,探索传媒的发展规律,文笔轻松,条理清晰,符合科学,切合实际。书中提出"符号是传媒进化的基因",论点新鲜,富有创造性。书中通过肢体符号、语言符号、文字符号、电磁符号和数字符号等五个历史阶段的演变,提出了传媒基因的变异是传媒演进的源动力;通过文字传播到印刷传播、数字传播到网络传播的迭代,提出了传媒基因复制机制的改善也是传媒演进的动力。传  相似文献   

16.
传播(Communication)对传播的认识,一般因为参照的理论框架及对传播过程强调的重点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无论如何,传播包括五个基本因素:发送器、接收器、某种方式或工具、讯息、效果。传播过程始于发送者传达信息,然后通过特定媒介或渠道制码并发出,发送给接收者,接收者对信息进行译码与解释,然后以某种方式把是否理解的符号返回。噪音或干扰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起阻碍作用,这种干扰可能是内在的(对信息或发讯者的抗拒力,例如在接收者一方就有);也可能是外在的(噪音、精力不集中、语言水平不够等等)。在传播过程中、发讯人、信息和接收者是主要角色。传播者的地位、他们的面部表情或声音等因素,影响讯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7.
引言美国大众传播学是一门有多科性起源的新学科。它的范围很广,包括个人与个人间的交流,个人与集团的传播,大众传播以至人类的全部传播活动(即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我们只准备对大众传播学的建立以及大众传播研究的几个方面,加以简述。本文虽是  相似文献   

18.
非语言符号的含义及类别 所谓非语言符号,是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为载体,而借助直接打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的各种符号.如各种颜色、人际间的距离,人的衣着,神态、表情、手势、身势,陈设、环境、音响等都属于非语言符号.关于非语言符号的分类,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9.
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是一个语言和信息的传播过程,其中无声语言即“非语言符号”在人类的传播和交流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渐渐引起语言学家和传播学者以及电视工作者的关注。从传播学的角度说,“非语言符号”是指以人的表情等信息为载体的符号系统。它大致可以分为体语和物件语。电视是一门视听兼备的综合传播艺术,人们除了从语言传播获得信息外,还大量地从“非语言行号”获取信息。因此,在电视播音和节目主持中,研究非语言符号的运用及其功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一位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有声语言技巧,而…  相似文献   

20.
传播学自拉斯韦尔发表《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以来,一直按照西方近代学术范式进行研究。尤其是经验学派的传播研究,深受英国经验主义、欧陆实证主义、美国实用主义等哲学思潮的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传播是一个文明或一种社会是否能够保持均衡、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传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